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飛魚服(1張圖片)
  • 19年8月1日 02:1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飛魚服是漢服的一種,是明代錦衣衛的官服,是明代僅次於蟒服的一種賜服。飛魚服由雲錦中的妝花羅、妝花紗、妝花絹製成,專織一種飛魚形衣料,有一定品級才許穿著,佩繡春刀,除此之外只有蒙皇帝恩賜,才能穿飛魚服。明代的錦衣衛就有兩個特徵:手持繡春刀,身穿飛魚服。
飛魚服分類
「青織金妝花飛魚過肩羅」
「青織金妝花飛魚絹」
「大紅妝花飛魚補羅」
「大紅織金飛魚補羅」
「大紅織金飛魚通袖羅」
「大紅織金飛魚補紗」

一品鬥牛,二品飛魚服,三品蟒,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它們的主要區別是飛魚有魚鰭,鬥牛有牛角,麒麟有牛蹄。

蟒服:皇帝賜予有功文武大臣及屬國國王,部落首領的賜服。以衣身飾蟒紋而稱為蟒服或蟒袍、蟒衣。
二品官飛魚服色。據《明史》記載,飛魚服在弘治年間時一般官民都不准穿著。即使公、侯、伯等違例奏請,也要」治以重罪」。後來明朝規定,二品大臣才可以穿著飛魚服。

鬥牛服:本不在品官服制度之內,而是明朝內使監宦官、宰輔蒙恩特賞的賜服。獲得這類賜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鬥牛服是次於蟒服、飛魚服的一種隆重服飾。

麒麟服:為官吏的朝服。其服裝所繡紋樣,除胸前、後背兩組之外,還分佈在肩袖的上端及腰下(一橫條)。另在左右肋下,各縫一條本色製成的寬邊,當時稱「擺」。
飛魚服是補色為飛魚的袍服,飛魚並不是現在所說的那種海魚,而是一種近似龍首、魚身、有翼的虛構形象。明中期公務員制服的視覺識別體系缺少把控,有的人專門把飛魚服穿得像蟒袍,於是朝廷嚴厲控制了百八年,至明末奢華之風又起,逐漸背離了中期簡潔大方的審美。

                                                  出土文物飛魚服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