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說一些關於青花仕女圖盤的故事,這古代美女是誰呢(共6張圖片)
  • 22年3月26日 12:5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青花仕女圖盤青花為飾。內畫一位妙齡女子右手戴玉鐲、托著香腮,左手持紈扇,倚坐在太湖石旁,石邊長有牡丹,一朵雙犄牡丹花正盛情綻放,與美人面面相對,盎然成趣。牡丹花上的留白處題寫兩行詩句:「若非群玉山頭現,會向瑤台月下逢」,字體亦隸亦楷。

外壁繪有兩組山水圖,一圖中繪有兩棵樹、一間孤亭;另一圖中則連綿的青山、靜謐的流水。畫風寫意,畫面簡潔,詩意濃濃,仿若置身於李東陽《桔槔亭》詩中:「野樹桔槔懸,孤亭夕照邊。閒行看流水,隨意滿平田。」

青花仕女圖盤高4.5厘米,口徑16.3厘米,足徑6.5厘米。盤撇口,口沿施醬釉一周,弧腹,圈足較深,足內有青花雙圈「大明嘉靖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胎白質堅、胎體較重、胎面有少許突出的細小顆粒。青花呈色灰藍、色澤穩定、層次分明。通體施白釉,白中泛青,釉層較薄,足端一圈露胎。盤內有少許窯粘。

青花仕女圖盤心所繪古代仕女是誰呢?

青花盤心所繪仕女臉盤豐腴,梳著唐代流行的髮式,以兩鬢抱面。柳葉眉,丹鳳眼,俊俏鼻,櫻桃嘴,端莊賢淑,無妖艷之態,無脂粉之氣,端莊賢惠。她似在欣賞眼前綻放的牡丹花,玉手托著香腮,又似有所思。畫面配兩行詩句,「若非群玉山頭現,會向瑤台月下逢」,盛讚她美若天仙,堪比嫦娥。此詩句源自李白所作《清平調》三首中的第一首:「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扶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青花仕女圖盤印有該詩後兩句的,瑞士收藏家Zuellig兄弟名下的「玫茵堂」則藏有此詩前兩句的仕女圖盤。兩隻瓷盤的器型、尺寸、工藝、字體和外壁紋飾如出一轍,是名副其實的姊妹瓷盤。兩隻盤內畫的應是同一個人的不同姿態,因為兩者的面部特徵、五官,甚至髮型和手中的紈扇都一樣。不同的是青花仕女圖盤的選其坐姿,描繪左邊容貌;玫茵堂藏的取其站姿,表現右側面容。

青花仕女圖盤(正面) 瑞士玫茵堂藏

通過這對瓷盤,可看到當時陶瓷藝人所表現出的風姿卓越、傾國傾城的美人。可是,所繪美人是誰?

明末五才子之一的屠隆創作戲劇《彩毫記》,當時頗為流行,錄入毛晉(1599-1659,著名收藏家和出版家)所編的《六十種曲》中。《彩毫記》以李白為主線,講述了唐明皇楊玉環的愛情以及李白才高八斗,遭人算計,遠謫夜郎,最後官復原職、家人團聚的故事。該戲第十三出《脫靴捧硯》,唐明皇與楊貴妃在沉香亭觀賞牡丹,召李白作新樂章以助興,李白奉旨作《清平調》三首。這三首句句稱讚貴妃的絕色美貌。其中,第一首「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詩中借牡丹之姿贊貴妃的美艷。首句以雲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寫花受春風露華潤澤,猶如妃子受君王寵幸;三句以仙女比貴妃;四句以嫦娥比貴妃。反覆作比,塑造了艷麗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湖南省博物館藏的仕女圖盤盤心所繪畫面:牡丹、美人、贊貴妃的詩句,與詩歌內容、劇本情節完全符合,因此,推斷盤內所繪圖案極有可能是楊玉環賞牡丹。

這一推論有據可循。明末是文人創作、演出傳奇的鼎盛期,加之晚明雕版印刷術空前繁榮,便迎來了我國古代戲劇刊刻的黃金期。這一時期,傳奇愛情題材最多,有十部傳奇九相思之說。其中,最有名的是湯顯祖的《牡丹亭》,演繹了貴族小姐杜麗娘為了追求至真至純的愛情由生而死、死又復生的浪漫主義愛情故事。有《牡丹亭》一出,家傳互誦,幾令《西廂》減價一說。主人公杜麗娘的形象出現在了青花侍女圖瓷盤上,如:巴特勒家族收藏的青花仕女圖盤,題材源自第十出《驚夢》,畫面為麗娘打盹、夢與秀才柳夢梅幽會的情景。玫茵堂也藏有杜麗娘像的青花仕女圖瓷盤(圖六),材料源於第二十出《鬧殤》,描繪了杜小姐「拈花側眼調歌鳥」的場景。家喻戶曉的《西廂記》也出現在了這類青花仕女圖瓷盤中。《西廂記》記述了相國之女崔鶯鶯與書生張瑞君互生情愫,歷經險阻,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中國私人藏家前幾年在香港蘇富比購得的一件青花仕女圖盤(圖七),素材取自《賡句》一出中的崔鶯鶯燒夜香,畫面為桌上擺著古代焚香必備的爐、瓶、盒,爐中香氣裊裊,鶯鶯拜云:「滿懷無限傷心事,盡在深深兩拜中」。《牡丹亭》、《西廂記》中的女主角被畫在青花仕女圖瓷盤上,那麼《彩毫記》裡的楊玉環也可繪入青花仕女圖瓷盤。

青花仕女圖盤 巴特勒家族藏
青花仕女圖盤

青花仕女圖盤 巴特勒家族收藏
青花仕女圖盤 瑞士玫茵堂收藏

青花仕女圖盤 瑞士玫茵堂收藏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