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鑒別的幾種實用方法(1張圖片)
  • 16年1月15日 01:03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佛像時代風格的辨偽

  不同角度的鑒定方法各不一樣,對於辨偽都有重要的參考作用。其中,時代風格對於辨偽最為重要。

  什麼是風格?簡而言之指佛像整體和局部的造型特徵和裝飾樣式。當我們看到一尊佛像時,我們首先要根據它的造型特徵和裝飾樣式確定它的時代和風格。對於專業的鑒定者而言,一般觀察一眼鑒定的對象,就大致可以確定它的時代和風格。但是它是否真的是歷史上某時或某地製作的佛像呢?接下來我們就要調動大腦中已經貯存的各時代佛像藝術特徵的印象,對著鑒定的佛像一一對應分析,從上到下,從前到後,還要看背光和佛座,尋找疑點和破綻。

  一般來說,如果是新仿和偽造的佛像,其各部位的造型特徵和裝飾樣式基本與所仿時代佛像相差無幾,這是造假者追求的基本效果,比較容易達到,否則就不能達到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目的,進而獲得經濟利益。

  因此,我們在鑒定時千萬不能停留在“形似”的認識水平上,而要繼續從“神韻”的藝術高度去認識和鑒別。因為新仿和偽造的佛像做到“形似”比較容易,而要達到“神似”不那麼容易,千百年的歷史鴻溝一般是造假者難以逾越的。那麼,什麼是“神韻”呢?我們可以理解為“氣韻”“氣勢”“氣息”,它是力和美的結合,也具有鮮明的時代和地域文化氣息。

  從時代來講,唐代佛像神韻飽滿,宋代樸實自然,元代粗獷,明代柔美,清代僵板;從地域來講,南方佛像神韻溫和華麗,北方淳樸粗獷。但是這些時代和地域“神韻”一般人很難理解,要靠經驗積累,甚至是悟性才能很好地把握。這應是佛像鑒定,也是一切文物鑒定中最難達到的境界和要求。

  最後,如果我們認為一尊佛像在“形”和“神”上都符合歷史風格特點,那它就可以定為真品,否則就是仿品和贗品。

  佛像的神格與圖像的鑒別

  佛像的神格與圖像,對鑒別佛像真偽也有一定的幫助。

  佛像神格,是指佛像的名稱、宗教內涵和宗教功用;圖像是指體現佛像名稱、宗教內涵和功用的造型樣式。二者叫法不同,但內容相通一致,神格是抽像的,圖像是具象的,一般佛像的神格都是通過具體的圖像來表現的,藏傳佛教造像尤其如此。因此我們談論佛像的神格與圖像主要是針對圖像而言。

  歷史上,佛像圖像的模式大多是千年不變,一直延續至今,有些雖有變化,但都表現出明顯的時代和地域性特點,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因此,我們從圖像的角度進行辨偽時,就要以這些圖像模式作為依據和藍本,通過對比,發現問題。如果符合圖像儀軌,就可以排除疑問;如果有違背儀軌之處,就要作為一條重要疑點看待。

  在多數情況下,我們看到一些偽造的佛像,大多會在圖像上露出馬腳,要麼手印不對,要麼裝飾錯誤,或畫蛇添足,或標新立異,背離佛像圖像儀軌。因為造假者大多自身素質不高,以贏利為目的,只懂得一些雕造技法,而不懂造像儀軌,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也就在所難免。

  但是必須指出的是,要從圖像上找出破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鑒定者掌握非常豐富的圖像知識,對佛像的宗教性特徵和象徵意義也要有充分的認識。這方面往往是佛像愛好者和收藏者感到最頭疼的事。但這方面又的確沒有什麼捷徑可走,需要我們按照一定的規律去慢慢學習積累。

  造像工藝的辨偽

  造像工藝對於辨偽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工藝主要指製作技法。佛像的材質不同,製作技法各異。如金銅造像就包含有選材、鑄造、施金、鑲嵌和封藏等多種工藝;木雕造像有彩繪和施金等工藝;陶瓷造像有制坯、燒造等工藝;夾紵造像有髹漆、彩繪等工藝,等等。

  對不同材質的工藝特點,我們首先都要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同時更要對各種工藝的時代和地區特性,以及藝術表現有充分、全面的認識,要瞭解其普遍性,更要掌握其特殊性。

  如金銅造像的用材,在中原地區的遼宋以前,一般造像都用青銅(銅錫鉛合金),顏色發紅,而遼宋以後多為黃銅(銅錫鉛鋅合金);西藏中部地區歷史上習慣用紅銅,而在西藏西部地區多用黃銅。

  再如金銅造像的鑲嵌工藝,在中原地區主要流行於清代,用於表現佛像的衣紋;在西藏地區自始至終都有流行,而早期和晚期尤為突出,早期主要流行於藏西地區,習慣用銀嵌眼珠,用紅銅鑲嵌衣紋,晚期主要流行於一些仿古風格造像上,一般用銀和紅銅鑲嵌衣紋。

  還有如施金,歷史上主要有兩種施金技法:一種是鍍金,屬熱處理技法;一種是泥金(又稱漆金),屬於冷處理技法。這兩種施金技法歷史上在西藏和中原地區都很流行,而且在流行的時間和地域上也都有一定的規律性。 
在西藏地區,早期造像、藏西地區造像和晚期的仿古造像,都習慣在面部泥金,身上不施金,而其他時間和地區普遍流行全身鍍金之法。

