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爐瓶三事」(1張圖片)
  • 16年11月24日 19:58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由爐、瓶、盒三件組合的一整套焚香用的器皿,即“爐瓶三事”

  古人對生活細節的要求可謂刻畫入微,所謂“爐瓶三事”,籠統來講無非是焚香的器具,但在凡事皆講究的古代禮節中,是和“陸羽造茶具二十四事”一般的雅致細膩。焚香與品茗,是古人雅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儀式,且漫漶成一組難解的玲瓏,難捨難分,特別是到了明清兩代,無論是演義小說、戲曲彈詞,還是文人詩詞、丹青畫作,但凡有茶事的章節,必定少不了焚香的情趣。 

  時至今日,相對於明清焚香成風的過往瀟灑,爐瓶三事顯得日漸凋零,清時僅紫禁城內外的北京人能夠知曉其中意味,而對於外省人來說,不啻於天外來客。延至民國,國事糜爛,閒坐窗前聽夜雨的閒散已風流雲散,爐瓶三事更是日漸消弭,成為以訛傳訛的佛教用品。歷史便是這樣,人們無法記住過往歲月中所有慷慨流麗的細節,“爐瓶三事”相對於“茶具二十四事”的命運即是如此。人們記住了茶事,記住了茶藝,記住了茶鼎、茶甌、茶磨、茶碾、茶臼、茶瓢、茶匙等名目繁多流程繁瑣的茶具,卻忘記焚香,忘記了“爐瓶三事”,同樣忘記了歷史上的人們曾經袍袖廳堂裡氤氳如夢的富麗與悠然。 

  爐瓶三事,實際上是由爐、瓶、盒等三件組合的一整套焚香用的器皿,缺一不可,故稱“三事”。正因為古人對香事活動的注重,用成套爐、瓶、盒三事的時尚也漸然興起。焚香之餘,對於爐瓶三事的講究也是必要的。沉舟側畔千帆過,有關爐瓶三事的起源已經無法考證,但自從宋代產生了隔火熏香之後,香爐則成為普通人家的必備用品。在佛事並不繁盛的宋代,香爐的作用並不是單純祭拜宗教與先輩,更多的是寬袍大袖之間的熏香與廳堂樓閣中的焚香。自然,伴隨隔火熏香與熏爐產生了配套的用具,即瓶、盒、鏟等用品,久而久之,形成了特定的組合,即爐瓶三事。 

  歷史的車輪繼續向前,產生於宋代的爐瓶三事在元代得到了延續,雖然沒有更多的證據證明元代將其發揚光大,但粗獷的草原民族仍然樂於接受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繚繞香霧,因為熏香畢竟比狼煙好聞。無論怎樣,我們在古玩遺存中見過各式各樣的元青花鬲式爐、三足爐,好在,爐瓶三事沒有因此而中斷。元代古典戲劇《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中即有爐瓶三事的旖旎片段,張生夜讀,崔鶯鶯前來焚香伴讀,從一些圖文本中不難看出崔鶯鶯侍弄爐瓶三事的細節,其所營造的溫馨情調和醉人氛圍長久不衰,至此也產生了一個千古讀書人的共同念想:紅袖添香夜讀書。 

  明代應該是爐瓶三事發揚光大的一個重要時期,拋開名聞天下的宣德爐不說,我們在明代士子所擅長的仕女畫中經常可以看到爐瓶三事的身影。以美女之妖嬈體態襯托熏香之紙醉金迷,固然是件美事。所以在這個時期,爐瓶三事已經為世人所接受,並且不局限於豪門巨族,即便是沒有讀書人的小康人家,焚香學風雅也是彰顯門第的必備之物。 

  愛新覺羅王朝是受漢文化影響至深的一個王朝,他們尊崇孔教,尊重漢人,特別是讀書人,自然學會了漢代讀書人的一切好習慣與臭秉性。爐瓶三事在清代中期達到了巔峰。無論是《紅樓夢》:“這裡賈母花廳上擺了十來席酒,每席傍邊設一幾,幾上設爐瓶三事,焚著御賜百合宮香。”以賈府之富甲天下,爐瓶三事之流行可謂上行下效,蔚然成風,深入骨髓,流落紙間。再聽市井“彈詞”《再生緣》,“娶新人翁姑心樂”也說:“爐瓶三事茶几擺,漢銅寶鼎設中間,金銀酒器調羹碟,茶杯象著玉杯盤。上邊俱用紅繩系,彩袱遮盤顏色鮮。”爐瓶三事也只有在這個時代,才像“茶具二十四事”一般真正進入中國人的血脈。 

  爐瓶三事和茶事的繁瑣規矩一樣,擺設也有一定要求,一般中間放置香爐,香爐兩邊各置箸瓶、香盒。香爐為焚香之器,所焚之香,並不是今天這樣成束的線香,而是香面或香條。故焚燒時須用銅箸與銅鏟,箸瓶就是用來盛放箸鏟的,香盒即是用作貯藏香面或香條的。若是焚線香,則不需要箸瓶、香盒這兩種器物了。但好香多不製成線香,故箸瓶、香盒必定成為焚香所不可缺少的兩件器物。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