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筆書法的祖師爺——鍾繇(共4張圖片)
  • 20年3月19日 01:01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鍾繇,鍾元常,鍾太傅……這都是一個人。王羲之是書聖,那麼鍾元常則是書聖的師祖。當然,其實王羲之並沒有直接追隨過鍾繇學習書法。不過王羲之少年時代的老師,衛爍衛夫人,據說她是鍾繇的學生。王羲之算是鍾繇的徒孫。書法上經常講兩人合在一起,稱為“鍾王”。

  鍾元常是東漢末年到曹魏初年的歷史人物,相比中國大多數名列書壇的書法歷史人物來說,鍾繇非但有書法之名,政治上也有一定作為,儘管並非那種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歷史人物。他輔佐漢獻帝,平亂匈奴都有一定歷史貢獻。這些知識百度裡講了很多,我就不贅述了。

 鍾繇最大的歷史貢獻在於書法領域。東漢末年至於魏晉時代,正是中國古代六體書法全面形成的時代。這一時代中,楷書脫胎於行書,逐漸擺脫隸書的約束,漸趨形成;章草書法則在隸書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並逐漸向王獻之時代的今草書法過渡。

  鍾繇對於書法的貢獻,不在於隸書-章草-今草書法這條脈絡上,而在於隸書-行書-楷書這條脈絡上。

  鍾繇現存的書法作品基本都是行書漸趨楷書化之後,反映中國古代楷書書法最早期形態的作品。這其中的代表有《賀捷表》、《薦季直表》和《宣示表》。

  上圖為《賀捷表》。這幅作品又稱《戎路表》、《戎輅表》,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鍾繇六十八歲時寫。內容為得知蜀將關羽被殺的喜訊時寫的賀捷表奏。這幅作品是鍾繇書法的代表作,最能代表鍾繇書法面目。《宣和書譜》說:“楷法今之正書也,鍾繇《賀克捷表》備盡法度,為正書之祖。”這句話的點評很中肯到位。

  上圖實際是翻刻的再拓片,已經不是原碑的拓片了。這從上圖的圖像信息中可以讀出來。比如,卷首楷書第一列末尾有“唐本”的字樣,說明此圖是唐代的拓片,而卷末的“貞觀”印也是唐代內服的璽印。這幅拓片很有可能是根據唐代拓片翻刻而來的拓本。

  從字面上說,字體結體寬扁,用筆線條溫厚,彷彿頷首低垂的廟堂文臣,溫文爾雅立於廟堂之上。

  這是鍾繇書法的典型面目,也正是我們時常所說的書法的“廟堂氣”。因為鍾繇是中國古代書法形成早期的歷史人物。在他之前,沒有所謂“廟堂氣”書風的說法,更不存在有楷書書法的形態,因此,現在的研究學者一般將鍾繇作為中國古代書法廟堂氣書風的開創者。

  《薦季直表》也是鍾繇的代表作。此作於鍾繇七十歲時創作而來,內容為推薦舊臣關內侯季直的表奏。原墨跡本傳於1860年英法聯軍焚掠圓明園時為一英兵所劫。後輾轉落入一收藏家手中,又被小偷竊去埋入地下,挖出時已腐爛。明代刻入《真賞齋帖》,清代刻入《三希堂》,列諸篇之首。從字體結構、章法角度來看,與《賀捷表》書風一脈傳承。

  現存的鍾繇書法作品均為後世的臨本、摹本和拓片,均無真跡傳下來。比如下面這幅經過宋代內府庋藏的《宣示表》便是個例子。

  相較於前兩幅拓片來說,這幅《宣示表》雖然保留了鍾繇書法的基本特點,但是筆墨不夠厚重,線條略顯輕浮,並非佳作。

  最後說一說鍾繇書法的影響。

  首先請大家務必明確的是,鍾繇所開創的是中國古代小楷書法,絕非大家平日裡所理解的楷書書法,更不是大楷書法。小楷、中楷、大楷是三種完全不同的東西,而鍾繇的著力點在小楷上。

  其次,鍾繇的小楷書法,影響了王羲之,王羲之又影響了隋代楊秀的《董美人碑》,楊秀影響了唐代鍾紹京的《靈飛經》,鍾紹京又影響了元代趙孟的《汲黯傳》,趙孟又影響了文徵明,文徵明影響了董其昌……

  上述這些名家名作,就是中國古代小楷書法最正統的套路,沒有之一。其他的至於南北朝至於隋唐之際的北方經生書小楷抄經作品,那都是野路子,雖然可愛,不論廟堂氣。其實論了也沒用,因為鄉野村夫,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於廟堂之上。

  所以,最後,請大家一定想清楚。現在我們的手寫體,尤其是硬筆書法手寫體,大多是古人小楷的大小。大家如果真要練字,不如就從我上述的這個脈絡進入。假以時日,你的字必然會有質的變化——大師遺脈,那不是吹的。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