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裡面收藏了明代和清代皇帝使用的寶座、龍床等名貴古典傢俱。今天樣子收藏網介紹明清的床榻的特點。
明清床榻傢俱的特點
明代床榻
明代床榻的裝飾手法大體包括兩種類型:一為濃華形,即雕刻的花紋較多較密,或攢欞面積較大;另一種為簡練形,雕刻和攢欞較少,有的雖有雕刻,僅限於局部點綴,並不影響其簡練的主體格調。雖然兩種類型的裝飾手法各異,但是明式床榻傢俱也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1.明代床榻對材料的利用比較充分,絕少浪費,通常情況下先把主體構件的材料下好,然後將小料及下角料做成幾何紋欞格,裝飾在傢俱上,無論架子床、羅漢床、寶座都是如此。如黃花梨月洞門架子床,三面床圍和正面門罩全部用四合如意紋加十字紋組合成大面積的欞子板,最小的構件粗細不及手指,長短不過二寸,都是用較短的木料做成。
2.明代床榻常採用壺門裝飾。壺門是魏晉以來床榻最常見的裝飾手法,但宋代以前的床榻大多數表現為箱形結體的框式結構,到宋代以後才轉變為仿建築結體的梁架式結構。傢俱形式變化了,前代流行的壺門圈口則演化為壺門牙條。如黃花梨帶門圍子架子床、黃花梨十字連方羅漢床等,其牙條都使用了壺門裝飾。
清代床榻
清代傢俱在康熙朝以前大體保留著明代傢俱的風格和特點,隨著手工藝技術的發展和統治階級的生活日趨奢靡,審美日趨繁縟,到乾隆時期,清代傢俱發生了很大變化,形成了獨特的清式風格。
1.清式床榻的特點是用材厚重,裝飾華麗,與明式傢俱的「用料合理、樸素大方、堅固耐用」形成鮮明的對比。為了體現清王朝的鼎盛和安定,傢俱的製作力求繁瑣裝飾,不惜耗費工時和剖用大材。清代平常的架子床,除左、右、後三面裝圍欄外,還多在正面作垂花門,用厚一寸許的木板鏤雕成「松竹梅」或「爬蔓葫蘆」等寓意富貴、長壽、多子多孫的吉祥圖案。有的床則不用四足,而用兩根較矮的長條木棍支撐床屜,以便充分利用床下的空間存貯日用什物。
2.清代床榻的圍欄雕飾繁複,大多採用雕花式或裝板鑲嵌式,用小木件攢接的不多,常見的還有金漆彩畫等形式。鑲嵌多以玉石、瑪瑙、瓷片、大理石、螺鈿、琺琅、竹木牙雕等為材料。裝飾題材也很廣泛,有山水風景、樹石花卉、鳥獸、人物故事及龍鳳、海水江崖等,可謂琳琅滿目。這些經過精心雕飾的傢俱,大多比較嬌嫩,在使用上不及明式傢俱實惠。清式傢俱為追求豪華艷麗的裝飾效果,往往顯得雕飾太繁,加之多採用鏤雕和深雕的手法,又必然造成積塵難拭的弊病,而且日久天長嵌件脫落,又會進一步影響外觀。
古代床榻傢俱的起源
床
床在我國起源很早。《詩經.小雅.斯干》載:「乃生男子,載寢之床。」《商君書》言:「人君處匡床之上而天下治。」 莊子《齊物論》載:「與王同匡床,食芻豢。」春秋戰國時期的「床」已經包括了兩種含義,既是臥具,又是坐具。《詩經》裡的「載寢之床」即臥具,而《商君書》、《齊物論》裡的「匡床」則指坐具。
東漢許慎《說文》曰:「床,身之安也。」漢末劉熙《釋名?床篇》稱:「床,裝也,所以自裝載也。」又云:「人所坐臥曰床。」可臥的床當然也可用於坐,而專用於坐的床大都較小,不能用於臥。在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卷中,曹植即坐在僅供一人使用的方形小床上,這種床也稱「獨坐床」。自漢代以後,「床」這個名稱使用範圍更廣,不僅臥具、坐具稱床,其它用具也多有稱床的,如梳洗床、火爐床、居床、欹床、冊床等。
榻
自西漢後期,便出現了「榻」這個名稱,它是專指坐具的。漢服虔在《通俗文》中說:「三尺五曰榻,獨坐曰枰,八尺曰床。」《釋名》云:「長狹而卑者曰榻。」又云:「榻,言其體,榻然近地也。小者曰獨坐,主人無二,獨所坐也。」可見榻是床的一種,除了比一般的臥具床矮小外,並無大的差別,所以人們習慣上總是床榻並稱。考古發掘為我們提供了不少關於榻的形象資料,如河北望都縣漢墓壁畫中的獨坐榻、大同北魏司馬金龍墓出土的木板漆畫中的獨坐小榻等。它們有正方形和長方形兩種,都是僅供一人使用。漢代以後,「床」一般專指睡覺用的臥具,而 「榻」則成為供休息和待客所用之坐具的特定名稱了。
南北朝以後,逐漸打破了傳統習慣,開始出現高足傢俱。這一時期人們的坐姿也有所變化,更多的不是採用跪坐形式,而是兩腿朝前向裡交叉盤屈的箕踞坐了,坐榻的形體也都向寬大的方向發展,並出現了圍板。五代顧宏中韓熙載夜宴圖卷中描繪的坐榻都非常巨大,其左、右、後三面均安裝有較高的圍板,正面兩側各安一獨板扶手,中間留門可以上下,同時坐上幾人仍顯得綽綽有餘。在坐榻後面,還可以看到當時睡覺用的臥床。
紅木雕龍床
紫漆描金山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