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作為清代第一宮廷書法家,張照的作品大多為宮廷收藏,流落到民間的極少,而如今的拍賣市場魚龍混雜,贗品遠多過真跡,所以張照的真跡在拍賣市場上並不多見。
從近幾年的拍賣記錄來講,張照兩幅上千萬的兩幅作品都出自石渠寶笈,上百萬的六福作品以行書最多,楷書其後,這也是張照所擅長的書體,並且這六福作品大都有名家的題跋,傳承有序,張照的真跡市場上流通率少,所以他的真品拍賣價格並不能真正的代表他的價值,作為連乾隆皇帝都推崇的書畫大家,要是能夠收藏到張照的真跡,那也是萬分難得的了。
我在前兩年去過一次拍賣會,有幸看到一件張照的真跡,不過最後的估價並不高,只是10萬元,是為什麼呢?
這就涉及到一個審美時代性的問題,書畫的估價一般跟時代有很大的關係,乾隆那個時代他是傳統的審美,它的最高標準是館閣體,不能張牙舞爪,所以看張照,他就完全具備這個特點,我見到的那張小字,他實際上是三體臨書,第一體是張草,寫的是漢朝張芝的一封信,第二段寫的是楷書,是三國時期鍾繇的一個貼,第三是王羲之著名的蘭亭集序,也就那麼幾個字,從這簡單的三段就可以看出非常純熟,而且三個貼的三種味道都表現的淋漓盡致,這種東西很少見的,如果見到就不要放過了。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