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他從木刻起步,執著國畫,到成為當今畫壇當之無愧的山水畫大家。他的大青綠山水,開闢了中國畫的創新路徑。林散之在世時曾曰:「華拓的畫,亞明之後又一人。」著名的美術評論家石延平在探望久病臥床的亞明先生問:「亞老,您被美術界公認為新金陵畫派的掌門人,您之後孰能勝任?」亞老深情地說:「吾之後,惟華拓大弟有其實力,勝任爾」。
華拓
1940年生,河北景縣人。現為江蘇省國畫院藝術顧問,原山水畫研究所所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多年來,其作品多次入選全國性美展並多次獲省級大獎和國際大獎。出版有《華拓畫展》、《華拓詩畫集》等10餘種,大批作品為中國美術館、天津藝術博覽館等30多家單位收藏,並多次赴日本、美國、加拿大、德國等國家和中國香港、台灣地區展出。
華拓認為:「如果先提創新,沒有對傳統繪畫打下很好基礎就搞創新,就失去了創新最根本、最牢固的語言,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深諳此理的華拓,開始「摹」《清明上河圖》,用一層薄紙蒙在圖上畫,像小孩描紅一樣。華拓認為這對他日後創新青綠山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摹一般是訓練線條,中國畫的核心就是線,線是造型的根本,一切都是用線來做框架。線放大就是面,必須先學線,學成之後根本就不需要花多少功夫來學潑墨,中國畫的功夫都在線上。」反覆「摹」了有一年之久,華拓「摹」到半截開始感覺十分有力,下筆不猶豫,便知道功到自然成了。
然而,要做到創新,依然不是簡單之事。「創新是相當漫長的,要將藝術創作和生活聯繫起來。生活是不斷積累的,需要長時間的仔細觀察和感受,需要用傳統語言來描述現代生活。」華拓認為,藝術創新需要和諧而不生硬。
|要讓中國畫走出去
2002年,華拓被評選為江蘇省10位優秀畫家之一,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成名之後,他勤於思考,努力創作,亦從未停止過對青綠山水畫的探索,逐漸摸索形成了一套潑彩與填彩相結合、潑墨與艷彩相融合的技法。作為一個有大成就、有責任感的畫家,華拓同時背負著傳承與發揚民族文化的責任,並以中國畫如何走出去為己任,在這條路上探索不止。
華拓認為,這些年來,西方文化的點滴早已通過文學、繪畫、音樂、電影等藝術形式,不知不覺就已潛移默化地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很多時候不難發現,這些異域的文化元素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產生了衝擊與影響,而中國傳統文化在國外卻境遇堪憂。」華拓不無憂慮。
華拓認為,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獨樹一幟,中國畫更是博大精深。如今中國在世界上政治經濟地位不斷提高,發展如此快速,但中國傳統文化、中國藝術並沒有隨著政治經濟的影響增大而帶來地位的顯著提高。「不是中國畫的水平不夠,或者和西方油畫還有什麼差距,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我們的文化滲透還比較落後,滲透是從各個方面對人心靈上的影響,這比簡單的宣傳更加重要。」華拓一針見血,指出問題之所在。
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怎麼能慢慢傳播出去?華拓認為,在中國政治經濟影響力提升的情況下,各方面都應該有所作為。要通過一個點打入人們心裡,滲透進人們的心靈。「中國文化一定要在世界上開花結果,這就是我的中國夢。」華拓激動地說。
華拓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