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一般來說,官窯瓷器,都是皇家或者是貴族人用的東西,普通民眾是很難見到的,更不要說是用到。但很奇怪的是,在清代在民間大量留存,這讓不少新手藏家感到好奇。清代官窯瓷器為何民間會大量留存呢?這其中到底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分析一下。
一、次品處理
在清代御窯廠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次品,這些次品並不會像過去那樣直接打碎埋了,而是處理掉,賣給百姓。雖然說是次品,但是官窯出品的東西,無論是造型還是顏色都是非常好的,只不過相對於佳品存在一定的下次罷了。處理掉的次品官窯瓷器可以變現,為工匠們帶來另一份收入。
官窯中的次品瓷器,從雍正時期到乾隆時期是運送到京城的,而到了乾隆七年就下令可以直接就地變價,到了道光之後,所有的次品瓷器就變價處理了。後來,民間隨處可見的官窯次品瓷器實際上都是處理品。
二、庫存變賣
皇宮中的東西按理說都是皇帝的,不會變賣,但實際上在清朝時期,變賣皇宮庫存瓷器是非常常見的事情。據記載,在乾隆早期的時候,乾隆帝曾下令將康雍乾三朝一些有破損、釉水不足的瓷器處理掉,這批瓷器共有14萬多件,此次變賣,讓民間出現大量的皇宮瓷器。後來,到了乾隆中期的時候,乾隆又下令變賣了一部分,共有八千多件。
嘉慶皇帝也十分節省,他在位的時候,也將皇宮中的一些用不到的瓷器處理掉,這些瓷器一共有四十四萬多件,可以說是賣的最多的一次。按理說,官窯瓷器要變現處理,其前提是破損或者是長時間不用,但是到了溥儀時期,因為經費不足的緣故,為了湊錢,就打起了變現處理的注意。不過,與老祖宗不同的是,溥儀此時處理的都是好物件,什麼貴賣什麼,所以,到了這時候,民間出現大量真品官窯瓷器就更加平常了。
三、皇帝賞賜
皇帝賞賜也是清代民間官窯瓷器眾多的原因之一。據瞭解,清朝時期賞賜的瓷器品種非常多,比如雍正時期不僅賞賜瓶、碗、盤,也賞賜琺琅彩,到了乾隆時期,更是大方,除了大件還有小件,像鼻煙壺、瓷扳指等,都是乾隆皇帝賞賜的物件。
當然,除了以上三種原因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洋人的掠奪。不得不說的是,晚清時期,遭受列強入侵,中國損失頗為慘重,很多珍貴文物都在此時被搶走,流落世界各地,難以找回。
清代官窯瓷器精品價格參考:
1:清雍正斗彩龍紋罐,尺寸:高19厘米,估價:HKD 1,200,000 ~ 1,800,000,成交價: HKD 4,580,000 ,成交時間:2011.06.01,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1年春季拍賣會。
2:[清]嘉慶朝御窯黃地粉彩瓜瓞綿綿紋蓋罐,尺寸:高31.5厘米,估價:RMB 2,400,000 ~ 2,800,000,成交價: RMB 4,255,000 ,成交時間:2015.11.19,拍賣公司:北京東正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5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鈐印款識:款識:大清嘉慶年制。
色地洋彩工藝是以古代掐絲琺琅製品為摹本,是清代彩瓷燒造的偉大創舉,其裝飾效果已完全超越掐絲琺琅作品。此件檸檬黃地洋彩蓋罐為色地洋彩中的佼佼者。罐造型端莊大方,口微撇,短頸,圓腹向下漸收,罐內和罐底均施松石綠釉,外飾檸檬黃釉為底色,顏色鮮艷。蓋為描金寶珠鈕,蓋沿描金彩一圈,頸部外繪如意雲頭紋一周,紋飾描繪精緻,彷彿置身於花果園中。瓞者,即小瓜。在蔓籐延綿不斷下生出小瓜,加上瓜內種子尤多,寓意子孫滿堂,世代相傳。「瓜瓞綿綿」引自詩經內「綿綿瓜瓞」之句,是清代極受歡迎的吉祥寓意之一。黃地粉彩在清宮中的檔案裡也稱為黃地五彩,此器運用渲染手法令瓜果、蝶、花卉與花葉更妍麗,尤以蝴蝶的繪畫頗具琺琅彩的立體效果,明黃色地所呈現出的珠光寶氣,極具濃厚的宮庭色彩。參閱:《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五彩·斗彩》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Lot.262《中國陶瓷全集 21冊》上海博物館出版 Lot.125
3:[清]乾隆朝御窯粉青釉三足香插,尺寸:高11.5厘米,估價:RMB 3,000,000 ~ 4,000,000,成交價: RMB 3,680,000 ,成交時間:2015.11.19,拍賣公司:北京東正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5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鈐印款識:款識:大清乾隆年制。
原為上海文物商店舊藏 記錄:2001年6月23日 上海敬華 Lot.118
