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裝裱字畫技巧,書畫的保存較其他古董來說難度是最大的,這主要是由書畫使用的材質都相對脆弱、易損決定的。因此書畫的庋藏(收藏)主要應做好兩方面,一是重視裝裱,二是存放得法。那麼裝裱字畫技巧有哪些呢?
目前國內的字畫裝裱技巧大體上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用麵粉打製的漿糊為粘合劑的傳統裝裱法,稱為漿糊裱,這是一種最常見,最實用,最環保的方法,千百年來一直被字畫裝裱業所沿用。而且能使所裱的字畫墨色更加豐富。更有利於字畫的長期保存和揭裱,但其最大的缺點是裱期長,所佔用的空間廣,基本上是多大的畫就要佔多大的空間,且長畫大畫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由於靠排筆刷漿於字畫的背後,托心或復褙後要上牆涼干定型,在這一連串的過程中,都隱藏著大小不同的風險。
另一種是以石油附產品製成的膠膜為粘合劑、通配套的機器熱面或熨斗熱壓,使字畫心與裱褙紙粘合,從而達到裝裱的目的,這種裱法叫膜裱。這樣的粘合膜又分為兩大類:一種是附著在一層油質光面紙上,使用的過程中將光面紙撤走的成卷膠膜,稱為剝離膜。這種膠膜具有滲入性,因而粘力很強,一般用於機器裝裱,通稱 “機裱”。另一種是類似農用膠膜的高分子合成膜。這種膜使用時要靠一種特製的磁條和膠墊撐開撐平在字畫心與托心紙之間,用普通的干熨斗為加熱面,如刷漿糊般由內到外把字畫心一點一點地壓粘壓平在托心紙上。這種膜不具滲入性,因此給以後的揭裱帶來了一定的容易,但也因此成為字畫極易脫殼空心的固疾。
通常來說,由於機裱方法使用較為方便,所佔空間較小,技術要求不高,因此市面上的裝裱店大都在使用,而高分子合成膜由於使用起來工具工序繁雜,費時費力,且裝裱出來的字畫很容易出現脫殼的現象。儘管此法的學者不少,但市面上極少見到使用此法經營裱畫生意的人。
不管機裱還是高分子膜裱,其所用的膜類粘合材料都不利於字畫的保存。這裡先說說機裱,由於機裱使用的剝離膜具有很強的受熱滲入性,這種油質的滲入物會改變字畫紙張的顏色,從而改變字畫作品的原有的色調,有時由於受熱過度,油質滲入物大面積的在畫面顯現出來,從而導至字畫的面目全非。再者,由採用的是機壓,一次性定型,經常會產生一些荷葉狀的皺紋,而這種皺紋一旦產生,就很難將它弄走,造成字畫品相的不美觀。還有就是,機裱字畫只能裱一層褙紙,也即是說,字畫心只能一次性壓粘在一層的褙紙上,這樣裱出來的字畫顯得極其單簿脆弱。對字畫的長其保存極其不利。由於字畫心沒經托襯便鑲局條和綾子,一些顏色較重的局條從字畫和綾子的正面邊沿十分明顯的顯現出來,也一樣造成字畫品相的不美觀。
應該說明的是,機裱的字畫一樣可以揭開重裱,並不是有的人說的那樣,字畫一旦付之機裱,就等於對該字畫宣判死刑,只要牚握方法,機裱字畫也能很輕鬆地被重新揭開,只不過揭開後的字畫,只能重新使用機裱,用其它裱法,則效果不佳。
再說說高分子膜裱,據說這種裱法的發明者的初衷是為了使中國的字畫裱後能達到一個極佳的張掛效果,能使字畫更易於揭裱,並且因之能減輕裝裱人員的工作強度。但我覺得,發明者的三個目的只有第二個能夠達到,由於該法使用的膜狀粘合材料的不滲入性,命中注定其粘合能力的低下,這一特性為字畫的揭裱帶來了方便,但也因此造成了該法的一個無藥可治的固疾,那就是脫殼起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有時裱工不得不花上大量的時間去重複檢查和熨壓,造成時間的大量浪費和身心的疲憊。為此發明者後來不得不重新做出一種帶膠宣紙,並製造一種便攜式裝裱機來取代原來的熨斗,想以此減輕工作的強度,但市面上使用該法裱畫營生的人幾乎廖若晨星。
儘管漿糊裝裱有諸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仍不失為一種最有利於字畫的裝裱方法,漿糊作為字畫裝裱的一種最為理想的粘合劑,是任何其它材料都無法取代的。
以上就是關於“裝裱字畫技巧”的相關介紹,如果想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