  在中原地區,早期造像普遍採用鍍金技法,而泥金主要流行於明清時期,如清代宮廷“六品佛樓”中的造像“鎏肉不鎏衣”,採用的就是泥金技法。

  佛像的封底也是一種工藝,主要流行於藏傳佛像中,具體體現為固定封底蓋的方法和底蓋上的刻畫圖案。在西藏地區,佛像封底一般採取包底法,而在內地的宮廷和民間,佛像封底一般大多採用剁口法。

  其他材質佛像的工藝也都有特點,不能盡述。瞭解了各種工藝的時代和地區特點,以及藝術表現,我們就可以作為辨偽的依據。如果一尊佛像工藝上符合傳統技法,符合傳統藝術表現,那我們就可以判定它是真品,否則就是仿品和贗品。

  紋飾和銘文的辨偽

  佛像上的紋飾和銘文,也是辨偽的重要依據。

  佛像上的紋飾常見有各種植物紋、鳥獸紋和幾何紋等,通過鏨刻、鑲嵌和鑄造等不同的工藝表現出來。由於這些紋飾都具有鮮明的時代和地區特點,是不同時代和地域人們審美情趣的真實體現,所以它們對於鑒定佛像的時代、風格和真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一般來講,真品佛像上的紋飾自然流暢,與佛像的整體風格完全吻合,而仿製偽造佛像的紋飾多不自然,或呆滯僵板,或綿軟無力,缺乏時代氣息,二者區別十分明顯,不難分辨。

  佛像上刻鑄銘文,歷史上也十分盛行,而且十分普遍,在漢藏佛教造像上都很流行。從歷史上看,銘刻內容有紀年、施資人或工匠姓名、造像目的等;形式有陰刻、范鑄和鑲嵌等;文字有漢文、藏文等;字體有楷書、隸書、篆書等。這些看起來比較複雜,但也很有規律性,都體現出鮮明的時代和地域特點。只要我們掌握了各時代、各地區佛像銘刻的內容、形式、書法風格、刻銘位置等,就不難從銘文上進行真偽鑒別。

  如明代永宣時期宮廷製作的佛像,一般在座前陰刻“大明永樂年施”或“大明宣德年施”銘款。但作偽者不懂歷史規制,往往錯誤百出:或位置錯誤,刻在了佛像背後;或內容錯誤,刻成了“大明永樂年制”或“大明宣德年制”;或形式出錯,採用了鑄款。

  在這些內容中,文字風格尤為重要,因為其他的內容可以模仿,而時代風格難以模仿。所以我們鑒別佛像銘文時,一定要認真體會文字的風格和歷史神韻,這樣才不致被形式迷惑,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借鑒其他傳統辨偽方法

  我們還可以借鑒一些傳統的、適用於所有文物鑒定、辨偽的方法。

  一是看包漿。“包漿”是過去古玩行裡流行的行話,它指的是文物表面自然或人為歷久而形成的一層保護膜。佛像材質不同,包漿也不一樣。包漿是個什麼樣子呢?我們只能籠統地說老或不老、好或不好、自然或不自然,但它具體是個什麼樣子,每個人的感覺不一樣,無法描述,要靠實踐經驗去體會。

  二是掂手頭。古代的文物,也包括佛像在內,因製作年代和地區的不同,工藝技法各異,製作出來佛像的重量也不一樣,但也有一定的規律性。

  如中原地區早期金銅造像,鑄胎厚,手頭一般較重;西藏西部地區佛像鑄胎薄,手頭一般較輕;而古代的木質佛像經過歲月的風乾,丟失了水分,手頭普遍較輕。佛像的重量有當時製作時形成的規律,也有經過漫長歲月後形成的規律,一般作偽者不知其中規律,很容易在這方面露出馬腳。

  當然也有一些鑽營者明白此理,如他們用老建築拆下的舊木料,雕制木佛像,木質的老化和重量無可置疑,可以矇混過關,但雕工極其粗糙,終究難逃明眼人法眼。

  三是聞氣味。大部分的物質都有氣味,老物質有氣味,新物質也有氣味,但是材質不同,新舊不同,氣味也是不同的。一般來說,真正的文物它的氣味是自然的,如寺廟中供奉的各種材質的佛像,由於經過了長時間香、油熏染,都帶有一股陳年香、油的味道。

  再如一些石雕造像,因其大多為出土文物,都帶有明顯的土腥味,尤其是往上面澆點水後,這種氣味更濃。而仿製文物的氣味就不一樣了,它們在做舊時採用了一些速成技術,雖然達到了表面要求的效果,但所用技術和材料都會留下氣味,一種不自然的、刺鼻的氣味。

  如我們經常碰到一些仿製的銅佛像,會發出酸臭的氣味,那是作偽者為了給佛像做舊,採用化學原料導致的結果;還有一些仿製的銅像有很濃的煙熏味,那明顯是作偽者採取了速成的煙熏技術。

  類似的傳統辨偽方法還有一些,此不贅述。這些方法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它們都不依靠理論,而是要靠實踐,屬於經驗的範疇。

  佛像辨偽是一個綜合鑒定的過程,需要我們從多角度去觀察分析。現在科技發達,仿製作偽技術高明,而且不斷推陳出新,這就更需要我們時刻警覺,經常不斷地考察藝術品市場,多看仿製偽作實物,及時瞭解仿製作偽的信息和手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鑒定中處於主動,不致被假冒偽劣製品迷惑,才能保證我們的鑒定和收藏不出差錯。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