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瓷器的發展演變
  • 19年1月7日 21:4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明代(公元1368—1644年)在我國制瓷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景德鎮瓷器的燒造技術,在宋、元基礎上,至明代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別是明初在珠山設立”御窯廠”,專門為皇室燒造瓷器,其製作不記工本,在質量上精益求精,式樣上不斷翻新,這對於促進景德鎮制瓷技術的全面發展,迅速成為全國瓷業中心,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元代創燒的青花瓷至明代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完善。成化斗彩瓷、萬曆五彩瓷等彩瓷新品種的燒製成功,更為清代釉上彩瓷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明代瓷器的外銷

明代瓷器輸出的規模和範圍較之元代又有發展,可以說是遍及亞、非、歐各大洲。輸出的途徑主要有四種:朝廷對海外的賞賜、入貢國使節的回程貿易。明初洪武年間實行海禁,使民間的瓷器輸出一度停止,但朝廷對外國的贈予並不在禁止之列。據明史記載,僅洪武十六年間一年間就贈予占城、暹羅、真臘三國瓷器各一萬九千件。明代早期瓷器大量輸出的一個原因是鄭和的八次遠航,遠達東非各地。各國來華使節在回國時,也大多購買瓷器,但由於明朝政府限制其數量,所以規模不大。海禁開放以後,民間海外貿易日趨發達,到明代中期,葡萄牙人入侵馬六甲海峽,中國瓷器開始直接輸出歐洲。據文獻記載,至遲在1608年中國已經開始為歐洲定制瓷器。1634年荷蘭海盜在一次搶劫中便獲得瓷杯107300個,瓷盆10451個。陸路交通也直達暹羅及天方諸國,但規模不及海運。明代的中國不僅輸出瓷器,而且瓷藝也開始外傳。首先是朝鮮、越南和日本,後來傳至中東。1470年阿拉伯傳至意大利。而中國於明代開始進口釉料,如永樂、宣德時的蘇麻離青和正德、嘉靖時的”回青”等。


 名窯:御器廠、德化窯


 御器廠

是指明、清時期在景德鎮珠山設置的,專燒宮廷用瓷的制瓷廠,為明、清兩代官窯。清代亦稱”御窯廠”,簡稱:”御廠”。始設於明洪武年間,有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和三十五年兩說。初設時有窯二十座,宣德年間增至五十八座。廠內分工計有大碗作、盤作、畫作等二十三作,採取協作形式進行生產。御廠的燒造任務,每年一般有固定數量,有工部核發,稱”部限”,宮廷臨時需要,加派的燒造數,稱”欽限”。明嘉靖以前,”官搭民燒”的辦法,清康熙十九年後此舉更成為定制。御廠一般由江西地方官吏管理,但每遇大量燒造欽限瓷器,則由宮廷委派官員前往督陶。由於御器廠集中了優秀的制瓷工匠,又可以不計工本的提高質量,因此,創燒出大量的瓷器新品種,在客觀上促進了制瓷業的發展。

 

   德化窯

德化窯是以燒造白瓷為主的著名瓷窯。窯址分佈在今福建德化縣境內,其中碗坪侖、屈斗宮、南窯嶺等都是著名的窯址。創建於宋代。至明代,所產白瓷成為中國制瓷業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種。由於所用瓷胎的含鐵量低,含鉀量高,故釉面為純正白色。其色澤光潤明亮,乳白如凝脂,有”豬油白”,”象牙白”之稱。德化白瓷是中國歷代外銷瓷器的主要品種之一,被西方稱為”中國白瓷”、”馬可波羅瓷”。器形以爐、杯、尊、鼎為多見,瓷塑人物亦極為精緻。明代著名的工匠有何朝宗、張壽山、林朝景等。


 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藝:紅釉、甜白釉、永樂瓷、三彩、宣德瓷、天球瓶、黃釉、成化瓷、斗彩、紅綠彩、牛頭尊、嘉靖瓷、五彩、萬曆瓷、將軍罐、象腿瓶

 

