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名稱的來源
  • 22年10月8日 23:40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翡翠名稱來源有幾種說法,一說來自鳥名,這種鳥羽毛非常鮮艷,雄性的羽毛呈紅色,名翡鳥(又名赤羽鳥),雌性羽毛呈綠色,名翠鳥(又名綠羽鳥),合稱翡翠,所以,行業內有翡為公,翠為母說法。明朝時,緬甸玉傳入中國後,就冠以“翡翠”之名。另一說古代“翠”專指新疆和田出產的綠玉,翡翠傳入中國後,為了與和田田綠玉區分,稱其為“非翠”,後漸演變為“翡翠”。

在中國古代,翡翠是一種生活在南方的鳥,毛色十分美麗,通常有藍、綠、紅、棕等顏色。一般這種鳥雄性的為紅色,謂之 “翡”,雌性的為綠色,謂之“翠”。唐代著名詩人陳子昂在《感遇》一詩中寫道:“翡翠巢南海,雌雄珠樹林……旖旎光首飾,葳蕤爛錦衾。”意思是:名叫翡翠的這種鳥在南海之濱築巢,雌雄雙雙對對棲息於叢林之中,美麗的飛行可以製成光彩奪目的道飾,用其裝飾的被褥也是絢麗多彩。

翡翠之名由來已久,北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載:“余(歐陽修)家有一玉罌,形制甚古而精巧,始得之梅聖俞,以為碧玉。在穎州時,嘗以示僚屬。坐有兵馬鈐轄鄧保吉者,真宗朝老內臣也,識之,曰:此寶器也,謂之翡翠。雲禁中寶物皆藏宜聖庫,庫中有翡翠盞一隻,所以識也。”由此可見以“翡翠”指綠色玉石由來已久,且至遲在北宋時,已被視為珍寶。或許古之“翡翠”與今之“翡翠”系同名異質,故紀曉嵐稱在其幼時,時人“不以玉視之”。(註:歐陽修《歸田錄》載於《歐陽文忠公全集》,為第126、127卷)

翡翠屬輝石類,單斜晶系、兩組完全解理。主要組成物為硅酸鋁鈉NaAl9(Si2O6),寶石礦中含有超過50%以上的硅酸鋁鈉才被視為翡翠),出產於低溫高壓下生成的變質岩層中。往往伴生在藍閃石、白雲母、硬柱石(二水鈣長石)、霰石和石英。莫氏硬度在6.5—7之間,比重在3.25—3.35之間,熔點介於900—1000°C之間。

早期翡翠並不名貴,身價也不高,不為世人所重視,紀曉嵐(1724–1805)在《閱微草堂筆記》中寫道:“蓋物之輕重,各以其時之時尚無定灘也,記余幼時,人參、珊瑚、青金石,價皆不貴,今則日…….雲南翡翠玉,當時不以玉視之,不過如藍田乾黃,強名以玉耳,今則為珍玩,價遠出真玉上矣”。據《石雅》得知本世紀初大約45公斤重的翡翠石子值十一英鎊。翡翠石子中不乏精華,當時價格也很貴,但與21世紀初一公斤特級翡翠七八十萬美金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按:據歐陽修《歸田錄》之記載,至遲在北宋初年,翡翠已為綠色寶玉之名,為禁中珍寶。紀曉嵐所言或許是另一種翡翠。)

翡翠開採、運輸、加工、銷售歷來是雲南人所為。在緬甸古都阿摩羅補羅城的一座中國式古廟裡,碑文上刻有5000個中國翡翠商名字,這在玉緣和珠寶也有介紹。明中葉高官太監駐守保山騰沖專門採購珠寶。當時從永昌騰越至緬甸密支那一線已有“玉石路”、“寶井路”之稱。騰衝至緬甸的商道最興盛時每天有2萬多匹騾馬穿行其間,騰沖的珠寶交易幾乎佔了世界玉石交易的9成。到1950年,騰沖縣在緬甸的華僑達30餘萬人。直到今天,雲南人在緬甸從事翡翠業的人達數萬。

以上信息由古董台灣提供,如果想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