說明:中國用香肇始於春秋戰國,滋長於秦漢兩朝,完備於隋唐五代,鼎盛於宋元明清。宋元時,品香與斗茶、插花、掛畫並稱為上流社會優雅生活中怡情養性的「四般閒事」。古人焚香是為了享受高雅,也是宮廷貴族們顯示身份的象徵。古人云讀書必焚香,故而在書房裡擺上一個香爐,焚上一柱香,閉目養神,靜靜地感悟香氣中帶來的奇妙感受。清三代盛世,行香更加深入日常生活,爐、瓶、盒三件一組的書齋案供以及香案、香幾成為文房清玩的典型陳設。乾隆皇帝好慕風雅,每於琴棋書畫、品古論今之時,必焚香為伴。乾隆時所製香具務必精心細緻,工藝巧奪,為後世競相追慕。此類乾隆宮廷御用香插傳世極為罕見。查閱公私著錄資料,相同釉色造型作品目前僅見本品。香插呈蒜頭口,頸部直立,荸薺扁腹,三乳丁足。通體施粉青釉,釉面勻淨透澈,色澤清雅宜人。全器品格挺拔偉岸,英氣逼人,使人過目不忘,激情溢於言表。
4:清18世紀綠地粉彩西洋人物圖琮式瓶,尺寸:高22厘米,估價:HKD 1,500,000 ~ 2,600,000,成交價: HKD 3,420,000 ,成交時間:2017.05.31,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7年春季拍賣會。
此類色地粉彩器自清中期開始流行。此瓶釉彩色澤淡雅,用以描繪岩石的藍綠彩料尤為清透,暈染自然,與乾隆百祿尊上所見雷同。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一對洋彩百祿尊,載於《華麗彩瓷—乾隆洋彩》,台北,2008年,頁156-157,圖版51號,可資比較。
5:清中期斗彩雲龍紋雙龍耳扁瓶,尺寸:高48厘米,估價:RMB 50,000 ~ 80,000,成交價: RMB 3,220,000 ,成交時間:2011.12.08,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1年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清乾隆年制」款。
本品造型渾圓,沉穩別緻,頸之兩側貼塑礬紅描金夔龍紋為耳,可愛生動,與圓潤的瓶體上下相襯,更見靈空精巧。口沿外唇下畫如意頭紋一周,瓶身前後繪飾「蒼龍教子圖」,圖中祥雲迤邐,漫天飄飛,洪蝠迭現,靈瑞咸集,但見蒼龍騰空而起,叱吒風雲,虯軀矯健兇猛,大有氣奪千里之勢。幼龍則破浪而出,昂首欲飛,深情仰望蒼龍。其畫筆生動精美,所見祥雲雖多,卻形態各異,深得迤邐之姿,福海之中波濤洶湧之象,是以線描之功不厭其煩地繪就,細膩而嫻熟,展示御窯畫工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兩龍神形俱佳,栩栩如生,相顧之際,更得以妙筆傳示出濃濃的殷切之情。通身紋飾描繪精細,綠彩填繪精確,與瑩潤皙白的胎釉相益彰顯。圈足內書青花六字篆款,端莊規整,筆道遒勁有神。
6:清中期青花海水雲紋九龍大缸(二件),尺寸:高54厘米,估價:RMB 1,200,000 ~ 2,000,000,成交價: RMB 2,898,000 ,成交時間:2018.12.08,拍賣公司: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8秋季拍賣會。
缸直口,頸周繪回字紋,深腹圓,腹下漸收,圈足。缸身飾海水龍紋,九條龍姿態各異,栩栩如生。龍紋刻畫細膩,橫須怒目,四爪皆張,髻發沖天,龍身盤延而上,追逐龍珠,神態惟妙惟肖。配以烏雲、火焰等紋飾,更添畫面之生動。腹底繪波濤翻滾,洶湧澎湃之海濤紋,與九龍上下呼應,相得益彰。構圖繁而不亂,層次分明,並體現匠工嫻熟的繪畫工藝。
大龍缸是御窯廠製作的一種專供宮廷使用的官窯大缸,器型較大,且結實耐用,不論做為宮廷的糧、油等儲存器,還是盛水防火都極為適宜,至今仍有人使用該類器物種荷、養魚。由於在器身使用青花繪畫龍紋裝飾,故而得名「大龍缸」。《景德鎮陶錄》中記載:一口大龍缸,要用整整十九天時間才能裝燒而成。而且御窯廠對龍缸、花瓶類的瓷器挑選極嚴,上交宮廷的「百不得五」,其餘的全部砸碎。由於大龍缸製作工藝複雜,且頗費工時,大龍缸裝燒在民間一直流傳有極富傳奇色彩的故事。唐英《火神童公傳》與《龍缸記》中都提到萬歷時期童姓窯工由於龍缸燒造屢次失敗,而捨身跳入窯中,始得大缸燒成的傳說。唐英認為龍缸的裝造有賴於童公的骨肉膏血,故為之作傳。
7:清料彩青山水紋碗,尺寸:直徑12厘米,估價:RMB 30,000 ~ 50,000,成交價: RMB 2,300,000 ,成交時間:2017.12.19,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北京保利十二週年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乾隆年制」款。
8:清十八世紀斗彩錦雞花石圖盆,尺寸:61厘米,估價:HKD 800,000 ~ 1,000,000,成交價: HKD 2,300,000 ,成交時間:2011.04.08,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1年春季拍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