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青白瓷為什麼出現定窯瓷器中蓮瓣紋(共4張圖片)
  • 15年4月20日 13:3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鎮窯創燒格的瓷器,出口東南亞對南洋地區影響深遠。隨著南宋政權南遷,至南宋時形成了以景德鎮為中心的南方青白瓷系,除景德鎮外,安徽、福建、湖北、廣東、廣西等地都有燒青白釉瓷器的窯場。景德鎮窯的青白瓷原以光素者居多,這種白中泛青、青中見白的色釉,這種色調符合文人士大夫高潔淡雅,符合宋代人的審美。白胎,青白釉,積釉處呈青綠色。蓮瓣紋裝飾是宋瓷中最普通的紋飾之一,蓮瓣紋碗是南宋時期龍泉窯最為常見的產品。蓮瓣紋瓣面豐滿凸起,燒成後深淺不一,層次豐富,蓮瓣紋隱露在釉色下,似無還有。開起片片青蓮,這是對景德鎮青白瓷的最美的詮釋。南宋青白瓷為什麼出現定窯蓮瓣紋呢?

景德鎮窯自唐代開始就已經開始燒製青瓷,到北宋時始以燒製青白瓷為主。其瓷釉色白中略帶青色,五代時期,中原動亂,南唐偏安,部分北方白瓷窯的工匠逃往南方,與南方以青瓷見長的工藝相結合,開發出了「青白瓷」這一創新瓷種。靖康之變後,隨著宋室南遷,河北定窯的許多窯主和制瓷工匠也隨著南下。北方工匠又帶來了定窯瓷器新的燒造技術和刻花技藝。其間亦有刻花,受定窯工藝影響,景德鎮窯所燒青白瓷裝飾逐漸為印花代替。

南宋龍泉窯青釉刻花蓮瓣紋瓷蓋杯
南宋龍泉窯青釉刻花蓮瓣紋瓷蓋杯

南宋龍泉窯青釉刻花蓮瓣紋瓷蓋杯蓋:徑9.2,子口徑7.6,高2.3;杯:口徑8.5,腹徑8.8,足徑4.5,高6.5;通高8.2

南宋龍泉窯青釉刻花蓮瓣紋瓷蓋杯由蓋和杯兩部分組合而成。蓋子口,弧頂,中央有一蒂鈕,蓋內子口作方唇。外壁飾雙層刻劃蓮瓣紋。除蓋沿內、外壁通體施梅子青釉。杯母口尖唇,直口微斂,筒腹,腹部較深,圈足。外壁飾雙層刻劃蓮瓣紋。內、外壁通體施梅子青釉,釉層肥厚滋潤。蓮瓣中部有一道凸脊,口沿和足端未施釉,呈紅褐色。足圈不太圓整,淺灰色胎。蓮瓣紋裝飾是宋瓷中最普通的紋飾之一,蓮瓣紋碗是南宋時期龍泉窯最為常見的瓷器。蓮瓣紋瓣面豐滿凸起,燒成後深淺不一,層次豐富,蓮瓣紋隱露在釉色下,似無還有。

南宋龍泉窯青釉蓮瓣紋深腹瓷蓋碗

南宋龍泉窯青釉蓮瓣紋深腹瓷蓋碗

南宋龍泉窯青釉蓮瓣紋深腹瓷蓋碗蓋:徑12.9,子口徑10.1,高2.9;碗:口徑11.85,腹徑12.1,足徑6.1,高7.8;通高9.8
南宋龍泉窯青釉蓮瓣紋深腹瓷蓋碗由蓋和碗兩部分組合而成。蓋子口,弧頂,中央有一蒂鈕,蓋內子口作方唇。外壁飾雙層刻劃蓮瓣紋。除蓋沿內、外壁通體施梅子青釉。碗母口尖唇,直口微斂,筒腹,腹部較深,圈足。外壁飾雙層刻劃蓮瓣紋。內、外壁通體施梅子青釉,釉層肥厚滋潤。蓮瓣中部有一道凸脊,口沿和足端未施釉,呈紅褐色。足圈不太圓整,淺灰色胎。
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刻花蓮瓣紋芒口蓋碗
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刻花蓮瓣紋芒口蓋碗蓋:徑16,高4.4;碗:口徑16,足徑7.7,高8.9;通高13.2
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刻花蓮瓣紋芒口蓋碗瓷器由蓋和碗組成。蓋弧頂,橋形鈕,子口,子口尖唇,蓋面飾刻劃雙蓮瓣紋。白胎,除蓋沿內、外壁通體施青白釉碗敞口,芒口,方唇,弧壁,淺圈足,薄胎,外壁腹部飾雙層刻劃蓮瓣紋,近圈足飾雙層刻劃蓮瓣紋。白胎,除碗口部內、外壁通體施青白釉碗敞口,足底施釉。有學者認為,此碗具有淺浮雕效果的蓮瓣紋裝飾應源自金屬製品。

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芒口銅扣薄胎瓷蓋碗

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芒口銅扣薄胎瓷蓋碗

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芒口銅扣薄胎瓷蓋碗蓋:徑17.4,高5;碗:口徑16.3,足徑6.8,高8.4;通高12.9
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芒口銅扣薄胎瓷蓋碗由蓋和碗組成。蓋半球形弧頂,橋形紐,寬沿,子口,圓唇,口沿飾銅扣。白胎,除蓋沿內、外壁通體施施月白色釉,轉折處微泛青色。碗母口,方唇,直口,芒口,弧壁,壁很薄約0.5毫米,透光,圈足,銅扣。白胎,通體施月白色釉,轉折處微泛青色。
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芒口銅扣說明了芒口工藝在南宋還是一種缺陷,貴族士大夫,還喜歡用金銀銅貴金屬裝飾青白瓷瓷器,可見當時青白瓷瓷器的貴重。

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刻花蓮瓣紋平底斂口瓷缽

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刻花蓮瓣紋平底斂口瓷缽

平沿內折,尖唇,斜弧腹,腹部較深,外壁飾刻劃蓮瓣紋,蓮瓣紋位於三道弦紋之間,上層為雙層蓮瓣紋,下層為單層蓮瓣紋,蓮瓣均較細長而尖。平底,在足底的外圈斜切出一周凹槽。白色胎,青白色釉,釉色較清談,施釉僅及口沿、外壁的大部分區域,口沿和外壁下腹的一些部位未及施釉。內壁可見細細的弦紋,底部平整,粘有少量釉,有兩處黑褐色灼痕。口沿內側有幾處磕破口。此缽所飾蓮瓣紋已進一步簡化,體現了蓮瓣紋的發展規律。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