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隋至初唐素月鏡
中國古代銅鏡發展到隋唐時期,形成了第三次高峰。因為隋代時間短,科學發掘出土的銅鏡數量不多,又因其形制、材質、銹跡同唐代早期的銅鏡相類似,所以學者們大都將隋鏡和初唐鏡統稱為“隋唐”鏡。這一時期的銅鏡存世量雖然較少,但在銅鏡發展史上卻有著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
初唐“桂台”團花紋鏡
隋至初唐“玉匣”鏡
隋至初唐“瑩質”瑞獸葡萄紋鏡
隋代十二生肖紋鏡
隋至初唐“明心”方格四獸紋鏡
初唐“明心”瑞花紋鏡
隋至初唐“明心”瑞獸紋鏡
本期,讓我們來一起欣賞珍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幾枚隋至唐初青銅鏡。
隋至初唐素月鏡,直徑15.3厘米。圓形鏡,半球鈕,圓鈕座。鏡背紋飾以高起的三角紋弦脊分為內外兩區。內區五瑞獸左旋,或立、或馳、仰首、回顧,形態各異,穿梭於葡萄蔓枝紋中。外區鑄銘二十四字“光流素月,質稟玄精,澄空鑒水,照回疑清,終古永固,瑩此心靈”。鏡緣斜高起稜,飾三角紋。鏡鈕系清宮所配黃絲繩。
隋至初唐“玉匣”鏡,尺寸不詳。圓形鏡。鏡背紋飾內外區以細弦紋為界。內區為放射狀分佈的銀杏八枝,樹枝交叉處構成了鏡鈕。外區鑄北周詩人庾信的韻體詠鏡詩句“玉匣初開鏡,輕風拂去塵。光如一片水,影照兩邊人”。鏡鈕系清宮所配黃絲繩。
隋至初唐“瑩質”瑞獸葡萄紋鏡,直徑15.9厘米。圓鏡。鏡背飾瑞獸葡萄紋,最外圈有銘“練形神冶,瑩質良工,如珠出匣,似月停空,當眉寫翠,對瞼傳紅,綺窗繡晃,俱含影中”。
隋代十二生肖紋鏡,直徑15.2厘米。圓鏡,圓鈕。鏡背有三凸弦紋,分做三區,最內一區有八個小乳丁紋,中圈為卷草花紋,外圈則分飾十二生肖動物,鏡緣處有一週三角形紋。
隋至初唐“明心”方格四獸紋鏡,直徑16.5厘米。圓鏡,半球鈕,圓形鈕座。鏡背鈕外飾大方格與規矩紋,夾有浮雕瑞獸四隻,鏡緣有銘文一周及雙層鋸齒紋。銘文二十字“賞得秦王鏡,判不惜千金,非關欲照膽,特是自明心”。
初唐“明心”瑞花紋鏡,尺寸不詳。圓鏡,半球鈕、重瓣花形鈕座。鏡背卷草花紋,鏡緣則為楷書銘一周“賞得秦王鏡,判不惜千金,非關欲照膽,特是自明心”。
初唐“桂台”團花紋鏡,直徑17厘米。圓鏡,半球鈕、圓鈕座。鈕外有連珠紋,鏡背飾六朵團花,外接銘文一周,鏡緣有卷草紋。銘文三十二字“桂台月滿,出匣光妍,影搖殿璧,花含井蓮,圖凌照耀,鏤茞聯綿,遙方合璧,瑞我皇年。”
隋至初唐“明心”瑞獸紋鏡,尺寸不詳。圓鏡,半球鈕、圓鈕座。鏡背飾瑞獸四隻,雲紋交雜其中,鏡緣則為楷書銘一周“賞得秦王鏡,判不惜千金,非關欲照膽,特是自明心”。
(資料來源:台北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