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黑胎青瓷是傳說的北宋哥窯嗎(共8張圖片)
  • 15年4月19日 16:4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哥窯位居宋代「五大名窯」之二,跟第一的汝窯一樣至今未發現窯址,是章生一窯燒造的瓷器,如今已經斷燒了一千多年。傳世的哥窯瓷其胎色有黑、深灰、淺灰及土黃多種,其釉均為失透的乳濁釉,釉色以灰青為主,金絲鐵線,深色的打開片成黑色,淺色的細紋開片為淡黃色,考古發現哥窯瓷片為黑胎青瓷,至今未發現宋代哥窯的窯址,所以有人根據龍泉窯黑胎青瓷推斷龍泉窯黑胎青瓷就是北宋哥窯。

傳世哥窯瓷器不見於宋墓出土,其窯址也未發現,有學者根據刊於明洪武二十年的曹昭的《格古要論》中對修內司官窯特徵的記載,認為傳世哥窯即宋代修內司官窯。

為了恢復龍泉青瓷的燒造工藝,1950年左右在龍泉窯核心地區的大窯、溪口、金村、溪口骷髏灣和李家山兩處窯址也發現7處龍泉燒造黑胎青瓷的窯址,

哥窯哥窯碗

                                       哥窯碗

一、龍泉窯黑胎青瓷考古發現歷程
龍泉黑胎青瓷首次被發現於民國時期,關於研究龍泉青瓷最大的問題就是龍泉是不是哥窯章生一窯的燒造地點。小梅鎮瓦窯路窯址的考古發掘為龍泉窯黑胎青瓷的研究又提供了新的考古資料。在一個3×2.5平方米,深僅40厘米的探方中,出土了200餘件可復原的黑胎青瓷器物,同時也有較多的匣缽、支墊具、窯塞、火照等窯具出土。這些瓷器的胎壁很薄,釉層並不厚,釉質多玻化,而且釉層都開有細碎片紋,片紋多呈灰黃色或灰白色條紋狀,而與常見的開片青瓷風格差距較大。器型也十分豐富,在這200餘件器物中就有14類20多種器型,包括「河濱遺范」葵口碗、八角碗、菱口盞、蓋杯、把杯、多邊折腹盤、菱口折腹盤、葵口碟、折沿洗、蓋罐、鳥食罐、膽瓶、紙槌瓶、盤口瓶、鬲式爐、帶蓋粉盒、觚、尊等。

二.龍泉窯黑胎青瓷分佈範圍、年代與性質
從持續多年對黑胎青瓷考古調查以及最近幾年的考古發掘工作情況來看,龍泉黑胎青瓷的生產中心地區除比較典型的溪口瓦窯垟一帶外,尚有大窯,且其分佈範圍幾乎涉及到整個大窯地區,此外在小梅鎮瓦窯路、石隆一帶乃至龍泉東區都有黑胎青瓷窯場的存在。

黑胎青瓷亦有薄胎薄釉(黑胎青瓷總體上都可歸於厚釉類產品,但其本身也有相對厚薄之分)、厚胎薄釉、厚胎厚釉等類型,胎色從灰到灰黑千差萬別,釉色亦複雜多樣,時代也不僅限於南宋晚期,往上推與向後延的可能性都已存在,黑胎青瓷很有可能在龍泉地區有一個發展、成熟與衰落的過程。
總體來看,大窯地區黑胎青瓷面貌遠比溪口瓦窯垟等窯址要複雜的多,既有薄胎薄釉,也有厚釉粉青極其瑩澈者既有開片的,也有不開片的。從年代上來看,大窯地區黑胎青瓷的延續時間似乎比瓦窯垟等其他窯場更長,從南宋早期一直延續南宋晚期,甚至到元代。

從瓦窯路窯址、瓦窯垟窯址和大窯各窯址生產的黑胎青瓷比較來看,小梅鎮瓦窯路窯址的黑胎青瓷似乎比大窯、溪口兩地的黑胎青瓷年代要早些。瓦窯路遺存一類產品面貌獨特,開極碎的片紋,具有「百圾碎」的特徵,許多產品在胎釉和器型特徵、裝燒工藝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早期性,且與文獻中哥窯「百圾碎」的特徵,更趨一致。

