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收藏愛好者分哪幾類
  • 21年10月28日 22:2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如今收藏愛好者分哪幾類?如今熱衷於收藏的人非常多,但絕大多數屬於“隨便玩玩”、尚未“入門”的收藏愛好者。那麼,如今收藏愛好者分哪幾類呢?

1、投資型收藏家。

他們有經濟實力,把收藏古玩當作投資手段,像許多人投資於股票或房地產一樣,為了保值、增值——發財而玩收藏。他們喜歡選購高檔精美的完整的肯定能夠保值並可能大大增值的古玩商品,他們的原則是“少而精”,買一件是一件,件件都能“擺得出去”“能參加拍賣會”。

根據發達國家近三十年的統計資料,投資古董收藏的增值潛力很大,有時比投資股票、房地產的獲利還要高,但都是講長期投資效益;通過投資古玩在短期內即賺大錢、發大財的事例極為罕見,而花大錢買贗品,弄得血本無歸的事例倒也時有所聞。

2、娛樂型“收藏迷”。

他們把收藏古玩當作陶冶性情的文化娛樂活動,有點餘錢便去“找樂兒”,常逛古玩市場,看見自己喜歡的古玩工藝品而又力所能及就買下來,如此日積月累家裡擺滿了令人賞心悅目的玩意兒;為了加深對這些藏品的理解不時翻閱有關的歷史書、工具書,並不斷與藏友交流切磋,可謂其樂無窮。

他們沒想通過收藏發財,一般也發不了大財,但因文物古玩的不可再生性,他們的藏品肯定可以保值。老捨除收藏明清與現代名家繪畫以外,還收藏了不少古董小玩意兒,如陶俑、青花瓷碗、窯變瓷瓶等等,某次大收藏家鄭振鐸來訪,看了老捨的小古董說“全乃扔!”老捨笑道:“我看著舒服!”看來,老捨先生也是一位娛樂型收藏家。

3、學者型收藏家。

他們是為了研究某一段歷史、某一類古代藝術品而收藏實物標本,以有限的財力為自己規定一個收藏範圍:凡與自己的研究專題有關的藏品,就是別人不要的“破爛兒”他也樂意收藏,逐漸形成系列藏品,在對比研究中求的真知,爭取有所發現而成為某一類古玩的收藏鑒賞家。

此類收藏家通常發不了財,但其藏品可以保值,他們的“富有”主要在精神、文化方面,借用一句過時的詞彙,說他們是“精神貴族”也無不可。

4、還有一種人在市場上選購古玩時手疾眼快、出手大方,很像是個有經驗的收藏家。但他們以轉手賺錢為目的,屬於文物商,而不是收藏家。收藏家與文物商的區別在於:收藏家視珍貴藏品如生命,只要是到了他手裡的寶貝,你即使給他以十倍的利潤他也不會轉讓出售;而文物商“買進”就是為了“賣出”,只要能獲利就願意出手。因此,他們過手的古玩雖然很多,但其“存貨”卻往往沒有收藏家豐富。

以上就是關於“如今收藏愛好者分哪幾類”的相關介紹,如果想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