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道粉彩「夫人筆筒」(共4張圖片)
  • 15年11月17日 10:1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夏姬

  圖1到4為一件清嘉道年間的方型筆筒的四個面,屬於“民間文房”類器物。四面各寬8、高13厘米,四面繪有粉彩人物畫。四面四位人物,均為古代著名美人,分別是:夏姬、孫夫人、鄧夫人、袁大捨,所以,也被藏家戲稱為“夫人筆筒”。

圖2 孫夫人

圖3 鄧夫人

圖4 袁大捨

  既然她們都是美人,為什麼不稱為“美人筆筒”呢?據說是其中的“美人”都是“大人物的夫人”,而且這些“夫人”的名氣已經超過了一般意義上“美人”的範疇。 

  圖1為“夏姬”。她是春秋戰國時的“第一艷婦”。相傳,她眉眼間有幾分魅惑力,柳葉眉,桃花眼,眼神飄忽,身材婀娜多姿,迷倒萬千眾人。她嫁給陳國夏御叔之後,不到九個月就產下了一個兒子,也就是夏征舒。夏征舒後來坐上皇位之後,夏姬春心滋長,還跟朝堂中的陳靈公、公孫寧、儀行父私下幽會,傳出這般那般。 

  有一次,無恥的陳靈公在朝堂上公然戲說跟夏姬的韻事,還有人懷疑夏征舒到底是誰的孩子?這讓夏征舒非常惱火,於是殺了陳靈公。後來有人到楚國狀告夏征舒,說他弒君。於是,楚莊王討伐陳國,親手殺了夏征舒,搶走了夏姬。楚莊王一心要將夏姬納為“妃子”,後來被朝中重臣一致反對未果。而申公巫臣對夏姬也垂涎三尺,於是設計掠奪夏姬後,逃去了晉國……他付出的代價是被滿門抄斬。可見夏姬是一個魅惑力非常強的夫人。 

  圖2為“孫夫人”。相傳他名為孫尚香,是今天的杭州人,東漢末年討虜將軍孫權之妹,曾為左將軍劉備之妻。《三國誌》稱之為“孫夫人”。為鞏固孫劉聯盟,孫夫人嫁給劉備三年,後來大歸回吳……史料並無生育記載。夾在兩國之間,有著與傳統女性截然不同的桀驁不馴的個性。後來,孫夫人在許多小說,戲劇裡被不斷描繪。說她“才智敏且剛強勇猛,有她的同宗兄長們的風格,身邊的一百多個侍婢,個個都執刀守衛在她身邊。即便是劉備這等人物,每次進入內房時,內心也都感到恐懼。法正因為這個緣故,勸說劉備與孫夫人保持距離。”當時,孫夫人依仗自己是孫權的妹妹刁蠻跋扈,後來,劉備在荊州市公安城西的孱陵建了一座城,稱作“孫夫人城”,讓孫夫人與她的侍女及衛隊住在一起。建安十六年劉備入蜀,孫權於是派大船接妹妹回吳,孫夫人打算將劉禪一併帶走,幸得諸葛亮及時排遣牙門將軍趙雲和張飛一起在江上攔截,方重奪劉禪,從此孫夫人一去不返。看來,孫夫人真是“夫人”之最了。 

  圖3為“鄧夫人”,是東吳南陽王孫和的愛妃。孫和是孫權的兒子,他寵愛美貌的鄧夫人,常將她抱在膝上。一晚,孫和與鄧夫人在月光下情意綿綿時,一不小心,手裡的玉如意碰傷了鄧夫人的面頰。孫和叫來御醫,命令他們不得留下任何疤痕。御醫說,止血容易,要不留疤,就必須用白獺髓、玉屑和琥珀屑調和在一起,經常塗抹,才能生效。孫和於是懸賞天下,“有獻白獺髓的,以千金酬謝!”富春江上有個老漁翁稟奏說:白獺這玩藝兒,見有人捉它,則逃入水底石穴中,極難捕捉。每年祭魚的時候,白獺們為爭奪配偶時常發生廝殺格鬥,有的水獺會在格鬥中死去。枯骨藏於石穴之中,雖然裡面沒有骨髓,但將骨頭粉碎,與玉粉調和,也可以去疤痕。孫和便命漁翁必須去打撈一些獺骨,製成藥膏。結果,琥珀粉用得太多,鄧夫人敷完以後,在臉頰上留下了粉色,看起來更俏麗了,孫和很得意。後宮嬪妃一看,紛紛都用丹脂塗在臉頰上。竟成了一種流行的胭脂。 

  圖4為“袁大捨”,其實這是宮中女官之名。據《陳書》說,以宮人有文學者袁大捨等為女學士。《舊唐書》則說,女學士,尚宮宋氏者,名若昭,貝州清陽人。後也用以泛稱“有才學的女子”。唐代,“六宮官職總新除,宮女安排入畫圖。二十四司分六局,御前頻見錯相呼。”這首古詩就是宮中女官日常生活的寫照。據說,當時在衛河之濱還真有一個叫“袁大捨”的美人,她誕生在書香世家,在飽讀詩書的父親的教育和熏陶下,天資聰穎,能文善詩,才華橫溢,一時名動天下。後來被昭義節度使娶為夫人,備受恩寵,風光無限。但是,世勢變幻,在那個男權至上的社會裡,這位光彩照人的夫人,後來被選入宮,最終淪為皇帝後宮的玩物。 

  在古陶瓷研究中,人們將這種人物圖案稱為“無雙譜”,自康熙朝起一直盛行到民國中期,無雙譜畫通常圖文並茂,色彩艷麗,深受瓷器收藏者喜愛。筆者所寫此筆筒具有清代瓷畫的繪藝特點,人物紋飾也承接了陶瓷繪畫史上運用較多的風格,傳神靈動,畫工精美,可謂民窯中的“無雙”佳品。這樣的器物自清至今,確實受到民間人士和藏家們的喜愛,同時它的流轉使用,也傳承著中華瓷藝文化的精神。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