除了上述溪口瓦窯垟和小梅瓦窯路窯址的發掘及大窯區域的調查外,我們還針對以前並不被大家所關注的石隆區域、甚至被劃為主要供應下層百姓之龍泉東區,也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結果在這些地區均找到了不同時期的黑胎產品,這既大大豐富了對龍泉黑胎青瓷生產窯場的認識,也對龍泉黑胎青瓷的綜合研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石隆窯址群存在少量黑胎青瓷窯址,在生產黑胎青瓷的窯址上還發現了釉呈米黃色的產品。此類器物胎色呈土黃或深褐色,胎質較細膩。釉色以米黃為主,深淺不一,均開片紋,片紋亦大小不一,釉層極厚,許多器物斷層可以看到至少三層的施釉痕跡,釉面瑩潤肥厚。器型主要有簋、弦紋瓶、爐、罐、碗、盤等。部分器物如簋,其器型、胎釉與上海青浦任氏墓出土宋代官窯瓷器非常接近。既然龍泉黑胎青瓷的始燒年代大致在南宋早期,那麼龍泉黑胎青瓷就不宜稱為仿官產品。龍泉黑胎青瓷可能就是明人文獻中所述的哥窯。

儘管在龍泉燒造黑胎青瓷的窯場不算少,但一個時期內,其生產的窯場並不多,燒造黑胎青瓷的窯場在溪口一帶也僅有三處窯址有遺物存在。這表明龍泉黑胎青瓷的燒造並不是大規模的存在,而是小範圍的小規模地發生。也說明了黑胎青瓷的燒造技術在南宋時期是高端的制瓷技術,沒有普及生產的可能性,其性質與宮廷有關。龍泉黑胎青瓷與南宋官窯一樣,與宮廷應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從外觀上看,龍泉黑胎青瓷的特徵與郊壇下官窯產品非常相似,但釉比郊壇下官窯更透明,而對兩處出土瓷器的工藝性質的測試結果表明其也有許多一致的方面,如顯氣孔率和吸水率都比較低,說明兩者胎質都非常緻密。對龍泉以瓦窯垟遺址為代表的生產黑胎青瓷的窯場與杭州南宋郊壇下官窯的比較研究,認為兩者無論從窯爐結構、制瓷工藝、燒造方法還是產品的胎、釉、器型等方面,均基本一致。但郊壇下瓷器燒造工藝,至少其窯爐砌建技術有可能來自龍泉。

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
哥窯青釉葵瓣口盤

宋哥窯青釉葵瓣口盤底部
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呈六瓣葵花式,淺腹,坦底。腹壁向裡凸出6道稜線,圈足亦隨腹壁起伏變化。通體施青灰色釉,釉面開細碎片紋。圈足露胎處呈黑褐色。哥窯青釉葵瓣口盤高4.1cm,口徑20.2cm,足徑7.5cm。
  此盤造型優雅、大方,線條富於變化,為哥窯的代表作品。
  宋代官窯、哥窯和龍泉窯的器物,往往在足部無釉處為黑褐色,即所謂「鐵足」。成因是此類器物胎骨含鐵量特高,在還原作用較強的足部露胎部分就呈現此色。

三.黑胎青瓷與哥窯的關係
    既然龍泉黑胎青瓷與南宋郊壇下官窯關係如此密切,但又不是仿官,那麼其性質又是如何的呢?我們認為其即是文獻中記載的哥窯。
根據明清以來的各種文獻關於哥窯器物的描寫,還原哥窯特徵如下:
1.地點:龍泉
燒造地點:文獻資料認為是處州、龍泉縣、琉田,這與龍泉黑胎青瓷主要集中在大窯地區是吻合的。
2. 胎:黑胎、紫口鐵足、胎骨厚薄不一
黑胎青瓷,是由於泥胎中鐵含量高而造成的,鐵的多少導致胎色呈從灰到深黑不一;釉色發青,有從淡到深的豐富變化;釉面有紋片,各種紋路皆有;還有紫口鐵足的特點。歷史上具有一定規模的生產這類瓷器的窯址屈指可數,主要有杭州郊壇下官窯窯址曹昭在《格古要論》「哥窯」條記載:「舊哥窯色青,濃淡不一,亦有紫口鐵足,色好者類董窯,今亦少有。成群結隊者,是元末新燒,土脈粗燥,色亦不好。」這是關於黑胎青瓷特點紫口鐵足的最早的記載。其中「色青,濃淡不一」,是關於釉色的記載,說明舊哥窯主要是青色的,也具有濃淡變化的區別。「色好者類董窯」,說明髮色好的與董窯的釉色相似。曹昭在 「董窯」條說:「董窯,淡青色,細紋,多有紫口鐵足,比官窯無紅色,質粗而不細潤,不逮官窯多矣,今亦少見。」可知在曹昭的眼裡,董窯釉色呈淡青色,說明在舊哥窯豐富變化的色澤中以類似董窯及官窯的髮色,即青色為好。後句「元末新燒,土脈粗燥,色亦不好」,說明元末有新燒製的哥窯產品,並且制胎粗糙,與舊哥窯器相比髮色不好。結合前述,可印證元末所燒哥窯器的釉色可能很普通,甚至不好,以同句中舊哥窯對釉色的審美取向來看,元末新燒的哥窯可能不發青而發白。
        從曹昭記載元末新燒哥窯「土脈粗糙」間接說明「舊哥窯」應該具有「土脈細緻」的特點。胎料的細緻程度其實是代表了一個窯場的原料加工的工藝水平。而這點在關於龍泉窯的記載中卻屢屢出現,並都以土脈細或薄為特點。
《長物誌》「官哥汝窯以粉青色為上,淡白次之,油灰最下,紋取冰裂鱔血,鐵足為上,……今假哥窯碎文不能鐵足,鐵足則不能聲」;
3. 釉:色青,濃淡不一,粉青為上
《格古要論·古窯器論》「舊哥窯色青,濃淡不一」;
《弇州四部稿·說部·宛委余編》「兄所作者視弟色稍白,而斷紋多,號白圾碎」;《遵生八箋·燕閒清賞箋·論官哥窯器》「官窯品格大率與哥窯相同,色取粉青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也,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紋之下也。 」。
4 哥窯總體面貌與官窯類似

