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官方大規模仿鑄青銅器(共2張圖片)
  • 24年8月22日 06:23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宋代大晟鍾

  古玩辨偽之青銅器

  現為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組組長,碩士生導師,中國錢幣學會理事,中國青銅器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考古學會會員,故宮博物院和國家博物館文物鑒定委員。

  宋王朝在修訂禮典制度過程中,崇尚復古,稽考先秦禮制。宋徽宗大觀初年(公元1107年),設置議禮局“詔求天下古器,更制尊、爵、鼎、彝之屬”(《宋史·禮志二》)。標誌了宋代官方大規模仿造青銅器的開始。

  由於朝廷“詔求天下古器”,因此全國各地盜掘古墓成風,商周青銅器的出土日益增多。新發現的古青銅器並未悉數進入宮廷,大量的流入民間收藏,從而導致青銅器交易的合法化,出現了古物市場。

  宋徽宗開始大規模仿鑄青銅器,以用於皇家的祭祀活動和宮廷內的演奏。由於連年的戰火,這部分官仿青銅器大多被破壞了。“大晟鍾”和“政和鼎”、“宣和三年尊”則是倖存之物。

  “大晟鍾”是宋徽宗所制新樂大晟樂裡的編鐘。該編鐘是由宋徽宗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設立的“樂器製造所”和“瀉務司”製造的。“大晟鍾”作為宋徽宗重制“新樂”裡的重要樂器,曾於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演奏過。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被金兵劫掠到北方,其中一部分為金郊廟社稷所用,金人認為“歷代之樂各自為名,今郊廟社稷所用宋樂器犯廟諱,宜皆刮去,更為制名”。於是“乃取大樂與地同和之義”,改刻“大和”。現在存於國內外各博物館的“大晟鍾”和“大和”款鍾共計有十餘種。

  “大晟鍾”為橢圓形筒式樂鐘,雙龍鈕,身飾蟠虺紋, 正面有“大晟”款,背面鑄有律名。其製作十分精緻,是一般仿造銅器所不能及的,這除了官仿器製作不計成本外,也同當時研究樂律和鑄造樂鐘均用出土的古鐘作標本有關。“大晟鍾”就是仿照當時新出土的春秋鍾製作的。

  徽宗朝復古三代的隆禮作樂,不只需要仿古樂器,更需要仿古禮容器。“政和鼎”的鑄成,代表該朝高度的典據商代的仿古能力。它是二耳圓腹三柱足鼎。器耳在口沿上,與春秋以來通行的附耳不同。其形制為流行於商後期至西周早期的鼎形。紋飾為高浮雕的帶身獸面紋,有雷紋為底,三組紋飾間有稜脊相隔,這也是商後期所通行的。基於上述風格特點,以為“政和鼎”在仿鑄時,很可能有商後期的鼎作摹本,只是在紋飾方面,因為復古,不免流露出拘謹。

商代鼎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