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殷墟考古是中國現代科學考古的開篇(共2張圖片)
  • 19年11月21日 17:2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中國在20世紀初沒有考古專業,更別說科學考古了,而殷墟的發現不僅證明了商王朝的存在也拉開了中國現代科學考古的開篇。

殷墟科學考古發掘的三個階段
殷墟是我國商王朝後期的王都,位於今河南省安陽市老城西北郊,遺址以小屯為中心,橫跨洹水南北兩岸及其附近的20多個自然村落,面積約40平方公里。

據《史記·殷本紀》《正義》引古本《竹書紀年》:「自盤庚徙殷,至紂之滅,七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近代學者多認為「七」當為「二」之誤。自盤庚遷殷至帝辛覆亡,共經8代12王,歷時273年。

1899年,甲骨文被發現,後經有關學者查訪,弄清了甲骨文的真實出土地點,即今安陽小屯村。小屯村一帶的地望又與《史記·項羽本紀》中「洹水南殷墟上」的記載相符合,從而證實安陽小屯及其附近的洹濱一帶是商王盤庚所遷的殷墟。1928年10月至1937年6月,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在殷墟共組織了15次發掘。20世紀30年代的考古發掘確定了商代晚期都城殷墟遺址的具體位置。
殷墟科學考古發掘90年的歷程,有三個里程碑的階段。1928年至1937年,為殷墟考古發掘的第一階段。這一階段的發掘工作由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組織進行。

殷墟發掘第一階段:第一次發掘,從1928年10月13日至30日,主持人董作賓。從1928年起至1937年止。

10年時間共進行了15次發掘。發掘總面積46000餘平方米。在殷墟範圍內發掘了小屯宮殿區、侯家莊西北岡王陵區以及後岡、大司空村、侯家莊村南地、四盤磨村、王裕口村北地、武官村南霸台等遺址。在殷墟外圍發掘了范家莊、高井檯子、秋口同樂寨等遺址。發掘地點共11處。

第一階段的考古發掘重要收穫有:1932年第六次發掘中,在小屯村東北地首次發現一處版築基址,上有三座門及排列整齊的柱礎石,學者們斷定其為宮殿遺跡。在第七次發掘中,又多次在小屯村東北地發掘多座版築基址,形狀有矩形、凹形、條形等。這說明小屯東北地確為殷代宗廟宮殿所在。這一階段中在小屯東北地共發現大型夯土基址53處。

1934年第九次發掘中在侯家莊村南地中發現夯土基址兩處、窖穴15個,出土部分甲骨文,其中以大龜七版為最重要發現。

1936年第十三次發掘中在小屯村北發現H127甲骨坑,出土甲骨文17096片,其中完整龜甲有300片之多,實為殷墟發掘以來最為驚人的發現。

1933年至1934年第八次發掘中在後岡發現了一座帶兩條墓道的殷代大墓。大墓四隅發現殉葬人頭28個,此乃首次發現殷代殉人遺跡。

1934年至1935年間,第十次、第十一次、第十二次發掘中在侯家莊村西北岡發現大型殷商王陵遺址。發現8座帶四條墓道的大墓,一座未建成的大墓,兩座帶兩條墓道的大墓,還發現千餘個祭祀坑及部分小型陪葬墓。其中,1004號大墓出土青銅牛鼎、鹿鼎、大園鼎,數以百計的銅盔,大量的戈,成梱的矛,精緻的石雕、玉器、花骨、牙雕、儀仗漆器等。

1931年第四次發掘中在後岡由梁思永先生發現和認識了仰韶、龍山、殷代文化直接疊壓的地層,從而確定了這三種文化的時代序列。

1937年3月16日至6月19日進行了第十五次發掘,之後抗日戰爭開始,殷墟的考古發掘暫告一段落。

20世紀30年代的考古發掘確定了商代晚期都城殷墟遺址的具體位置。它是中國科學考古發掘的開端。甲骨文的發現使中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追溯到公元前1300年。殷墟第一階段的科學發掘,還培養了象董作賓、李濟、梁思永、石璋如、夏鼐、胡厚宣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考古學家。殷墟的科學發掘,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言,「殷墟的發現,是新史學的開端」。

1950年至1979年,為殷墟考古發掘的第二階段。這一階段的發掘工作主要由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織進行。其間,河南省文物工作隊、安陽博物館也做了一些工作。
殷墟發掘第二階段:1950年至1979年,這一階段是新中國成立後至改革開放前殷墟考古發掘的一個重要時期。

1950年4月至6月,新中國成立後殷墟的第一次發掘工作,由郭寶鈞主持。第二階段的考古發掘共進行了40餘次,發掘地點20餘處。

第二階段的考古發掘重要收穫有:1958年春至1961年冬,安陽工作隊對小屯村西地等13個地點進行了發掘。通過發掘,初步摸清了殷墟的範圍和佈局,根據明確的地層證據,首次提出殷墟遺存的分期問題,也提供了有關殷代奴隸制的更多資料。在小屯村西地,發現一條長約800米的灰溝,它可能是殷代王宮周圍的一種防禦設施。在苗圃北地,發現一處大型鑄銅作坊遺址。在北辛莊村南地,發現制骨作坊一處。1975年冬,在小屯村北地發現一處殷代晚期王室製造玉石器的場所。