 根據上述特徵,那麼,龍泉黑胎青瓷完全符合文獻中關於哥窯的特徵描述。
首先,龍泉黑胎青瓷之年代,儘管學者們有為北宋晚期、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之爭議,但基本處於宋代,是得到公認的。地點當然在龍泉。其次,從器形及胎釉看,龍泉黑胎青瓷製品以陳設瓷為主,可概括為薄胎、厚釉、開片、紫口鐵足,這個特徵與文獻記載哥窯特徵類似,尤其是胎釉,紫口鐵足。稱鐵足,主要是胎中含鐵量比較高,但只有龍泉地區一直來有稱黑胎為鐵胎、鐵骨等。而從龍泉出土之黑胎青瓷標本看,其含鐵量確實較高,甚至在小梅瓦窯路窯址出土的標本中,其散落於地下的經過1200°高溫燒製的瓷器之露胎部分竟然生滿鐵銹。所以把刮釉燒成後的含鐵量高之器足稱為鐵足,恰恰是龍泉工匠們取材於生活的生動寫照。另外,從文獻中關於開片的描述「白圾碎」、「淺白斷紋」等,龍泉黑胎青瓷亦完全符合,也只有在瓦窯路和瓦窯垟的許多產品中,我們才看到類似的情況。瓦窯路產品之開片,明顯比一般的紋路要白,要寬,而且是「斷紋」、是「白絡」,這是其他窯址中所不見的,這也不應是偶然現象。《五雜俎》「定、汝、官、哥四種,皆宋器也。流傳至今者,惟哥窯稍易得,蓋其質厚,頗耐藏耳」,從《五雜俎》對哥窯瓷器的鑒定特徵「質厚」,頗與葉寘《坦齋筆衡》「江南則處州龍泉縣窯,質頗粗厚」有異曲同工之妙。
 綜合以上,龍泉黑胎青瓷與文獻記載之哥窯特徵相符。龍泉黑胎青瓷就是正統的哥窯。20世紀60年代,周仁對由故宮博物院提供的傳世哥窯瓷標本與浙江龍泉黑胎青釉瓷和白胎青釉瓷以及景德鎮仿哥窯瓷標本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傳世哥窯』不在龍泉燒造之說是可以接受的,龍泉黑胎青瓷可能就是正統的哥窯,這種說法也是有相當根據的。」
四.哥窯與傳世哥窯諸問題
 既然龍泉燒造的黑胎青瓷就是哥窯產品,那如何有效的辨別是研究哥窯的基礎,尤其是故宮等各大博物館的傳世品,除了現在兩岸故宮等哥窯產品中有部分為真正的宋哥窯產品外,在官窯產品中也有原應是龍泉燒造的黑胎青瓷本應是哥窯產品卻被歸為官窯的產品。而在現有的傳世哥窯產品中,也確有許多器物的年代根本到不了宋;由於對哥窯產品的認同,宋以後歷代都有仿製哥窯,從元末新燒的成群隊者,到明清直至民國,仿燒哥窯代代相延這也是事實。永樂以後,明代御窯(器)廠仿哥之風大盛,各時期均有仿品,水平高下參差不齊。其中,宣德、成化兩朝仿品最為著名。乾隆御制詩「鐵足腰圓冰裂紋,宣成踵此夫華紛,而今景德翻新樣,復古成不易云云。」的評語,便特別提到了宣德、成化的仿哥之作,還有當朝的翻新。
從古到今是一直存的,「官」、「哥」不分,「官」、「哥」難分,在博物界早有說法。元代孔齊的筆記中更是用到了哥窯「絕類古官窯」的描寫,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中說「官窯品格大率與哥窯相同……官窯質之隱紋如蟹爪,哥窯質之隱紋如魚子,但汁料不如官窯佳耳」,便細述了兩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繫,也含糊表達了兩者之間相互借鑒的意思。傳世品中,也有這類屬於亦哥亦官、官哥難分的器物。故宮藏有一件葵瓣口小盤,文物底賬的名稱是「官窯盤」,而盤底刻有乾隆御制詩一首,詩題為《題哥窯盤子》。看來,今日專家的認知和二百年前的乾隆皇帝便已有了分歧。
哥窯瓷器儘管「絕類古官窯,不可不細辨也,」但畢竟是可以細辨的。哥窯和官窯不是同類,不同類的東西就有區別,找出區別就得細辨。故宮藏三足鬲爐,看似與官窯產品相似,但細看其足之出脊到底,哥窯產品有少量是出脊不到底,但多數是出脊到底,而官窯產品基本不見出脊到底的產品,這就是我們判斷其應為哥窯而非官窯的依據。
 另外,由於哥窯產品,尤其是早期產品,其燒成時,使用墊餅燒造,而且早期是使用泥質墊餅,泥質墊餅與器物本身胎質材料不同,在燒成時,收縮率不一致,使得器物的圈足部分,非常容易變形。而官窯產品燒成時,有許多器物是用支釘支燒,顯然一般不會出現圈足變形的情況。即使是使用墊餅燒造的,也都是用瓷質墊餅,由於瓷質墊餅的材料與器物胎泥基本一致,燒成時基本能保持收縮同步,故一般不見圈足變形的,如有一些變形也是比較小。
宋代哥窯青釉魚耳爐