 紅釉

是在適量的銅份配製下,在高溫還原氣氛中燒成的彩釉,色澤鮮紅,故稱紅釉。元末明初,景德鎮始燒紅釉器,於永樂、宣德間盛極一時。嘉靖時官窯器已改燒”礬紅”,至清代康熙時,紅釉才得以恢復,並產生出郎窯紅和豇豆紅等新色調。紅釉種類很多,除鮮紅外,還有寶石紅、朱紅、雞血紅、積紅,抹紅、秸紅,棗紅、豇豆紅、胭脂紅和美人醉等。

 


 甜白釉

是明代永樂年間,景德鎮官窯所創製的一種白釉。由於它的製品胎薄,能光照見影,而釉又溫潤如玉,給人以”甜淨”之感,故稱”甜白”。也叫”填白”,是指在此白瓷上可填彩繪。明宣德時,該釉有進一步的發展,釉色光瑩如玉,薄胎內有絕細的龍鳳暗花,成為甜白中的絕品。清康熙、雍正、及乾隆時仍有燒造。

 

  永樂瓷(公元1403-1424年)

永樂是明代青花瓷器生產的鼎盛時期,被稱頌為”開一代未有之奇”。特別是鄭和幾次下西洋,帶回”蘇麻泥”青料,為燒製富有特色的青花瓷器提供了物質基礎。永樂青花色澤濃艷。有黑疵斑痕是這一時期青花瓷的主要特徵。產品的製作風格,一改元代的渾厚凝重而趨於精緻小巧和優美俊秀,青花壓手杯是著名品種,又有脫胎器,瓷器薄如紙片,釉色以甜白最具特色。”鮮紅”釉正式燒造成功,釉色通體純紅,光彩奪目,又稱”寶石紅”,是永樂時期的重要成就。

 


  三彩(素三彩)

是明、清兩代以黃、綠、紫三色釉為主的一種彩瓷。因色彩中沒有紅色,故又名”素三彩”。燒製素三彩需先以高溫燒成素瓷,並以彩料繪製紋飾圖案,然後再一次低溫燒成。素三彩釉色除黃、綠、紫外,尚有黑、白兩色。創始於明代景德鎮,正德時已極為精緻,清代康熙年間最為盛行。

 

 宣德瓷(公元1426-1435年)

宣德時期是藝術瓷器得到促進和取得很高成就的時期,特別是青花最獲成功。其胎質細膩,釉層晶瑩肥厚,色調深沉雅靜,再配以疏朗明亮的裝飾花紋,被歷代瓷家評為瓷、色、畫三絕。這時的銅紅釉色調紅而略暗,淨瑩凝重。器皿往往有白色口緣,稱”燈草口”,紅與白產生出一種強烈的對比美。

 


 天球瓶

小口,直頸,腹渾圓似球,故名。明宣德年間,景德鎮窯創製。其器胎骨厚重,頸短粗,上闊下斂,腹碩大而扁,砂底微凹。多作青花器,以海水雲龍紋為貴。清代多有仿製並生產出釉裡紅、青花釉裡紅及粉彩等新品種。器形特點為腹圓頸長。

 


 黃釉

以適當的鐵為著色劑,在氧化焰中燒成的釉。黃釉分高溫和低溫兩種:低溫黃釉是以鉛為溶劑的釉,又叫鉛釉。高溫黃釉是以鐵為著色劑,在高溫下燒成的釉。黃釉最早見於漢代陶器和唐三彩中,呈黃褐色。純正的黃色釉,始自明宣德,至成化、弘治時,達到最高水平。色澤淡雅嬌艷,故稱”嬌黃”。嘉靖後又有魚子黃、雞油黃等等。

 

 成化瓷

成化時期,制瓷工藝上的突出成就是斗彩瓷器的燒成。斗彩是釉下青花與釉上彩色相結合的彩瓷工藝。成化瓷器以小件作品為主,尤以酒杯著稱。雞缸杯是成化酒杯的代表作,其紋飾以子母雞為題材,具有濃厚的天倫氣息。造型小巧玲瓏,製作精緻為世人珍愛。紋飾藝術性強,器皿內外夾彩,從器裡轉到器外的”過枝花”裝飾,有別具一格的藝術匠意。

 


