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畫像石看漢代徐州發達的紡織業(共7張圖片)
  • 22年8月6日 22:33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徐州市沛縣留城鎮出土紡織圖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種桑蠶繅絲織綢的國家。在徐州等地的漢畫像石中,均可看到紡織圖像。說明紡織在漢代已相當發達,據統計,目前全國出土紡織圖類畫像石有十六塊,其中四川有二石,安徽褚蘭有一石,山東滕州、濟寧、嘉祥、肥城共五石;在江蘇的八石中,徐州地區出土的就佔七石,且為全國出土紡織圖類畫像石之最佳者,從而間接地證明了徐州的紡織業在全國所具的位置。

圖2 江蘇新沂炮車鄉出土紡織圖

圖3 徐州銅山縣洪樓石祠畫像石伎樂與紡織圖

圖4 江蘇邳縣占城白山漢墓出土的家庭遊樂與紡織圖

圖5 徐州賈汪區青山泉畫像石小康之家圖

圖6 山東武氏祠桑下餓人圖

圖7 山東嘉祥縣武梁祠畫像石秋胡戲妻圖

  圖1是徐州市沛縣留城鎮出土紡織圖,圖中織女坐在織機上,中立一人將嬰兒遞給織女,可能是哺乳,另一婦女在紡車前。據分析,這種接抱嬰兒是“哺乳不下機”的緊張勞作。 

  圖2是江蘇新沂炮車鄉出土的紡織圖,圖中畫面在窗戶之上,有紡車和織機,織女正回身接抱嬰兒。 

  圖3是徐州銅山縣洪樓石祠畫像石伎樂與紡織圖。圖中表現的是在一個地主莊園裡,上邊一層是迎接客人,下邊是在兩座建築之間進行雜技表演,有建鼓拋丸、踏盤、倒立等。舞樂聲聲,非常熱鬧,賓主坐在廳堂裡觀看。對面是另一座建築,織工們在勞作,有的紡紗,有的搖緯,有的織布,還有人用手勢在向客人介紹。這種場面反映了將近兩千年前地主富商的生活。 

  圖4是江蘇邳縣占城白山漢墓出土的家庭遊樂與紡織圖。畫面分三格:第一格是紡織,第二格是樂舞,第三格是車馬出行。總括起來看,這是一個小家庭的優越生活。因為擁有紡織的副業,經濟比較富裕,既可以在家欣賞歌舞,又能夠出外旅遊。 

  圖5為徐州賈汪區青山泉畫像石小康之家圖。圖中夫婦二人坐在榻上閒談,有自己的馬車可乘。室外的房頂上站著兩隻鳳凰,象徵著吉祥幸福。在此主畫面的上方是一格紡織圖,男主人正將嬰兒遞給坐在織機上的妻子。另外有兩個女工在調絲和紡線,牆上掛滿了線團。由此看來,紡織業的興旺為家庭經濟提供了條件,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這五塊漢畫像石上的紡織圖畫面,或表現絡緯、織造場面,或表現調絲、整經、織造的全過程,均能從畫面上清楚地看到絡車、緯車、經梳、織機的準確形象,其中尤以銅山縣洪樓紡織圖最為典型、清晰。該畫右起為女子,身旁放著三角形架,上置三根短箸,絲的一端纏繞在箸上,其上端穿過簷下的橫桿,又繞在女子手中的工具上,這種操作即為調絲,三角形架是繞絲工具名“櫥”,女子手中所持之物當是“策”。箋是由四或六根竹箸用短輻交互連結而成,中貫以軸,以指撥輻,隨之旋轉纏絡。“等”與“櫥”二者合為“絡車”。畫面中部一女子操持有繩輪裝置的“緯車”(即手搖紡車)。它是把繩輪和插置紗梭的“筍”分裝在車架兩端,以繩帶傳動,使纏在多只簍子上的絲,經過緯車並成一根,繞於筍上。筍用竹管製成,是纏緯的工具,將箏與繩輪相連的緯車也叫“筍車”或“維車”,它主要用於捲繞,也可以同時合併緯絲,此圖表現的是從多只簍上並絲成緯的工作場面。有“承”釋作“緒”,算即緒,形象地表現了用緯車從三隻(或多只)簍上纏緯於箏的情形。左邊的織機較為複雜,它是由榛(經軸)、懷滾、馬頭、綜片蹈(踏板)等主要部件和一個適於操作的機台組成。將畫像石上的織機圖復原,我們對漢代織機的形狀就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這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腳踏織機,歐洲到第六世紀才開始出現,13世紀才廣泛採用,所以許多人都相信這是中國的發明,可能和提花機一起西傳過去的。 

  西漢時的紡織技術就已很高明。考古發現的紡織品是令人驚歎的。馬王堆漢墓出土一件衣:長1.6米,重量僅49克,薄如蟬翼。此墓還出土毛錦。該墓出品證明西漢紡織工人已掌握了平紋、斜紋、變化組織、重經組織、紗羅組織、起絨組織。古文獻記載,西漢有複雜的提花裝置。好幾個綜片的設置,則需要腳踏板操縱,那時當已有腳踏產生。 

  東漢織機、紡織技術應比西漢高明。但在上面畫像石上所見到的織機都比較簡單,大都刻畫成立式和半立半臥式的原始織機,而從漢墓中出土的紡織品來看,是這種原始織機織不出來的。平臥式的先進織機當然早已產生了。只是結構太複雜,在石頭上很難表現出來。而且,畫像石所描繪的圖像,有的是描繪地主莊園的小作坊,有的是反映家庭副業。沒有反映規模巨大的官營手工業的織機畫面。生產高級複雜的紡織品,只有能採用先進的平臥式的複雜織機的官營手工業才能辦得到。這一些都說明了漢代紡織業的輝煌。 

  紡織業的發展來自於種桑和養蠶的支撐,漢畫像石中也能反映出這個問題。 

  “桑”字在《詩經》的20首詩中出現了33次。《魏風·十畝之間》描寫了春秋時期魏國的田園風光:“十畝之間兮, 桑者閒兮……十畝之外兮, 桑者洩洩兮。”桑田面積以十畝計, 可見其規模不小。 

  到了秦漢時期,出現了大規模的桑田,有一件徐州地區出土的漢畫像石,圖中是各種不同的樹,說明當時徐州植樹的風氣已成,當然其中應該包括桑樹。 

  圖6是山東武氏祠桑下餓人圖,講的是暗地裡保護晉卿趙盾的故事,《史記·晉世家》說:初,盾常田首山,見桑下有餓人。可見當時桑樹已較普遍。 

  圖7是山東嘉祥縣武梁祠畫像石秋胡戲妻圖,講的是一個輕浮丈夫和貞潔妻子的悲劇故事,自漢代以來已流傳了兩千多年,各種文藝形式都有表現。大意是說:魯人秋胡新婚後不久即出外做官,很多年後才歸,已不認識自己的妻子。正巧遇到妻子採桑。見其貌美,便以黃金為誘,進行調戲。其妻不從,以為受到污辱,回家後知道是自己久盼的丈夫,倍感傷心,於是跳河自盡了。這說明當時的種桑已很普遍。 

  從以上內容中可體會到漢代手工業管理模式的先進性,反映出祖先聰明智慧,值得我們發揚與傳承。漢畫像石是重要瑰寶,它反映漢代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各個方面的成果,值得我們深入探討和研究。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