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工藝品的歷史沿革
  • 21年8月31日 12:01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編織工藝品的歷史沿革,編織工藝品是將植物的枝條、葉、莖、皮等加工後,用手工編織而成的工藝品。編織工藝品在原料、色彩、編織工藝等方面形成了天然、樸素、清新、簡練的藝術特色。那麼編織工藝品在歷史是如何演變到現在的呢?

編織是人類最古老的手工藝之一。據《易經·系辭》記載,舊石器時代,人類即以植物韌皮編織成網罟(網狀兜物),內盛石球,拋出時以擊傷動物。在西安半坡、廟底溝、三里橋等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陶器上,印有“十”字紋、 “人”字紋,清楚地顯示出是由篾席印模上去的,有的還發現陶缽的底部粘附有篾席的殘竹片。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葦席,距今約有7000年歷史。

1958年,在浙江吳興縣錢山漾村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約公元前2750)出土的竹編更為驚人,約有200多件,其中大部分篾條經過刮磨加工。這一時期的編織工藝也相當精巧,有“人”字形、“十”字形和菱形、梅花形等形式。器物的品種有簍、籃、籮、筐等。周代,以蒲草編織莞席已很普遍。

漢代以藺草(又名馬藺、馬蘭草、燈心草)編織為席,產於三輔(今陝西中部)、河東(今山西夏縣)等地。

唐代,草蓆生產已很普遍,福建、廣東的籐編、河北滄州的柳編、山西蒲州(今永濟、河津等地)的麥稈編等都是著名的手工藝品。其中廣東籐編還有編織花卉、魚蟲、鳥禽圖案的簾幕。

宋代,浙江東陽竹編的品種已有龍燈、花燈、走馬燈、香籃、花籃等,能編織字畫、圖案,工藝精巧,在每平方寸(3.3cm2)的面積內可編織120根篾條,有的還飾以金線。

至明清兩代,浙江、江蘇、湖南、四川、福建、廣東等地的草編、籐編、竹編等生產有了發展,並在19世紀末開始出口。

以上就是“編織工藝品的歷史沿革”的相關介紹,如果想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