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畫鑒定欣賞
  • 20年1月26日 11:20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中國書畫鑒定欣賞

先觀大概,佈局要和諧,是否有作者的個人風格,意境、意趣要深遠。意境或意趣是鑒賞者對一幅畫的最初印象,好的意境或意趣,讓鑒賞者想細細看下去。任何好的筆墨技巧是為了表達意境或意趣服務的。而風格是一個國畫家有別於另一位國畫家的特色所在,也是檢驗一個畫家成熟與否的標準。國畫大師的作品無一不有個性鮮明的藝術風格。

佈局是作畫的戰略,是一幅畫在表現上最關鍵的部分。假如左邊畫一塊巨石,右邊畫一隻小鳥,加些小草,在下面題上幾個字,蓋上印,畫是完成了,即使筆墨精妙,頗有意境,可佈局不當,畫面失去平衡,讓鑒賞者難受,就不算成功的國畫。大師潘天壽的畫,極重意境,一山一石,一蟲一鳥,無不展現著萬物的生機與自然界的詩意。他的畫多險,多奇,多重,通過各種物象,在激烈的衝突中一一化解,最後畫面歸於平衡與和諧。他的大畫雄偉奇逸,常常給鑒賞者震憾般的審美感受。

其次看造型與線條。造型過於失當,人不像人,山不像山,樹不像樹,即使佈局好,線條好,仍不入妙品。造型要不失情理,線條要自然生動。但是,自然生動的線條有各種風格,有的秀美,有的蒼老,有的古樸,有的厚重,有的飄逸,這些線條通過表現不同的物象,會產生不同的審美感受。在這些線條中,都要書法美感。概括性地說,吳昌碩的線條古拙,齊白石的線條蒼老,潘天壽的線條凝重,范曾的線條俊逸。沒有書法功力的國畫作者,線條常常軟弱、油滑、稚嫩,這些線條所表現的物象內涵就大為貧泛。這種畫在旅遊景點或工藝品商場常見。

再看墨色的變化。有的劣畫,常常局部一片死黑,沒有任何變化,淡墨散淡而不空靈。好的國畫,講究黑分五采:焦、濕、濃、重、清。焦墨畫只宜於寫生的便利,作為山水素材收集是可行的,任何人的焦墨山水都不可能成為國畫的上品,作為完整的國畫,焦墨畫在神韻上大打折扣。像張仃的焦墨山水畫,讓人感到口渴。齊白石的小品花鳥寫意畫,意趣綿長,他極精於用墨、用水與用色,他手中的毛筆在生宣上變化無窮,讓鑒賞者數十年後仍感覺到畫面的濕潤。湖南曾經有一個農民花鳥畫家,作畫氣勢大,佈局佳,筆力也很剛健,但變化過少,直來直去。他不善於用水與用色,畫面有火氣。他說「作畫墨與色要給足」,可他給得太足了,常常見他的畫面墨黑一片或大紅一片,他的畫有強烈的風格,但畫品不高。

國畫以用墨為上,用色次之。好的國畫,要做到色不礙墨,墨不礙色。由於國畫不以寫實為能,用色不能過於寫實,不能與黑線表達的物象不諧調。一般色中少許加一些淡墨,使色彩沉著高古。范曾畫人,臉上的色彩不全是粉紅色,加有淡花青,襯景用色也是花青加朱墂,甚至加些淡墨,都是為了色調高古沉著。如果人臉用白粉加曙紅,背景的草木用綠色,山石單用花青或赭石,那就俗氣了。工筆花鳥與人物畫,同樣要講究輪廓的線條與物象的設色。好的國畫的設色,或沉著,或高古,或典雅,大體上不能像油畫或水彩畫那樣用色。要設色的國畫,墨筆部分不能畫得太過,要留些東西給顏色去表達,而單純的水墨畫則要盡情揮寫,加色便成多餘。

最後看題款與蓋章的章法。題款看書法功夫與文字內容是不是高妙,蓋章極有講究,蓋的位置恰當,是錦上添花,蓋的位置不當,是佛頭著糞。

如果畫裝裱了,還要看裝裱的工藝。綾紙的搭配,畫幅是否平整,長短寬窄是否和諧。畫裝了鏡框,則鑒賞鏡框材料是否精緻,做工如何。好畫卻裝裱拙劣,畢竟是一件遺憾的事,好像高人韻士穿一身爛衣服,風神是要大為遜色的。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