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觀賞性與實用性一身的鈞釉花觚(共5張圖片)
  • 17年4月5日 05:18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鈞窯創燒於唐,興盛於宋,復燒於金元,延至明清仍繼續仿製,歷經千年而盛燒不衰,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鈞窯系。鈞窯瓷器歷來被人們稱之為「國之瑰寶」,在宋代五大名窯中以「釉具五色,艷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等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微妙之美。

集觀賞性與實用性一身的鈞釉花觚

作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和北方窯系的代表,鈞瓷承載了太多榮光,賦予了太多寄托,自古就有「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的說法,除此之外,它還以獨特的窯變藝術而載譽古今,名揚海外。尤其是那神秘莫測的釉色,更是令人拍案稱奇。「紅為貴,紫為最,天青月白賽翡翠」,其外,「蚯蚓走泥紋」、「龜背紋「等,也為鈞瓷平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集觀賞性與實用性一身的鈞釉花觚

鈞瓷實則是火的藝術,其靈魂就在於窯變,鈞瓷最突出的成就在於銅紅釉的穩定燒成,改變了以往單一釉瓷的局面,因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枝奇葩。所以一般精品鈞瓷應具備以下特點:青者若藍天,月白勝美玉,紫者或像熟透的葡萄,或似怒放的玫瑰,紅者如盛開的牡丹、深紅的海棠。

元代鈞窯器是中國陶瓷燒製工藝的珍品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頗為難得。元代鈞釉多數為窯變彩斑釉,少數為窯變單色釉,有紫紅色斑塊的雖沒有宋鈞那樣的層次分明和韻味十足,但由於青與紅二色協調相比,也不失為一種裝飾性很強的窯變釉。元代鈞窯器多施以天藍、灰青、月白色釉,並塗抹含銅釉藥,經高溫還原後呈現紅、藍、紫色的斑塊。

集觀賞性與實用性一身的鈞釉花觚

鈞釉的乳光狀態和窯變現象是構成鈞瓷藝術美的兩個外觀特徵。乳光狀態是指鈞窯釉那種像青瑪瑙或蛋白石一般美麗的天青色半乳濁狀態,不僅使鈞釉產生一系列由淺到深的藍色,而且還賦予一種含蓄的光澤和優雅的質感,減少因釉面玻化而帶來的妖艷浮光。窯變現象是指鈞釉在高溫下熔融流動,乳濁和著色色彩發生複雜的交錯變化,而使釉色變得絢麗多彩,紫、紅、藍、白交相掩映,給人一種大自然瞬息萬變美的感受。

集觀賞性與實用性一身的鈞釉花觚

近日深圳永樂有幸徵集到一件元代鈞釉花觚,口徑:11.9cm 高:19.5cm 底徑:9cm,整體比例和諧,線條流暢優美,光滑整齊,仿若渾然天成。通體施鈞釉,釉質晶瑩玉潤,釉層厚瑩潤而透徹,釉色艷麗絕倫,釉彩流淌如雲如霓,藍釉色上熔融著大大小小斑點,氣象萬千,如夢如幻。且釉面光滑溫潤,露胎部位自然,釉面都顯得質感強,明暗清晰,層次分明。保存完好,極具收藏價值。

集觀賞性與實用性一身的鈞釉花觚

花觚起源於宋元,流行於明清,以仿商周酒器青銅觚而得名,起初為陳設瓷,後兼具插花之用途,故名「花觚」。花觚的造型雋秀,端莊大方,造型多為侈口外撇,腹微鼓,腹徑小於口徑,脛直底微豐,長度與上頸相若,仿古銅觚式樣,線條變化十分豐富,時代特徵明顯。細觀此鈞釉花觚,製作精細有度,造型奇特,構思新妙,可實用,亦可陳設。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