 斗彩

亦稱”逗彩”。廣義的斗彩指釉下青花與釉上彩相結合的工藝,創製與明成化年間景德鎮窯。即以青花料在瓷坯上雙鉤出圖案的輪廓線,施釉燒成後,再在釉上按青花輪廓線添入彩料,經爐火烤制而成,故又稱”添彩”和”染彩”。清雍正時的斗彩也燒得很成功。

 


 紅綠彩

紅彩分為礬紅和金紅兩大類。礬紅是傳統的紅彩,以青礬為原料,故稱礬紅,以氧化鐵為主要著色劑,故稱鐵紅,金紅系清代康熙時從歐洲傳入中國的以金為主要著色劑的紅彩,故稱金紅。綠彩是以銅為主要著色劑的一種瓷彩。傳統綠彩品種很多,色調不一,主要是因為在彩料中除含有不同量的銅份之外,還添加了不少量鐵、鉻、鉑、錫、銻等其它著色元素。此外,在綠釉上加繪紅彩紋飾或在紅釉上加繪綠彩紋飾的,稱紅綠彩。

 


 牛頭尊

口大無項,口以下漸放,腹下部豐滿,圈足,肩兩側多有對稱的雙系,形似牛頭而得名。腹部常繪有百鹿圖、漁樵耕織圖及纏枝花卉紋圖。繪百鹿圖的器物又稱”百鹿尊”。名末景德鎮窯一燒製,清代雍正、乾隆年間流行。大多底部書有年款,品種以青花為多。

 

 嘉靖瓷(公元1522-1566年)

嘉靖時瓷器燒製的數量激增,分工至細,朝廷用瓷數量極大,外銷量日益增加。這時的青花瓷器,風格與前代大為不同,由於色料改用”回青”,瓷色呈現藍中泛紫的色調。器形多葫蘆瓶,五彩瓷器大量生產,開創了彩瓷製作的新局面。以青花五彩器為主,開始製造大型器物,如大龍缸、大花瓶等。文飾中出現道教內容,如八仙、八卦、雲鶴等。景德鎮的民窯產品逐漸精進,產生了一些著名的制瓷家,如崔國懋,其仿宣德、成化作品甚佳,稱為崔公窯。

 


 五彩

五彩是在大窯燒成的青花瓷器上以紅、黃、綠、藍、紫等帶玻璃質的彩料繪製,經”彩爐”中二次焙燒而成。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正式創建於明宣德年間景德鎮窯,它與成化斗彩不同。是在青花繪製的圖案局部上,再繪所欠部分,湊成一副完整的圖案,因此,也稱”青花間裝五彩”,”青花五彩”。明嘉靖、萬曆年間最為流行,清康熙時,又增加了釉上藍彩和黑彩。五彩又稱硬彩,不如粉彩那樣有柔軟感。

 

 萬曆瓷(公元1573-1620年)

萬歷時流行蒜頭瓶,大面織敷彩,蓮瓣逐漸圖案化,常用嬰戲紋。五彩中逐漸運用藍彩,色調鮮艷優美,並用礬紅作彩飾,大紅大綠對比強烈。萬歷時多製作大件器皿,如大龍缸,大黃、大花瓶及各種坐墩。瓷器品種愈來愈多,式樣新穎巧異,如方斗碗、方形多角罐、多層盒和壁瓶等。裝飾工藝採用鏤空工藝,十分精緻奇特。

 


 將軍罐

直口、短頸,豐肩,鼓腹,腹下部漸收,多為平底無釉,器形高大,通體渾圓,以其珠寶頂紐蓋形似古代將軍頭盔而得名。明嘉靖年間初見,清順治時定型,康熙時廣為流行。多為景德鎮窯燒製,品種有青花、五彩、三彩、黃釉、茄皮紫釉、白釉等。

 


 象腿瓶

廣口外撇,短頸,肩部寬與口相若,身直如簡,無釉的細砂底光潤細膩,整個器形如粗肚的象腿,故名。明代萬歷時即出現雛形。清順治時賦予”大清天下一統”的預言,成為順治、康熙兩朝最為流行的器物。通體飾青花或五彩文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