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皇上人」九疊篆瓷款有故事(共2張圖片)
  • 22年5月21日 07:45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本文要介紹的這枚龍紋瓷片,從造型看應是一枚瓷碗殘片。瓷片正面(圖1)所繪龍紋,上顎比下顎長,白眼珠,白舌頭,是典型明崇禎至順治時代的龍紋圖飾。青花髮色鮮艷明快,這顯示了青花原料的提煉方式是火鍛法提煉而成的。瓷片底部有“羲皇上人”底款(圖2),古陶瓷研究者伯瑜先生認為,此款中“上人”兩字呈九疊篆造型。因為九疊篆文字不易認識,所以古瓷款識中不常見。

圖2

  據說,隋唐石刻上的疊筆篆文、唐宋真文、道教的秘文印章,以及宋金時期的疊篆均來源於道教的雲篆文。雲篆文較為難認,筆畫多疊,一眼望去,都是雲纏霧繞。它以變形為特徵,其法有增筆、減筆、變換部件等,同時大量使用疊筆。如“一”可以七疊,“八”左四疊、右六疊等。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93歲的俞律先生說,古時官印、官款疊篆是從秘文、或者直接從道教印章文字借用過來,但是道教的雲篆隨機性變化很多,如果照搬的話,文字會變得無法辨認。宋金以來的官印的疊篆,排除了那些過度變異的方法,基本保持了篆文的框架。因此疊篆出於雲篆,又有別於雲篆,在古陶瓷款識中使用,也是可以識別的,並沒有釋讀的問題。 

  說到“羲皇上人”,俞老先生認為,晉代文人陶潛《與子儼等疏》中有句“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梁代鍾嶸《詩品序》也有“次有輕薄之徒,笑曹、劉為古拙,謂鮑照羲皇上人,謝朓今古獨步。”這都說明“羲皇上人”是非常褒意的。伏羲氏以前的人,即“太古的人”。古人想像羲皇之世,其民皆恬靜閒適,故隱逸之士自稱“羲皇上人”,比喻無憂無慮、生活閒適的人,或道德高尚的人。因為,羲皇,即伏羲氏。《釋氏要覽稱謂》引古師云:“內有德智,外有勝行,在人之上,名上人。”自南朝宋以後,多用作對和尚的尊稱。魯迅《熱風·隨感錄五十八》有句:“他們和外界毫無交涉,也不受別民族的影響,還是原始的狀態,真不愧所謂‘羲皇上人’。” 

  “羲皇上人”還有一個故事,是說明代周延儒的。周是明朝大臣,崇禎帝朱由檢在位時任內閣首輔。周少時聰明,有文名,在擔任首輔不久後,為大臣溫體仁所排擠。有一次,溫向皇上舉報說,周在私下稱皇上是“羲皇上人”,實屬大不敬!周辯道,這是舉告的人沒有文化,自己把“皇上”二字夾在“羲皇上人”裡面,不僅沒有惡意,反而是敬重皇上。但崇禎帝是一個毫無幽默感的人,覺得大臣,特別是像周延儒這樣的親近大臣,給自己起外號,簡直不可思議,的確是有大不敬的味道。於是抓住了這一條,反覆追問周延儒到底是怎麼回事?周是百口莫辯,有苦說不出,所以一直支支吾吾。最後,他只得告病回鄉。 

  有意思的是,周回鄉後不久,舉報他的溫體仁因執政不佳被罷免……此時,後金、農民軍造反勢力越發壯大,形勢吃緊。崇禎帝不再計較“羲皇上人”之句,下詔再次啟用周延儒。崇禎十四年九月,周延儒到達京城復任首輔。崇禎十六年四月,清兵入關,周延儒自請視師,四處視察,卻又假傳捷報,崇禎帝不知內情,對周延儒褒獎有加,特進太師。 

  後錦衣衛指揮駱養性上疏皇帝,揭發真相,因此許多官員相繼彈劾,或獲罪流放戍邊。不久,崇禎帝不知怎麼又想起那句“羲皇上人”的所謂“外號”,一氣之下,下詔勒令周延儒自盡,周終年51歲。兩個月後,崇禎帝朱由檢在同一時間自縊而死,明朝滅亡。 

  現在我們都知道,其實明朝滅亡,真的與“羲皇上人”這四個字扯不上邊。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