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荊浩《匡廬圖》(共8張圖片)
  • 16年1月22日 06:5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此《匡廬圖》軸,水墨絹本,縱185.8厘米,橫106.8厘米,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本幅畫的主題,應該是根據元人柯九思在畫上所題寫出”廬山五老峰”而來,畫中描繪崇山峻嶺、群峰環抱之勢,疊嶂聳入雲霄,瀑布直瀉、飛流直下三千尺,正符合騷人墨客心中完美的廬山形象。此外畫上有南宋高宗題「荊浩真跡神品」六字;鈐有「御府之寶」一印;又有元人韓璵、柯九思二詩;還有清乾隆題詩及梁詩正、汪由敦的和詩。

南宋高宗題「荊浩真跡神品」的《匡廬圖》

五代 荊浩《匡廬圖》 絹本水墨 縱185.8厘米 橫106.8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幅畫作全景一體,氣勢磅礡,細節有刻畫精湛。當中聳立一峰,兩側群峰巑岏,山間有飛瀑直下,匯溪成河;上下屋亭、林木婉轉掩映;撐船者、趕驢者穿插畫中;全畫從上至下,由遠及近,彷彿跟隨船夫在水中蕩漾,登岸遊覽上中美景。正如畫上韓嶼題詩所說:「翠微深處著軒楹,絕磴懸崖瀑布明。借我扁舟蕩空碧,一壺春酒看雲生。」《匡廬圖》 不僅有群山高嶺的巍峨,也有小橋溪水人家的歸隱氣息。

南宋高宗題「荊浩真跡神品」的《匡廬圖》

雖是遠景,主峰聳立,兩側煙嵐飄渺,諸峰如屏,相互映照的氣勢讓人一眼關注;又一飛瀑從山間飛奔直下,使人想起李白《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這一部分是畫中最有氣勢的勝景,也是觀者第一關注的點。

南宋高宗題「荊浩真跡神品」的《匡廬圖》

中景這部分,似乎可以聽到崖間瀑布噴瀉而下,擊石分澗的聲音。山路攀援而上,一座木橋架在溪澗之間,兩邊懸崖峭壁,松柏參差矗立。在橋的左方有一座庭院坐落林蔭間,一排祥和歸隱氣息。

南宋高宗題「荊浩真跡神品」的《匡廬圖》

近景處澗水上一葉泛舟,船夫正在靠岸,欲把觀者帶入畫境。石坡之上又一座庭院坐落山麓間。小四實在是看不清屋內場景。澗水崖邊有一座長堤板橋,橋上趕驢人悠然自得,趕驢賞景。整幅畫以遠景、中景、近景相結合,變換豐富而細膩,層次井然。

南宋高宗題「荊浩真跡神品」的《匡廬圖》

《匡廬圖》的作者荊浩,吸取北方山水雄峻風格,畫法似以突出的輪廓線與結構線確定山石形體凹凸,再以短條皴其質感,復以水墨渲染,因而石質的堅凝,空氣的清明,隱約可見。表現出一種高深迴環、大山堂堂的氣勢,荊浩為北方山水畫派之祖。他所著《筆法記》為古代山水畫理論的經典之作,提出氣、韻、景、思、筆、墨的繪景「六要」。這幅畫,反映了荊浩的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代表了當時山水畫發展的新成就。在山石的筆墨表現上,已經有別過去唐代李思訓父子的畫法,在真實感和體積感上有了很大的突破。畫中的山頭和暗處皴法類似小斧劈,再施以淡墨多層暈染,以表現陰陽向背。

南宋高宗題「荊浩真跡神品」的《匡廬圖》

畫中瀑布是通過濃墨重筆「留」出來的一脈山泉,不同的白色泉水角度不同,飛瀑的神態也多樣起來。這種以黑「留」白的手法,至今還有畫家在沿用。

現在學者對《匡廬圖》有很多猜測的地方,例如對荊浩的裡籍、隱居處、《匡廬圖》的取景地有各種各樣的猜測。畫中的「廬山」並不是「廬山」。因為畫中的「高、險」的山峰,怪石嶙峋的石頭,廬山上是沒有的。畫的不是廬山,那為什麼要取名《匡廬圖》?還有一個北派山水畫的鼻祖,為什麼去畫南方的山水?

南宋高宗題「荊浩真跡神品」的《匡廬圖》

南宋高宗題「荊浩真跡神品」的《匡廬圖》

其實《匡廬圖》一開始並沒有題名,宋高宗趙構在畫上提了「荊浩真跡神品」六字,並在下面用了內府之寶印。趙構完全繼承了宋徽宗趙佶的治國無妨,在書畫上卻很有造詣。趙構精於書法,善行、草書,雖然沒有其父宋徽宗瘦金體那樣牛。但是對於這幅畫的認證應該沒有問題。元代韓嶼和書畫大家柯九思也先後在該畫上題詩,柯九思當時的官職負責鑒定元代內府收藏的書畫,這才給了他可以提詩的機會。明代收藏人不詳,清初為明崇禎進士,入清後官至吏部左侍郎的孫承澤收藏。直至此畫進入乾隆御府,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由阮元等編撰的《石渠寶芨續編·寧壽宮》著錄,將題目改為《匡廬圖》,畫上有乾隆的題詩二首,另有大臣梁詩正、江由敦的和詩。正是由於《石渠寶芨續編·寧壽宮》的更名,才會現在的一些猜測。乾陵有時候真的是費力不幹好事啊!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