康熙款黃地綠龍紋瓷器賞(共7張圖片)
  • 22年6月7日 19:48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黃釉是以適量的鐵為著色劑,在氧化焰中燒成。分高溫、低溫兩種。高溫黃釉是含適量氧化鐵的石灰釉,在高溫氧化氣氛中生成三氧化二鐵,呈黃色。黃色是歷朝帝王所崇尚的專屬顏色,成為權力、尊貴的象徵。瓷器上純正的黃釉出現於明代宣德時期,當時“宣紅”“宣黃”曾名重一時。

圖2

圖3

圖5

圖4

圖6

圖7

  明清時期宮廷對黃釉瓷器的使用略有不同,明代黃釉瓷器主要作為皇室的祭器。清代宮廷黃釉瓷器除了祭器外,還成為日常生活用器,如《國朝宮史》卷十七記載,裡外黃釉器專供皇帝、皇后、皇太后享用;而裡白釉外黃釉器專供皇妃使用;貴妃用黃地綠龍器;嬪妃用藍地黃龍器;貴人和常在都不用黃器,前者用綠地紫龍,後者用綠地紅龍器。尊卑有別,不可僭越。 

  本文以鎮江博物館收藏的一組康熙時期貴妃使用的黃釉綠龍紋瓷器為例,介紹如下,從中可以一窺這類器物中蘊含的無窮魅力。 

  康熙款白裡黃地綠龍紋碗(圖1),高6.8、口徑15、足徑6.7厘米,敞口,深腹,圈足。圈足內有“大清康熙年制”雙行楷書款(圖2)。腹部繪綠釉龍紋。 

  康熙款黃地綠龍紋碗(圖3),高6.3、口徑11.3、足徑4.7厘米。圓唇,深腹,圈足。內裡底部繪綠釉龍紋(圖4)。龍為方頭寬額,龍身呈“弓”形,特別注重須、爪的刻劃,龍爪伸展,龍的食趾和拇趾距離較大,呈“風車”狀。外腹部繪折枝花卉紋。圈足內有“大清康熙年制”雙行楷書款(圖5)。 

  康熙款黃地綠龍紋碟(圖6),高2.9、口徑13.3、底徑7.7厘米。葵口,淺腹,圈足。內底繪正面龍紋,氣勢非凡。龍頭方頭寬額,是康熙龍紋的典型特徵,龍身呈“弓”形,龍的繪畫技巧上使用勾描方法,具有立體感,繪畫筆觸有力。圈足內有“大清康熙年制”雙行楷書款(圖7)。 

  龍作為一種吉祥裝飾起源於新舊石器時代交替時期,至後經過不斷的完善,到秦漢時期,龍的形象基本定型。龍紋在瓷器上的出現大約在南朝晚期至唐朝,宋元時期龍的形象演變得越來越規範化,明清兩代是龍紋的全盛時期。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