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曲裾是漢服深衣的一種款式,全稱曲裾袍,原稱繞襟袍,是漢代女子的服裝樣式之一。古代深衣之裳計有十二幅,皆寬頭在下,狹頭在上,通稱為衽,接續其衽而鉤其旁邊者為「曲裾」,普通的短曲裾不是在膝前交叉,而是繞到背後。
曲裾款式
曲裾上下分裁式,類似深衣,故又稱曲裾深衣、繞襟深衣。曲裾袍右片衣襟接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經過背後,沒有縫在衣上的繫帶,以腰帶繫住三角衽片的末梢來固定。
雙繞長曲
特點:下擺繞兩圈,衣裙一體,下擺是及地的
雙繞三重廣袖
特點:下擺繞兩圈,衣裙一體,,內穿有下裙,三重廣袖。
體系:漢服——深衣——曲裾體系
單繞三重廣袖
特點:下擺兩層繞一圈,衣裙一體,,內穿有下裙,三重廣袖
垂胡袖
特點:下擺繞兩圈,衣裙一體,,內穿有下裙,垂胡袖兩繞長曲
曲裾穿法
曲裾需要用繫帶、腰帶來固定,腰帶系的略微緊一點,就可很好的固定曲裾。但是,有些面料軟滑的很,隨著身體的運動,會出現衣服走樣的情況,特別是繞曲部分會鬆散。這個時候,可以在穿好曲裾未繫腰帶前,以小別針固定繞曲部分的尖頭位置,再扎腰帶以遮擋別針,就可以保證穿多久怎麼動都不會散了。
將上衣的領子左右對齊。
將右襟系結
將中縫對齊身體的正中。
系結左襟。
將中縫對齊身體的正中。
準備好裙子。
由身前向身後圍和裙子。
裙子兩端在身後圍和後,一上一下相交疊。
將壓在裡面的一層裙頭向外翻折一下。
調節裙子的高度,系結。
衣裙穿著完畢。
準備好曲裾,先穿好右邊袖子。
將曲裾的內襟繞向身後,並在身後和右腋下方的繫帶相系結。
穿上左邊袖子。
將右邊領子折疊。
折疊左邊的領子。
將外襟的尖角繞向身後。
將外襟尖角的末端在左胯位置固定。
將外襟的領子部分折疊整齊。
找到腰帶的中點位置。
在腰部靠下一些位置繫腰帶,腰帶的中點位置對齊的腰的正中。
將腰帶繞到身後,腰帶兩端交疊。
在腰部的正中系結一個單耳的蝴蝶結。
整理領子的折疊部分。
將曲裾領子的折疊部分掖進腰帶固定。
這樣曲裾就完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