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金農《詩札三開合卷》(共15張圖片)
  • 21年2月3日 10:4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書法不止二王,另有一種美叫金農

清 金農 詩札三開合卷

作品觀賞

此為金農自書三體詩二題、題畫詩一首之合卷。關於三體詩,金農在《冬心老師三體詩序》中說:乾隆壬申早春,春雪盈尺,濕突失炊。予抱孑影 ,坐昔邪之廬,撿理三體詩九十九首。三體乃五、六、七(言)絕句作一題者,唐宋諸賢有之,予搖筆不休,可謂輘轢古人矣」。金農之詩,奇特獨詣,此三體詩二題,似歌似謠,得古樂府遺意。驟讀之,句棘橋舌,再讀之,合規中矩。迥非凡流。而《蜀花粵鳥》之作,自署七十七歲,看成於乾隆二十八年癸未,此一年的作品甚為稀有,為冬心老師最晚之作。靈活絢麗,一派神行,誠為珍寶。

金農(1687-1764),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字壽門、司農、吉金,號冬心老師、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清代字畫家,揚州八怪之首。乾隆元年(1735年)薦舉博學鴻詞落第,入京未試而返,遂以以賣畫恆久居住於揚州的三祝庵、西方寺等地,至朽邁貧乏而死,終身布衣,生存清苦。金夏歷經康、雍、乾三朝,自稱「三朝老民」,是「揚州八怪」的焦點人物。嗜奇勤學,工於詩文書法,詩文古奧奇異,並精於辨別,書法時稱『漆書』,金農在詩、書、畫、印以及琴曲、觀賞、收藏、篆刻等方面均堪稱各人,善於畫竹、梅、鞍馬、佛像、人物、山川等,尤以畫梅為極致。

釋文:

書法不止二王,另有一種美叫金農

一、庚午四月泊舟東湖弄珠樓漫作紀事:孤蓬與短棹,不載千里愁。蒙頭聽夜雨,此是野人舟。一日一日且過,于思于思復來。難過綠波留客,綠波如潑春醅。繞郭東湖少世情,弄珠樓下冷靜清。破毛之禽晚爭浴,汀草渚花無賴生。錢唐金農。鈐印:金氏壽門

書法不止二王,另有一種美叫金農

二、蜀花粵鳥偶一題之,儼然一幅黃筌粉本也:春禽各逞百般聲,又負一雙紅眼睛。飛去飛來飛不定,半著花上正新晴。七十七叟高興之作。

書法不止二王,另有一種美叫金農

三、三體詩題王高士元充山捨。五言繁主薄,小筆梅沙彌。能詩復工畫,臣叔何嘗癡。香林無百毒草,玉井有二青蛇。終日看雲往復,忽離忽合人家。手種靈芽仙葉同,山南新焙品花宮。一甌嫩色欺春雪,天上茶星是此翁。龍梭舊客金農。鈐印:金氏壽門

書法不止二王,另有一種美叫金農

清 金農 楷隸書牟谷傳

作品觀賞

金農書出漢魏,又不肯囿於漢魏,每以書卷及個性陶融之,故風神獨具,古樸生拙又時露靈秀。因其秀在骨,故韻在筆外;以是有餘不盡,耐人尋味。此漆書軸筆畫方硬,結體規整,然字形忽長忽扁,忽大忽小;忽嚴整,忽倚斜,稍作變革,而生趣遂出。化板結為生動,全在行筆的剎時得到機動處置懲罰,是靈性也是功力使然,非大手筆不能有此地步。

金農書法創扁筆書體,兼有楷、隸體勢,時稱「漆書」。五十三歲後才工畫。其畫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筆作花草小品,尤工畫梅。年方五十,開始學畫,由於學問廣博,欣賞名跡浩繁,又有深厚書法功底,終成一代名家。晚寓揚州賣字畫以自給。

書法不止二王,另有一種美叫金農

書法不止二王,另有一種美叫金農

書法不止二王,另有一種美叫金農

書法不止二王,另有一種美叫金農

書法不止二王,另有一種美叫金農

清 金農 手札

最能反映金農書法藝術地步的是他的行草。他將楷書的筆法、隸書的筆勢、篆書的筆意融舉行草,自成一體,別開生面。其點畫似隸似楷,亦行亦草,長橫和豎鉤都呈隸書筆形,而撇捺的筆姿又經常近於魏碑,分外蒼勁、靈秀。尤其是那些信手而寫的詩稿信札,古拙淡雅,有一種真率天成的韻味和意境,令人愛不釋手。

書法不止二王,另有一種美叫金農

金農的行書從其早期開始就不入常格,而以碑法與自家的「漆書」法寫成的行草書,用筆率真,為所欲為,點畫浪藉而又筆墨醇厚,粗頭爛服之間,透出蒼逸稚拙之趣,令人歎服;其「寫經雕版」式的楷書,好像與民間書法一脈相通,沒有輕重的線條變革和圓潤的遷移轉變用筆,也沒有提頓中的波挑,以勻稱的線條和方硬的遷移轉變,謄寫出雷同單線體美術字的書體,卻又具有器形筆墨般的古茂,其書法的啟示意義非常深遠。

書法不止二王,另有一種美叫金農

書法不止二王,另有一種美叫金農

書法不止二王,另有一種美叫金農

書法不止二王,另有一種美叫金農

清 金農 八分書 錢士馨小傳 立軸 水墨絹本

古樸渾厚,求拙為妍

——金農八分書「錢士馨小傳」賞析

金農的書法,面目多樣,常見大抵可歸結為四種,其一漆書。將字之點畫,由中鋒變為偏鋒謄寫,橫畫粗曠而直畫細長,蒼厚古穆,有如漆掃。時留飛白。其二隸書,得力於〈夏承〉、〈西嶽廟〉兩碑,結體呈扇形,泯去筆頭之鋒作書,波磔不揚,行筆凝重,具濃厚金石氣。其三小楷,以濃墨下筆,楷中寓行天然瀟灑,有如滿紙珠璣,別開生面,其內容多為自作詩與題跋。齊白石從前學此,險些亂真。其四在楷、隸間,鑒戒魏碑,運鋒豐潤,結體方整,以拙為妍,以重為巧,內容多繕寫前人傳記、文章。這類作品立軸偏多,多不署年款,如天津市文物公司藏〈隸書程堂傳〉軸。

本幅亦屬此類,通觀此軸,字字飽滿,蘊藉凝練,拙而不呆,毫無一點怠筆。「六十不出翁」一印,極為少見,考故宮藏〈錄陶秀實清異錄〉軸,亦鈐有「金農印信」與「六十不出翁」兩印。該軸作於乾隆八年(1743),冬心時年五十七歲。另,重慶市博物館藏有《錄陸友墨史冊》,署款為:六十不出翁金農,是冊作於乾隆七年(1742),書風與本幅靠近,只是更為娟秀圓潤,未如本幅之蒼勁厚重,由此推斷,本幅應創作於一七四三至四五年間。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