1964年l2月,洹北三家莊村農民在平整土地時,發現了一個內藏8件商代青銅器的窖穴。同時,在三家莊村還徵集到兩件商代青銅器。

1973年3月至12月,在小屯村南地進行了兩次發掘,出土甲骨文5000餘片。

1950年,在王陵區武官大墓的發掘中,出土精美完整的虎紋石磬一件。1953年,在大司空村,發現殷代墓葬166座、車馬坑l座。1958年春至1961年冬,在大司空村,發現兩座帶一條墓道的殷代大墓。在後岡,發現殷代圓形祭祀坑一座。出土的戍嗣子銅鼎,上有銘文30字,為殷墟所出土的殷代銅器中銘文最長的一件。1969年至1977年,在殷墟西區發掘殷代墓葬千餘座。1971年春,發掘了後岡,清理了帶兩條墓道的殷代大墓兩座、帶一條墓道的大墓1座、祭祀坑1個。1975年冬至1976年冬,對小屯村西北地進行發掘。婦好墓就是在這次發掘中發現的。1976年春至1977年春,在婦好墓東側發現了兩座殷代中型貴族墓(編號M17、M18)。1976年4月至6月,安陽工作隊在王陵區東發掘殷代祭祀坑191個。

第二階段的發掘初步確定了殷墟的大致範圍,為都城佈局的初步研究提供了更翔實的資料。大司空村遺址、小屯村南地甲骨、婦好墓等重要資料的整理,進一步推動了殷墟文化分期的研究工作。
1980年至今,為殷墟考古發掘的第三階段。這一階段的發掘工作,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主要負責殷墟保護範圍(1961年國務院公佈的殷墟範圍)內的發掘,安陽市文物工作隊(現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要負責殷墟保護範圍外的發掘。其間,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也參與了部分項目的發掘。
殷墟發掘第三階段:第三階段的考古發掘工作,從1980年夏安陽工作隊對洹北三家莊殷代早期遺址發掘開始直到現在,期間在殷墟共進行了100多次的考古發掘。

發掘區域不僅涵蓋了殷墟原保護範圍,而且擴展到殷墟南部區域,2000年後又增加了對洹北商城區域內的發掘工作。這一時期發掘地點有50餘處。

該階段考古發掘的重要收穫有:1986年春,安陽工作隊在花園莊村西地和南地發現了小屯村西地的大灰溝向南延伸的部分。1981年春,在小屯村東北地發現一座凹字形建築基址。1983年冬至1984年春,安陽工作隊在小屯村西北地發掘,主持人是鄭振香,發掘夯土建築基址數十座。2001年至2002年,安陽市文物工作隊在北徐家橋村北發掘一處規模宏大、建築群體密集、建築形式獨特的商代四合院式夯土建築基址群。2003年4月至2004年5月,殷墟孝民屯考古隊在原孝民屯村舊址發現了百餘座半地穴式居住基址。另外,還在郭家灣新村、大司空村東南、劉家莊村北、小莊村西等地也發現地穴式、半地穴式及夯土建築基址遺存。

1986年至1987年間,在花園莊村內西南角發掘骨料坑一個,並在坑口表層的獸骨上發現了14條車轍。車轍在殷墟是第一次發現,其後於2000年在郭家灣新村發現商代大型道路一條。2006年至2011年,在劉家莊村北地發掘出東西、南北縱橫的大型商代道路多條。2017年以來,安陽工作隊在大司空村東北地發現商代數條道路。2005年,在原北辛莊村舊址東發掘商代帶墓道大墓3座、車馬坑7座。這一階段還分別在劉家莊村北村南、梅園莊村東、郭家莊村南、大司空村東南、孝民屯村等地發掘車馬坑近20餘個。

2000年至2004年,分別在孝民屯村東南、孝民屯村舊址發掘一處商代晚期規模宏大的鑄銅作坊遺址。2010年至2011年,在劉家莊村北地發掘清理了7座商代陶窯。2006年,在鐵路苗圃北地鑄銅作坊遺址東側發現一處大型制骨作坊遺址。2016年至2017年,在梯家口村西地發掘一處商代鑄銅作坊遺址,出土大量陶范。

1991年秋,在花園莊東地發掘,在甲骨坑H3坑內出土甲骨1583片。其中卜甲有刻辭的574片(刻辭腹甲557片,刻辭背甲l7片),卜骨有刻辭的5片。刻辭甲骨計579片。

1984年,在王陵區東區發掘了一座帶一條墓道的大墓(編號M260),司母戊大銅鼎出土於這座墓中。2000年,在花園莊村東地發掘一座保存完整的王室貴族大墓(編號M54)。

