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宮博物院裡不可錯過的明代犀角雕(共11張圖片)
  • 24年6月17日 22:03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在中國,犀角製品歷來被視為珍貴的收藏、賞玩之物。古代豪門貴胄家中常置聚寶盆,除了金銀珠寶、珊瑚玉石外,很多還有犀角一隻,可見其貴重的流行觀念。尤其是明永樂之後,與南洋諸國往來頻繁,犀角製品漸多,除了傳統的杯式製品外,還出現了諸多犀角文玩器件。而犀角杯本身的工藝、式樣也得到了極大的豐富。

明晚期 雕犀角花果洗

明 雕犀角螭龍杯

明晚期 雕犀角荷葉式杯

明 雕犀角荷葉式杯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有數量豐富的犀角雕刻品,本期,讓我們來欣賞四件具有代表性的明代作品。 

  明晚期 雕犀角花果洗 

  蜜蠟色,廣口、斂腹、平底。器口如波浪起伏,底部及內部口沿亦均雕波浪狀弦紋數道。外壁滿佈鼓起的粟狀點,並浮雕玉蘭花、桃實、竹葉、靈芝等吉祥植物,其枝葉相連,在底部周緣圈成足形;又因枝葉鏤雕,也彷彿在洗的主體下另有一鏤空的托子托襯。這種連托的杯、洗造型,在十六世紀下半葉至十八世紀上半葉之間的德化窯白瓷及犀角雕刻中十分普遍。 

  明晚期 雕犀角荷葉式杯 

  全器取一犀牛角,截去尖部,掏挖內壁,雕成一片向上收卷的大荷葉,內外壁皆淺浮雕葉脈,外壁高浮雕花卉、靈芝與山石,一花枝伸入器內壁,枝頭花兩朵,一含苞,一側開。通體呈暗褐色,底部呈黑色。 

  明 雕犀角螭龍杯 

  倒三角形杯,褐色,外壁浮雕折枝梅花、木蘭及松樹,一螭龍口銜靈芝趴於杯緣,身體延伸出杯外,對面杯緣內有一小螭龍,回首與之對望。杯底尖,如雙獸足交迭,無法立起,需置於附件之歲寒三友木座上。 

  明 雕犀角荷葉式杯 

  褐色,侈口,斜壁,仿荷葉造型,器身內外淺浮雕葉脈,外壁雕有荷花枝葉及蓮蓬,一側外壁上淺浮雕陽文行書“一品承天,處處秋荷,聖恩,劉達銘”。底部枝葉交錯形成杯足,展現工藝之精巧。此件雕荷葉為杯,旁有盛開後的荷花,與之共生的菱角交錯其間,又有河螺寄生於上,以流暢刀工,並極寫實的手法刻畫荷塘一隅,顯得生氣勃勃。 

  明代實施海禁,廣州口岸成為各國土特產的集散地,而犀牛角產自東南亞,從產地進口至廣州,被用作珍貴藥材與極好的雕刻材質。明代後期,經濟繁榮,盛行各種文房珍玩,犀角雕刻融匯各種技藝與風格,成為珍貴的收藏文玩,同時符合當時的奢華品位。 

  (據台北故宮博物院官網)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