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這對明代早期石質鴟(音“吃”)吻柱礎,上底直徑29厘米,下底直徑32、高56厘米。其外形為六稜,上下五層,每一層均輔以浮雕,或鴟吻升騰,或瑞獸側立,無不精雕細琢,於細緻中凸顯遒勁,從精美中傳達神韻。尤其柱礎底端均以六角為獸頭,既極盡兇猛之態,又不失威武之氣。
鴟吻,又名螭吻、鴟尾,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其口闊噪粗,好吞火,多見於傳統建築上,為典型的“辟邪物”。民間相傳龍生九子,鴟吻為其中之一。其形狀奇特,龍頭魚身,如一隻剪去尾巴的四腳蛇。因它喜歡在險要處東張西望,故又有一個別名“好望”。
宋代《太平御覽》載:“唐會要目,漢相梁殿災後,越巫言,‘海中有魚虯,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於尾,以厭火祥。”意思是說,唐代史書記載,漢代相梁殿起火後,依照巫師建議,在大殿屋脊上塑造鴟吻之像,用來避火災。因為,鴟尾是水精,噴浪降雨可以防火。從1960年在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郊區發現的一件筒瓦脊獸看,其內壁刻有“元光元年”(前134)字樣,可見中國建築上出現吻獸,至遲在西漢時期就比較完備。
“牆倒屋不塌”,中國的古建築奇妙之處之一,便是有柱礎將柱子與台基相連,使柱腳與地坪隔離,既起到絕對的防潮作用,又可加強台基的承壓力。俗稱磉盤或柱礎石的柱礎,可謂富有時代特徵的建築構件之一:殷商時多為天然石塊,漢代則以圓形、覆斗形和部分動物紋居多;到了南北朝時期,蓮花瓣形較為常見,唐宋時大多為覆盆式;元代的素作柱礎最多,而明清時期,官式柱礎多為鼓鏡式。隨著時代演變,柱礎逐漸成為帶有美觀功能的裝飾,是屋主人和匠人們突出其品味和藝術審美的重要表現,多有精美雕飾,將功能與藝術完美統一,無疑為中國傳統建築中最富有趣味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