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判斷真偽古代書畫
  • 24年7月2日 21:0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書畫自古就與琴、棋一起被視為中國文人士大夫修身養性所必須掌握的技能,代表了一個人的文化素養。一件上好的書畫不僅能給人帶來美妙的藝術享受,往往還傳遞與負載著許多歷史與文化信息。作為中華文化的精華,書畫歷來倍受國人喜愛與推崇,也有著悠久的收藏傳統。歷朝歷代湧現了無數熱衷書畫、酷愛書畫的收藏大家,不少帝王,諸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徽宗趙佶、清高宗乾隆更是不惜重金,廣搜博取,宮藏秘笈了大量的名家巨跡。一些民間藏家,如明之項元汴,清之梁清標、安儀周,民國之龐萊臣、張伯駒,當代王已千,均堪稱一代收藏大家。他們收藏的書畫珍品琳琅滿目,蔚為大觀,富可敵國。隨著收藏與藝術品市場的方興未艾,書畫再度成為收藏界人士收藏和投資的熱點,在藝術品拍賣市場上,作為重要的投瓷品種與門類,書畫更是佔據了拍賣市場的“半壁江山”。在中國大陸藝術品拍賣業,書畫經營的好壞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決定著拍賣行總體業績與興衰,所以,被視為重中之重。

近年,中國大陸書畫拍賣成為藝術品市場一大亮點。許多近現代大師的拍品成為買家追逐的對象,一些重量級拍品屢破紀錄,連創新高。如吳昌碩《花卉十二屏》(1650萬元)、齊白石《山水冊八開》(1661萬元)、徐悲鴻《九州無事樂耕耘》(1705萬元)、傅抱石《毛主席詩意山水冊八開》(1980萬 元)等,陸儼少《杜甫詩意百開冊》更以6930萬元的刷新了中國書畫拍賣紀錄。古代書畫升溫之快,也令人始料未及。元倪瓚《江亭山色圖》(1980萬元)、明陳洪綬《花鳥冊頁》(2860萬元)、清王鑒《仿古山水冊》(1265萬元)均突破千萬元大關。元鮮於樞《草書石鼓歌》更是達至4620萬元!此外,惲壽平《花卉冊八開》(693萬元)、鄭板橋《竹石蘭蕙圖》(539萬元)也拍價不俗,八大山人一件不足0.6平尺的《魚》竟然拍到了484萬元!古代書畫市場行情的快速升溫引起市場各方的關注,市場升值潛力巨大。

古代書畫有所升溫,但與近現代書畫買家眾多,成交踴躍相比尚顯得稍有遜色,可以說市場中存在著一定的“厚今薄古”現象。造成此種現明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於年代久遠人們對古代書畫的價值、審美與內涵往往缺乏瞭解與認知;而近現代書畫則不存在時代上的隔閡,更容易給人一種親近感,在審美與欣賞上更容易得到人們的認同。其次,在真偽辨別上,由於人們更容易見到近現代名家的真跡,真偽判斷更有把握;而古代書畫的廬山真面買家們往往見之極少,知之不多,所以對古代書畫敬而遠之,這恐怕是重要原因所在。再次,投資古代書畫通常需要藏家們具備一定的美術史知識,對書畫家有較深的研究,對買家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以上種種,便造成了書畫拍賣中古冷今熱之現象。

隨著市場的日益發展,買家的不斷成熟,古代書畫所蘊含的價值將被人們逐漸認知,其價值挖掘與發現也將成為必然。淵遠流長的中國書畫史是一座取之不竭的藝術寶庫存,千百年來湧理出許多名彪史冊的書畫大家。當然,我們並不奢望買到唐宋兩朝的書畫,元明清三代均不乏開宗立派的巨匠。如元代趙孟頫、倪瓚,明代沈周、文征明、唐寅、董其昌,清之八大山人、石濤、“四王”、“揚州八怪”等可稱一代聖手,他們的作品所具有的文化內涵與藝術價值是近現代書畫所難以替代的,其中董其昌、八大山人更是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他們的真跡具有巨大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投資古代書畫無疑將獲得可觀的回報。然而,由於我們所處的是一個新興的市場,無論市場機制,還是市場監管都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制假販假猖獗,混水摸魚者大有人在,致使贗品偽作充斥市場,古代書畫概莫能外。投資古代書畫應注意哪些問題,如何避免買假,對投資者顯得至為重要,下面就從十個方面簡單闡述。知真識偽

一件書畫作品的真偽判斷,歸根到底是對真偽進行比較,尋找二者差異的過程。欲辨偽必先識真,識真是辨偽的前提與基礎。由於古代書畫的真品名跡大多珍藏於名大博物館中,到博物館去目睹它們的廬山真面,恐怕是提高辨偽水平與能力最有效可行的辦法。

眼熟能詳

現代出版印刷業發達,不少古代書畫名家的圖錄資料十分詳盡。很多圖錄不僅收錄了古代書畫名家的代表作,甚至連一些珍藏在國外博物館中的作品也收錄進去,對藏家進行研究與瞭解頗有幫助。因為觀看真跡畢竟有限,經常翻閱圖錄,對每一件作品進行記憶貯存就顯得大有必要。

