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玉璧足有什麼特點
  • 17年10月15日 14:21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玉璧足(嚴格來說叫“拱璧底”,與唐明初的寬厚平足有異,下面簡稱玉璧底)是明中後期至清三代時期廣泛運用的一種民窯削足方式。

1、清代玉璧足的精品多出自康熙、雍正時期,其外圈足較明代略高,符合當時明末清初高器足的時代風格,其內圈足出現了過肩的現象。

2、雍正玉璧足器形較高且緊促,整體向心收縮,寬高器足且胎質精良者,為雍正前期的民窯精品。雍正玉璧足出現了多出現削足過肩的現象,筆者藏有一款穿牆龍的帶底碗片,胎質較重,然則清初跳刀紋幾乎不顯,為清前期的同心旋紋所代替。可見,這也是分析康熙雍正前及雍正標準玉璧足的一個鑒定的要點。

3、乾隆玉璧足在胎質及製作工藝上遠不及康、雍,只能從釉質、髮色、描景繪圖、器形來分析。

4、康熙玉璧足前期與明萬歷時期的玉璧足很相似,可分為內足垂直和內足內斜兩類。內斜的較早,垂直的較晚。幾乎沒有出現削足過肩的情況。胎質尤為沉重。胎質內多間雜黑或黃色的小斑點。大多數玉璧足寬度不足1CM,也有一些較寬的削足。總體來說,瓷質較好,工藝較好,手撫釉面平爽,份量較重。康熙的中後期在玉璧形削足的內足裡廣泛運用同心圓狀的旋紋,其份量略輕。

5、嘉道的小酒杯多見,從削足就能辨認出年代。畢竟到嘉、道以後玉璧足逐漸消失,清代的削足還是以帶釉底的削足為主體。

以上信息由古董台灣提供,如果想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