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番水墨淋漓處 正是天機入化時:邵子退山水畫(1張圖片)
  • 19年8月3日 04:00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祖父邵子退(1902—1984),自謂種瓜老人,又號瓜田。安徽省和縣烏江鎮百姓塘村人,幼隨父親邵鯉庭誦習詩文史籍,熟讀四書五經,尤酷愛書畫藝術。12歲時,初識林散之(1898—1989)和許樸庵(1896—1972),兩年後三人結交於歷陽一廟中,時人譽為烏江松(許)竹(邵)梅(林)三友。 

  祖父在詩書畫方面也有相當的造詣,只是對自己的作品無心收集,因而世人很少能欣賞到。祖父一生不勤於藝事,然而時常旁觀林散之作書繪畫,因此林老有“唯君能愛我,深淺幾回看。”的詩句。“文革”後,百廢俱興,百念俱萌,書畫藝術日趨昌盛。祖父有感而發:“愧余不學空懷抱,辜負江頭老鄭虔。”畫興亦起,時常磨墨作書繪畫,其畫師法新安又自出機杼,筆筆講究中鋒,常作圓頭山、米點皴。林老見了每每提筆略加點染潤色,並有《改畫》詩一首記之:“君畫未成我補之,一山一石耐人思。幾番水墨淋漓處,正是天機入化時。” 

  祖父作畫時,常默對素幅,凝神靜氣,立意於胸中,然後濡毫吮墨。先勾勒,次皴擦,再點染,“橫皴與直點,重抹更輕塗。”顯示出文人放逸之筆致。祖父的畫“深之自然,出於意表。”強調自我表現、自我欣賞,寄情於筆外,寓淡泊之志於幅中,畫如其人,不躁不烈,毫無矯揉造作之態。每畫完畢,很少題字落款,總是丟棄一旁,無留存之意,尤其落款存世之作如鳳毛麟角。 

  1978年3月,江南蕪湖季漢章先生,得到祖父贈送的山水畫(見圖)。帶到林老處,林老看後稱讚備至,隨即提筆加水加墨,飯後又即興題跋:“新村別後才三月,筆墨於今已不凡。秋水一潭雲萬里,橫看疑是皖南山。子退胸藏丘壑,今日為漢章同志一吐奇氣可喜也。”季先生獲此佳作後,回到蕪湖立即裝裱成軸並留了天頭。於次年清明持畫又去烏江拜見林老,林老邀祖父暢談於江上草堂。 

  觀此山水,林老說祖父畫得好,祖父說林老加水加墨加得好。季先生在二老興致高潮時插嘴說:“詩堂誰題?”林老一點也不讓人說:“我題!”於是飽蘸濃墨以漢隸筆法題上“畫中有詩”四個大字。 

  祖父的畫雖然得到林老的讚賞,但他總覺得自己的書畫還不成熟,不如好友林散之,不肯輕易給人。每有人求字畫, 他總是勸其改求散之,甚至親自陪同前往。林散之也因為是子退介紹,無不應命。這樣一來,求子退轉求散之書畫者踵至,門庭若市,門限為穿。“不學頻年愧老傖,可憐筆墨未能忘。青山畫出無人要,寄與江南季漢章”。作畫無人要,是祖父自我調侃之語,其實是他自己不肯輕易給人,也有為了推崇林散之的用意在內。 

  如今祖父已謝世三十多年,知道他的人還常常念起。而我只有睹物思人,其諄諄教誨,猶聞耳旁;伏案作畫,歷歷在目,內心深處還時常呼喚著:魂兮歸來!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