知假識偽

欲買真必先識偽,只有瞭解認清偽作的畫貌才能有的放矢,不被其所迷惑。中國書畫偽作通常有兩種,一為代筆,一為偽作。代筆一般是指書畫家由於名氣甚大,求者眾多,實難應付,一些人便不得已找自己門生或親友代筆。代筆是另一種形式的偽作,只不過它經過當事人的允許罷了。作偽則較為複雜,水平多粗製濫造,鮮有高超者。而名家的作偽則非同尋常,大可亂真。最典型的是近代張大千,他既是大畫家也是大藏家,手中有不少歷代名家珍跡,他偽造的假石濤、假八大山人蒙騙了許多藏家,不少至今還被收藏在國內外各大博物館中。隨著近些年對他研究的加深,一些他仿造的東西被逐步甄別。

小中窺大

書畫鑒定是一門綜合學問,它既涉及書畫本身,還關聯方方面面。因為在紙張、印泥、裝裱形制、名物制度、衣冠器皿、避諱制度、人際稱謂等往往打著深深的時代烙印,從中可以發覺偽作的馬腳。如宋徽宗宣和內府裝裱的格式及用印規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對聯是晚明以後才出現的裝裱樣式,書畫上款中 “社兄”、“詞壇”是明末清初特有的稱謂,瞭解這些都有助於我們從側面把握與判斷作品的年代與真偽。

牢記風貌

一個畫家的畫風就如同一個人的音容相貌一樣,所以,熟悉他們的畫風與筆墨語言,對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大有裨益,尤其是對元明清三代的書畫變遷,流派演變,特別是重點名家做一點研究,對提高辨偽將大有幫助。

辨款識印

在中國畫中明確出現署款可以說歷史並不悠久。北宋時畫家把名款多藏在畫中很不顯眼的地方,如石頭上或樹枝中。署款真正開始大規模地盛行是在元代,我們看趙孟頫的很多繪畫就有名款,此時在畫上題記與題詩也開始大量出現。題款鈐印是書畫家在一件作品上留下的重要標記,它是鑒別一件作品真偽的重要依據,所以,款與印也就成為歷來造假者煞費苦心刻意仿造的對象。

細辨題跋

古代書畫由於屢經遞藏,其上多有歷代藏家與鑒家的題跋與觀款。這些題跋不僅對瞭解作品的收藏歷史,判斷作品真偽極有幫助,還往往因題跋使作品大為增色,提高其收藏價值與市場價值。正因為藏家對書畫的題跋十分看重,造假者便投其所好,在偽造題跋上下功夫做文章。如明代張泰階便善用此招,他偽造的假畫常常都附帶各代名家假跋。尤其在當今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中,偽造名家假跋的古書畫贗品更是比比皆是。現今拍場贗品充斥,故藏家們對名家題跋過的東西更加放心,豈不知這恰恰被造假者所利用。當前拍場上常見的假題跋多為張大千、吳湖帆、謝稚柳、徐邦達、楊仁愷、史樹青等人,因此遇到這些“名家題跋”時應格外小心,多加審看,否則必中其圈套。

專注一二

中國古代書畫史可謂璀璨奪目,流派繽紛,名家眾多,做為投資如何取捨便是實實在在的問題。古代書畫的巨跡多珍藏在國內外各大博物館中,不要奢望在拍場上買到唐宋兩朝的佳作,即便是元代的趙孟頫、倪瓚,明代的沈周、文征明、董其昌等家的真跡也實難一見。目前大陸拍場的古代書畫大多集中在明清兩代,因此確定收藏範圍與對象,如針對某一群“四王”、“揚州八怪”,或一兩家如八大、石濤開展個體研究與收藏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方法。與其面面俱到,蜻蜓點水,不如專注一家,待較有心得、眼力提高後再由近及遠,由少及多,定有所成。

自有見地

投資古代書畫若想取得成功,歸根到底尚需藏家本人見多識廣,自有見地。只有如此才能少走彎路,不買假、少上當。縱觀中國書畫收藏之歷史,可大致將藏家歸的為如下三種,一即元頂元汴、清梁清標這樣的收藏大家,他們獨具慧眼,眼力甚高,所收多為精品巨跡;二為自身精通書畫的一代聖手,手眼俱高,如古之米芾、趙孟頫,今之張大千、吳湖帆等;三為附庸風雅,好事者流,對書畫既不會不懂,也乏研究,藏者贗品多多。當前藝術品市場魚龍混雜,投機之風盛行,造假之劇大有超過古人之勢,稍有不慎便被造假販假者所害。

古代書畫行情的升溫已為近期備受人們關注的市場現象。回顧一下近兩三年書畫拍賣成交的記錄則不難發現,上千萬成交的書畫多半是古書畫,一些重量級拍品如《寫生珍禽圖》(2529萬元),宋米芾《研山銘》(3298萬元)、隋人《出師頌》(2200萬元)、元鮮於樞草書《石鼓歌》(4620萬元)甚至創了一時期的天價,可見古代書畫的藝術價值與投資價值被市場人士紛紛看好。

以上信息由古董台灣提供,如果想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