1999年年底,經勘探發現了洹北商城。2001年清理出城內的Ⅰ號宮殿基址。2007年在城內發現宮城遺跡。2008發掘了Ⅱ號宮殿基址。後在城內發現洹北商城時期的鑄銅、制骨作坊遺址。

這一階段發掘成果豐盛。1999年至2000年在殷墟東北隅發現了洹北商城。該城址略呈正方形,面積4.7平方公里。城內發現大型宮城遺址。

2001年至2002年,在北徐家橋村北發掘的商代四合院式建築基址群。這一建築群很可能是商王室下屬的一處重要官邸。

2006年至2011年,在劉家莊村北地發掘出東西、南北縱橫的大型商代道路多條。

2003年4月至2004年5月,在孝民屯村舊址發掘一處商代晚期規模宏大的鑄銅遺址。發現的主要遺存有范土備料坑、范塊陰乾坑、大型青銅器鑄造場所,與鑄銅活動有關的祭祀坑等,還發現與鑄銅活動有關的地面建築、窖穴、水井等以及鑄銅工匠的墓地。這是殷墟迄今發現的最大一處青銅器鑄造場所。它很可能是一處在商王室控制下的鑄銅作坊。

2010年至2011年,在劉家莊村北地發掘清理了7座商代陶窯。「劉家莊北地制陶作坊遺址」的面積在6萬平方米以上,是殷墟迄今發現最大的制陶作坊遺址。

2006年,在鐵路苗圃北地鑄銅作坊遺址東側發現一處大型制骨作坊遺址。這三處重要的作坊遺址東西位置緊密相連,組成了殷墟南部最為重要的一處手工業作坊區。

殷墟新的範圍包括洹北商城在內面積約為40平方公里。殷墟新的範圍有所擴大,擴大的範圍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主要在原保護區外的南部區域,面積約12平方公里。另一部分即洹北商城。

都城概貌:目前,已基本認定殷墟的範圍大致為40平方公里。依據殷墟範圍內重要遺跡分佈狀況,將其分為9個遺址區,分別是小屯、王陵、後岡、大司空、孝民屯、梅園莊、劉家莊、邵家棚、洹北商城。

小屯遺址區是殷王室宮殿宗廟所在區域。王陵遺址區是殷商晚期帝王陵寢所在區域。後岡遺址區是都城內某宗族的貴族墓葬區,區域內的苗圃北地是一處規模宏大的手工業作坊區。大司空遺址區面積大,在這裡發現有較大型的手工業作坊區及大範圍的家族居住區、大型家族墓地。孝民屯遺址區是殷墟西部區域的一處大型家族居住區及分佈密集的家族墓地區域。這裡還是一處規模宏大的手工業作坊區。梅園莊遺址區是殷墟西南邊緣的一處家族居住區和家族墓葬區。劉家莊遺址區位於殷墟南部區域,是一處大型的家族居住區和家族墓葬區。該遺址區北部還分佈有制陶手工業作坊區。北徐家橋村北地發現的四合院式夯土建築基址應是一處都城內的官衙建築群。邵家棚遺址區位於殷墟東南邊緣。區域內東南部發現的四座「甲」字形大墓,應是這一區域內的一處貴族墓地。該區域南部發現商代鑄銅作坊遺址一處。洹北商城遺址區是20世紀末在殷墟發現的一處商代城址。

殷墟都城概貌的恢復和推想,是多年來學界所面臨的重要課題。這裡我們就殷墟現存材料及研究成果,對殷墟的城市面貌加以設想和推定。商代晚期殷墟的都城模式和之前商代早、中期的都城模式截然不同。早、中期的都城模式四周有城牆圍合,城內有與城門相對應的縱橫交錯的主幹道路,王室所在的宮城位於城內中北部,坐北朝南。宮城四周分佈有各個宗氏家族的聚集居住區、手工業作坊區。以小屯為中心的殷商晚期都城模式,四周沒有發現圍合的城牆建築,王室居住的宮城(小屯村東北地),也只是用壕溝和洹水作為屏障,用以王室宮城的防禦。在宮城的西北部有殷代帝王的陵寢區及國家、王室的祭祀場所。宮城四周分佈有東西、南北縱橫交錯的大型道路。圍繞宮城周邊洹水兩岸分佈著眾多宗氏家族的聚集居住區和各宗氏家族的墓葬區。在宮城西部、南部、東部環繞分佈著三個大型的手工業作坊區。這是根據現有材料對殷墟城貌的一個初步描繪。

經過90年的科學發掘,作為中國持續發掘時間最長的遺址,殷墟發掘逐步揭示了商晚期都邑的整體佈局和時代風貌,使殷墟成為華夏文明進入歷史時期的重要標誌。殷墟的發現和發掘,也使安陽這座普通的豫北小城蜚聲海內外,成為具有世界聲譽的文明古都。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