哥窯青釉魚耳爐,宋,高9cm,口徑11.8cm,足徑9.6cm。
  此爐造型仿商周青銅禮器簋,「S」形輪廓線上斂下豐,勾勒出端莊飽滿的體態。腹兩側對稱置魚形耳,下承以圈足。造型古樸典雅。通體施青灰色釉,釉面密佈交織如網的「金絲鐵線」開片紋,使素淨的釉面富於韻律美。外底有6個圓形支釘痕。
  此件魚耳爐屬於清宮舊藏品,清代乾隆皇帝曾對其頗為賞識,摩挲把玩時曾擬詩一首,由宮廷玉作匠師楷書鐫刻於爐之外底。詩云:
  伊誰換夕薰,香訝至今聞。
  制自崇魚耳,色猶纈鱔紋。
  本來無火氣,卻似有雲氳。
  辨見八還畢,鼻根何處分。
  款署「乾隆丙申仲春御題」。
  魚耳爐因可用來焚香且爐身兩側置魚形耳而得名,是宋代哥窯瓷器中的名品。元、明時雖有仿品傳世,但均貌似神離,無法企及原作之風韻。

宋哥窯青釉弦紋瓶

宋哥窯青釉弦紋瓶

  瓶撇口,口沿隱現醬紫色,細長頸,扁圓腹,圈足。頸及肩部凸起弦紋4道。器裡外及底心滿釉,釉面開「金絲鐵線」片紋。底足露胎處呈醬褐色。
  宋哥窯青釉弦紋瓶高20.1cm,口徑6.4cm,足徑9.7cm,此瓶頸部細長,腹部雖鼓而不顯臃腫,整體具有一種純樸、典雅的藝術效果。
  弦紋瓶是典型的哥窯產品,造型端莊秀美,「金絲鐵線」片紋和器身凸起的4道弦紋使單一色釉增添了起伏變化,更具韻律感。哥窯瓷器傳世不多,現主要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台北故宮博物院。
  哥窯瓷器釉質凝厚,釉色沉穩,因其胎體中氧化鐵含量較高,燒成時口沿處釉熔融垂流,釉層變薄,遂隱現醬紫色胎骨。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