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朝珠門道多 不可隨意戴(1張圖片)
  • 21年12月26日 08:16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清代朝珠門道多 不可隨意戴

古董台灣搜集整理,清代朝珠門道多 不可隨意戴

近年來,清宮劇熱播,劇中穿著官服的大臣上朝時通常都會佩戴一串珠子,這串珠子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朝珠。朝珠是清代獨有的朝服上的佩戴珠串,順治帝后期,朝珠正式作為禮服的配飾進行佩戴。

朝珠多用東珠(珍珠)、翡翠、瑪瑙、琥珀、珊瑚、象牙、蜜蠟等世間珍物琢製,一般都以光素的形態出現,著意表現它的材質,以顯其氣質非凡。朝珠的絛用絲線編織,顏色等級分明:明黃色絛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全綠和金黃色絛是王爺所用;武四品、文五品及縣、郡官為石青色。

黑龍江省博物館館藏的木質玉石朝珠,由108顆木質珠穿成,珠串中穿有翠珠4個,上端翠珠與小翠葫蘆相連成佛頭塔。朝珠上附有3串玻璃珠組成的紀念,每串紀念分別有10顆珠及1個墜角。

朝珠通常由身子、佛頭、背雲、紀念、大墜、墜角六部分組成。每串朝珠的珠數都嚴格規定為108顆,代表了12個月、24節氣、72候,另據稱佛教將108作為佛的象徵。朝珠每隔27顆珠子夾入一顆「佛頭」加以間隔,「佛頭」共有4顆,正好將108顆朝珠四分,故也稱之為「分珠」,象徵著春、夏、秋、冬四季。朝珠頂部的那顆佛頭上,連綴一塔形「佛頭塔」,其穿孔的方式為倒置的「T」字形,佛頭塔的頂端用闊絲帶系綴有一塊寶石大墜子,大墜上端還垂有一塊寶石,稱之為「背雲」,寓意著「一元復始」;葫蘆狀佛頭塔的兩側又有三串小珠串,一邊一串,另一邊兩串,每串10粒,珠串的末端各有用銀絲琺琅裹著寶石的小墜角,稱為「紀念」,3串「紀念」表示一個月裡的上、中、下三旬,總和為30天。

根據《清會典·禮部四·儀制清吏司》記載,自皇帝、后妃到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軍機處、侍衛、禮部、國子監、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等所屬官,以及五品命婦以上,皆可配掛朝珠,禮儀結束後不准佩戴,一般官員和百姓不能隨意佩戴。佩戴時男的兩串在左一串在右,女的兩串在右一串在左,兩者不能顛倒。至於佩戴何種質地的朝珠,也有嚴格的區分和等級規定。

以上是由古董台灣搜集整理的「清代朝珠門道多 不可隨意戴」的相關知識,更多收藏知識,請持續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