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傳世青綠山水與雪景繪畫(共14張圖片)
  • 22年8月8日 11:0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青綠繪畫,是指以礦物顏料石青、石綠敷色的作品,有大青綠、小青綠之分。前者盛行於唐以前,畫法以雙鉤廓填為主,少皴筆,著色濃重,裝飾性強,代表畫家如唐之李思訓、宋之趙伯駒等人;後者流行元代以後,畫法是在水墨淡色的基礎上薄罩青綠,清麗淡秀,具有文人趣味,代表畫家有元之趙孟頫、明之文徵明;兼擅二者,則為明代仇英。北風凜冽,飛雪數尺,千峰失翠,萬木僵寒,本是天地一奇觀。自唐以來,畫家即有雪溪、雪竹、江山雪霽、雪江歸棹、袁安臥雪之圖,而古之高人逸士,每每喜寫雪景,以寄托歲寒明潔之意,唐之王維、宋之李成、元之黃公望、明之文徵明皆有名作傳世。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記載:東漢劉褒曾畫《雲漢圖》,人見之覺熱;又畫《北風圖》,人見之覺涼。而古代文人常常有掛雪景與青綠以銷夏的習慣,本期展覽特從館藏中遴選這兩類作品,以為觀者拂暑之一助焉。

明 孫枝 踏雪訪友圖

清 周復 青綠山水軸

明 項聖謨 山水蘭竹冊

現代 張大千 翠竹幽禽圖

青綠山水與雪景山水

青綠繪畫,是指以礦物顏料石青、石綠敷色的作品,有大青綠、小青綠之分。前者盛行於唐以前,畫法以雙鉤廓填為主,少皴筆,著色濃重,裝飾性強,代表畫家如唐之李思訓、宋之趙伯駒等人;後者流行元代以後,畫法是在水墨淡色的基礎上薄罩青綠,清麗淡秀,具有文人趣味,代表畫家有元之趙孟頫、明之文徵明;兼擅二者,則為明代仇英。

李思訓(651-716,一作648-713),擅畫青綠山水,「其畫山水樹石,筆格遒勁,湍瀨潺湲,雲霞縹緲,時睹神仙之事,窅然巖嶺之幽」。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江帆樓閣圖》據傳是李思訓的作品,清人安岐認為此畫「傅色古艷,筆墨超軼,雖千里希遠不能辨其青綠朱墨,傳經久遠,深透絹背,有入木三分之妙,的系唐畫無疑,宜命為真跡」。

江帆樓閣圖 縱101.9厘米 橫54.7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李昭道,李思訓之子,父子倆人在中國繪畫史上被稱為大、小李將軍。後人曾有「變父之勢,妙又過之」之評,但亦有以為「筆力不及思訓」。傳世作品有《明皇幸蜀圖》與《春山行旅圖》,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明皇幸蜀圖 縱55.9厘米 橫81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春山行旅圖 縱96.5厘米 橫55.3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趙伯駒(1120-1182),字千里,宋太祖七世孫,趙令穰之子,官至浙東兵馬鈐轄。師法李思訓父子,筆法秀勁工致,著色清麗活潑,「妙於丹青,以蕭散高邁之氣,見於毫素」。《仙山樓閣圖》(據傳為趙伯駒作品)無款,但對幅有李佐賢題跋:「仙山樓閣不署款,趙千里有是圖。紅峰翠巒,瑤台瓊島,飄渺霞際,此圖彷彿似之。或即屬伯駒筆,抑或宋人仿本,皆未可定。其沒骨山樹,清潤新妍。界畫樓台,纖微呈露,固非近代畫史所及。竹朋李佐賢。」收藏印鈐「竹朋真賞」、「佐賢」、「石泉書屋長物」、「虛齋審定名跡」4方。

仙山樓閣圖 縱26厘米 橫27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作孟俯,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人。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被畫史上認定為文人畫風式青綠設色山水,設色明麗清淡,風格古雅俊秀,創造性地將水墨山水與青綠山水融為一體。

鵲華秋色圖 縱28.4厘米 橫90.2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號衡山居士,明四家之一。他的青綠山水清剛秀麗,平中見奇,透著水墨的感覺,《萬壑爭流圖》就是其中之一,這種濃郁又簡靜的風格成為青綠山水畫中的一個新的典型特色。

萬壑爭流圖 縱132.4厘米 橫35.2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仇英,字實父,號十洲,江蘇太倉人,明四家之一,可以說是明代青綠山水的復興者。他的青綠山水精煉濃郁,結構嚴謹,畫法細膩,設色講究法度,工整中見氣勢。他的沉著文雅的兼工帶寫式的小青綠《桃源仙境圖》在濃重艷麗之中,給人以嫻靜幽淡的境界。

桃源仙境圖 縱175厘米 橫66.7厘米 天津博物館藏

北風凜冽,飛雪數尺,千峰失翠,萬木僵寒,本是天地一奇觀。自唐以來,畫家即有雪溪、雪竹、江山雪霽、雪江歸棹、袁安臥雪之圖,而古之高人逸士,每每喜寫雪景,以寄托歲寒明潔之意,唐之王維、宋之李成、元之黃公望、明之文徵明皆有名作傳世。

李成(919-967),字鹹熙,擅畫山水,師承荊浩、關仝,後師造化,自成一家。李成畫雪景,在鄧椿《畫繼》記載云:「山水家畫雪景多俗。嘗見營丘所作雪圖,峰巒林屋皆以淡墨為之,而水天空處,全無粉填,亦一奇也。」張庚《圖畫精意識》中謂李成畫雪「其雪痕處,以粉點雪,樹枝及苔俱以粉勾點」。《寒鴉圖》據傳是李成所畫,元代趙孟頫謂此圖「林深雪積,寒氣逼人,群烏翔集,有饑凍哀鳴之態,亦可謂能矣」,對其構思及技巧甚為推崇。

寒鴉圖 縱27.1厘米 橫113.2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黃公望(1269年-1354年),字子久,號大癡、大癡道人、一峰道人,元四家之首。《九峰雪霽圖》是黃公望於元至正九年以水墨寫意的手法彙集畫的江南松江一帶的九座道教名山的雪景,圖中的中、近景以干筆勾廓疊石,坡邊微染赭黃,遠處九峰留白,以淡墨襯染出雪山,是黃公望簡繁合一的精品作。

九峰雪霽圖 縱117厘米 橫55.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出身河東王氏,開元十九年(731年),王維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後,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 。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存詩400餘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明代沈周在看到王維《萬峰積雪圖》後,曾寫出如下題文:「城中十日暑如炙,頭目眩花塵土塞。僧樓今日見此卷,雪意茫茫寒欲逼。古栟修柳枝裊矯,下有幽簧側從碧。隔溪膠艇不受呼,平地貫渚無人跡。」

據文獻記載,水墨雪景山水為唐代王維首創。自王維之後,歷代許多名家都熱衷於雪景山水的創作,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經典傳世之作。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