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考亦可考的「大明四銖」(共2張圖片)
  • 19年8月26日 20:4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上世紀80年代末,江蘇常州等地相繼出土了小批量的六朝貨幣窖藏,數量雖然不多,但品種較為豐富,其中有半兩、五銖、新莽貨幣及四銖、孝建四銖等南朝鑄錢,在這批出土貨幣中人們發現了一種出譜新品,只見該錢纖小輕薄,雙面皆為薤葉篆錢文,正面(圖1)從右至左書“大明”二字,背面(圖2)亦從右至左書計重值“四銖”二字。好事者翻閱古今錢譜,然均未見記載,那麼這枚失考貨幣究竟是何時何人所鑄的呢?同批出土的貨幣“四銖”或許可以為我們提供答案。

圖2

  “四銖”錢始鑄於南朝劉宋文帝在位時期(424—453)。南朝宋(420—479),是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的第一個朝代,也是南朝疆域最遼闊的時代,號稱“七分天下,而有其四”。東晉元熙二年(420),劉裕逼迫晉恭帝禪讓帝位,東晉滅亡,改國號為宋,改元永初,定都建康(今南京)。因國君姓劉,為與後來趙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區別,故又稱為“劉宋政權”。 

  《宋書·文帝本紀》記載:“(元嘉七年冬十月,430年)戊午,立錢署,鑄四銖錢。”何為“四銖”?實際上對重量單位的描述,雖然美其名曰“四銖”,但實際重量僅有一半還不到,是剋扣的減重錢。貨幣虛值折半,社會生活受到較大衝擊,進而民間私鑄成風,導致官鑄貨幣逐漸被私鑄錢所代替,銅質極差的鵝眼小錢大行於世,物價飛漲,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但對於貨幣史而言,這次鑄幣意義卻十分重大,標誌著自西晉以來一個半世紀官方政府未曾鑄錢的不正常現象的終結。 

  孝建元年(454)宋孝武帝延續文帝時的做法,續鑄四銖錢,並開始在貨幣文字中增加年號,以示區別。此種貨幣名為“孝建四銖”,錢文一面書“孝建”年號,一面為“四銖”計值。循此規律,再回頭看中國錢幣博物館收藏的這枚“大明四銖”(見圖),直徑22毫米,重2.4克,薤葉篆的書體,纖細小巧,精妙絕倫,邊緣不甚規整。其重量、大小都與“四銖”相當,錢文書法風格也是一脈相承的。另據年表可知,宋孝武帝曾於公元457年改元大明,綜合以上因素可知“大明四銖”非其所鑄莫屬。 

  宋孝武帝劉駿(430—464),字休龍,彭城綏輿裡(今江蘇徐州市銅山區)人。宋文帝劉義隆第三子,453—464年在位。自幼機智聰穎,文武雙全。在平定太子劉劭之亂後,奪位稱帝。在位期間,政治上推行改革措施,削弱門閥士族權力,提攜寒門,整頓刑律,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繼續推行土斷,赦免奴婢和軍戶,抑制土地兼併,限制士族封山占水,始行檢籍,設立台使,改革稅制;軍事上大舉北伐,善用將才,收復了濟水以北的失地,並進行了軍制改革;文化上,尊儒崇佛,復興禮樂。統治後期,驕奢淫逸,大興土木,統治內部矛盾激化,劉宋政權由盛轉衰。大明八年(464)病逝,時年三十五歲,廟號世祖,謚號孝武皇帝,葬於景寧陵。 

  儘管“大明四銖”由於歷史上的某種原因未能在史籍留下隻言片語,但以規律性和邏輯性所進行的推理依然可以解決關於鑄幣時間等相關問題。從文獻和實物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既是對王國維所倡導“二重證據法”的延續,也是對珍罕貨幣價值意義的新探索。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