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鬼市是早年間買賣古玩的一種特別的地攤文化
凌晨三點開市
拂曉無影無蹤
對沒錯
這是古玩人的百鬼夜行
曾傳說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時,正逢國難當頭,兵荒馬亂。她卻偏要太監們準備一件上好的狐狸皮。難以交差的小太監急的難燒香拜佛,被指引來到了夜色中,一個神秘的市場。在那裡,他竟然真買到了極品的狐皮。可剛拿到手上,賣家便轉身消失不見。他摸著溫熱的狐皮,方才醒悟,那賣家,原來是狐仙化身,脫下皮來,只為救他一命。據說這是鬼市的由來。
老北京人叫「鬼市」的原由,一個指的是集市有假東西、或者來路不明非法的東西,「鬧鬼」;二是「鬼市」天不亮夜裡就開市,天剛亮就散市,像鬼一樣來無蹤去無影。
鬼市就是大規模的文玩地攤盛會,從天灰蒙亮,甚至凌晨兩三點,商販和玩家就開始入場,不斷有人趕來,天亮時分更是人潮湧動,熙熙攘攘,超級熱鬧!
鬼市上都是什麼人?相傳,舊社會時候,有兩種人會偷偷摸摸拿著古董寶貝出來賣。其中一種是家道中落的富貴子弟,他們日子難捱,祖上卻還有一些寶貝,所以就拿出來換錢,但是這屬於敗家,大戶人家子弟總歸要面子,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淪落到這般寒酸,所以天不亮出來擺攤賣,黑燈瞎火的誰也認不出來,天一亮就撤。
另一種人則是盜墓倒斗之徒,這些人更不敢光天化日之下兜售贓物,所以也是趁著夜色銷贓。圈子裡都知道有一些特定的地方會有這種聚集地,慢慢地就形成了市場,在這些個晦暗的地攤集市中,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只許拿燈籠照東西,不許照人臉。這就是鬼市。
鬼市上,各路淘寶專家都各忙各的,互相不干擾。逛鬼市也有很多規矩,比如你看上一件東西,這時候這東西別人正在看。這時候你不能問價,也不能搶過來看,必須得人家放下後,確定不要了你才能詢問。
三五成群結伴挑貨,拿主意,經驗多,少受蒙。老北京人說去「鬼市」,有個規矩,就是不能說去,亦不能說上,更不能說逛,得說「趟鬼市」。
現在鬼市有不少湊熱鬧到上癮的青年。平時挺土鱉的一個市場,夜裡妖神一變來了很多潮流年輕人,還有很多南腔北調的文化人,可以說這裡也可以稱之為復古時尚的大市集。
在這裡,你可能買到任何東西,從首飾到古董,清代瓷器到明代字畫,從舊衣到書籍,老式打字機到黑膠唱片,從iPad到手機,沒有買不到的。
熙熙攘攘的人群,看似雜亂無章,但是其實都各有各的玩趣。
不論天氣如何,每個人都淘著自己心儀的寶貝。
就好像你喜歡明星,看一場電影
喜歡足球,看一場比賽
趟一回鬼市永遠都是那幫人自己的樂子
確實
這是屬於他們自己的百鬼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