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六安雙墩漢墓是2006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可見這項考古發現的重要性,六安雙墩一號漢墓是土墩下的王陵。
安徽省六安市一個偏僻的村莊,叫雙墩村。在村外,分佈著大大小小30餘個這樣的土墩子,而其中的這兩座巨大的土墩並列在一起,如同兩個形影不離的夫妻。
六安雙墩漢墓以連墩墓為主體,附近有三個陪葬墓,2006年3月,考古隊首先在墓葬封土的西側就發現了三座並列的小型墓葬,隨後又在墓葬西南面發現了一座四車八馬的車馬坑,裡面出土了許多有價值的文物,一共是八匹馬、四輛車,聯想到車馬坑是這個墓的陪葬坑,由此可以推斷這裡極有可能就是西漢陸安王的陵墓區。於是,他們將鐵路路基以南的大土墩定名為「雙墩一號漢墓」。除雙墩一號漢墓外,還有與之對應的雙墩二號漢墓,以及周圍三對封土巨大、左右並列的連體雙墩。雙墩漢墓主墓室高約2.5米,外層木槨的蓋板由13根條木依次排列而成,每根條木長3米、厚度為25厘米左右,寬度不一。條木之間以木榫相契,分別標有數字序號。墓室東面為門,長22米、寬7米的前墓道直達墓室,與三面的「題湊」相連接。
隨後,考古人員又在外藏室西南角發現了一批隨葬用的銅壺,足足有20件之多。其中的幾個銅壺造型優美,壺壁上還鑲嵌了金銀絲線。這些銅壺是漢代典型的錯金銀器,清晰的紋理顯現出當年工匠高超的製作工藝。
現場發現的這些珍貴文物,製作工藝精細,具有極高的藝術和學術價值。清洗後的銅壺表面雕刻有「共府」、「第九」、「第六」、「第十」這樣的銘文。「第九」、「第六」更像是一種序列號,那「共府」又意味著什麼呢?楚漢戰爭時,項羽封六縣人英布為九江王,設都於六安(遺址在今六安市北6公里西古城)。後來英布叛楚歸漢,幫助劉邦擊敗項羽,被劉邦改封為淮南王,都仍為六安。公元前196年,英布舉兵反漢,戰敗被殺後,劉邦將其子劉長封為淮南王,遷都壽春。公元前174年,漢文帝認為劉長企圖謀反,將其流放,又於公元前164年將淮南故地一分為三,封劉長三子劉安、劉勃、劉賜分別為淮南王、衡山王、廬江王(今壽縣和六安北屬淮南國;今金寨、金安區、裕安區、霍山、霍邱屬衡山國;今舒城縣屬廬江國)。公元前121年,淮南王劉安、衡山王劉賜謀反案發,二王自殺。漢武帝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兄弟叫劉寄,劉寄在知曉淮南王劉安企圖謀反時,曾暗中支持並準備響應。劉安暴露後被迫自殺,可漢武帝依舊窮追劉安的黨羽,株連被殺的有幾萬人,劉寄隨後也發病而死。可奇怪的是,漢武帝非但沒有追究劉寄的不忠,反倒顧及他與劉寄的特殊關係,取衡山內六縣、安風、安豐等縣首字,區別衡山國為六安國,加封劉寄的兒子劉慶為六安王,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由此得名,歷代沿用。
公元前121年,劉寄的兒子劉慶被漢武帝封為陸安王,在位38年。按當時的制度,他死後的謚號要由皇帝根據其生前表現賜予。劉慶被謚為「共王」,「共王」的「共」實際上就是指「恭敬」地「恭」。
難道銅器上「共府」字樣的銘文所指的就是「陸安王」劉慶嗎?單憑這些銅壺上的銘文記載能否揭開人們關注已久的墓主人的身份之謎呢?
破解墓主人身份之迷
這天早上,考古人員又在棺木東南角的一處泥土中清理出一根斷成兩截的股骨,據現場的考古人員分析,這些屍骨是出自一人之身。隨後,他們又陸續發現了其他部位的屍骨,這其中也包括極其重要的頭顱骨。
幾天後,墓坑底部的外藏室已經清理完畢,整個清理過程中除發現大量的銅壺以外,又先後出土了12輛木馬車。這些馬車的結構,排列與秦始皇兵馬俑一號車坑出土的馬車非常相像。其間考古人員並沒有發現可供爭議的第二具屍骨,也沒有找到推翻之前對墓主身份推測的新證據,據此,考古專家最終確定,雙墩漢墓的墓主人就是西漢時期陸安國的第一代諸侯王劉慶。
經過近9個月的發掘,雙墩漢墓的考古工作近日取得重大突破。部分出土的文物上有關陸安國和陸安王的文字信息。為考古專家對該地做進一步的綜合分析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從雙墩一帶的地形地貌來看,這大大小小30餘個土墩子,極有可能是西漢幾代陸安王和王室的陵墓區。
文獻記載中陸安國先後產生過五代諸侯王,從劉慶開始共經歷了132年。他們分別是恭王劉慶,夷王劉祿,繆王劉定,頃王劉光和末代王劉育。除末代王劉育於公元11年被王莽廢為庶人,不能按王陵待遇下葬外,其他幾任的國王都應安葬於此。如果這種推斷成立的話,那麼,六安雙墩一號、二號漢墓四周,那3對封土巨大、左右並列的連體雙墩,一定是其他3任國王和王后的陵墓。
黑漆木棺
整個石槨的蓋板顯現出來,它一共由六大塊石料組成。由於石塊斷裂情況比較嚴重,這些石料又被分裂成大小不一的數小塊。
內棺裡還套著一個小的木質漆棺!拂去棺蓋上薄薄的淤泥,一個鮮艷如新的彩繪漆棺呈現在人們眼前。棺蓋表面的黑色油漆仍是光滑鮮亮,在棺蓋的四角和中部,各鑲嵌有6面青銅鏡。
古代墓葬常以銅鏡隨葬,有「照子」之意,這6面鏡的出土,讓現場考古人員驚喜不已,而其特別的擺放位置似乎有著更特別的寓意。令人叫絕的是,在木蓋南北兩側立面還用紅色顏料繪有不同的花紋圖案:北側是「梯形」紋飾,南側則是扁圓狀的圖案。
棺壁以17行、9排或圓形或菱形的銅質泡釘加以固定,部分泡釘下還嵌以柿蒂形紋飾,紋飾內部還有鎦金的痕跡。在中國古代建築圖案中,柿蒂紋飾寓意堅固、結實,並兼有吉祥如意的含義。小棺蓋板被一層薄薄的油漆包裹著,除漆棺底部是鮮艷的紅漆外,其餘立面均是黑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