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褐綠釉印花扁瓶體現東西融合(共1張圖片)
  • 17年7月13日 15:25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北朝褐綠釉印花扁瓶體現東西融合

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段民族大融合的時期。當時的中原地區與西域各國的交流十分頻繁,以至於當時的許多藝術中,既有漢族的傳統元素,又有西域文化的影子。

這件北朝時期鉛褐釉印花人物紋扁瓶,高12.2厘米、口徑3.1厘米、足徑4.9厘米,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瓶呈扁圓形,上窄下寬,略似杏核。敞口,短頸,假圈足。通體施褐綠色低溫鉛釉,釉層光亮。肩部對稱置圓形鼻紐,以便穿繩攜帶。頸與肩相接部分有一周聯珠紋。腹部兩面均模印5人一組的胡騰樂舞圖案。中央一人於蓮座上翩翩起舞,右二人一吹奏橫笛,一人打拍。左二人,一執琵琶彈奏,一人雙手擊鈸。五人均深目高鼻,身穿窄袖長衫,腰間繫帶,腳蹬長靴,是當時西域人的形象。

鉛釉是用氧化鉛作助熔劑,燒成溫度在1000攝氏度以下,上在已燒成的瓷器上,入爐二次燒成的顏色釉。《南窯筆記》稱其為「爐內顏色」。它的發明比青釉晚,但在漢代已較為普遍。鉛釉的硬度不高,極易出現劃痕,如此完整的傳世作品實屬難得。

北朝時我國與中亞、西域諸國往來較多,關係比較密切,因此,西域的一些裝飾圖案如聯珠紋、忍冬紋等就出現在瓷器上,成為一種常見的紋飾,西域人物也成為瓷器的裝飾題材,這些都反映了當時我國中原地區和西域少數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歷史背景。此瓶人物形象生動逼真,為研究當時我國的樂舞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這件褐綠釉印花人物紋扁瓶的形制、紋飾與1971年河南安陽洪河屯北齊驃騎大將軍范粹墓出土的幾件黃釉印花人物紋扁瓶相似。另外,河北邢窯北朝遺址也出土過這種產品。(初瀾)

(來源:中國商網—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原標題:東西融合)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