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奉小洋票一角正面
地處今遼寧省境內的醫巫閭山,古稱於微閭、無慮山,滿語意為“翠綠的山”,現簡稱閭山。傳說舜時將華夏分為十二州,每州各封一座山作為一州之鎮,閭山被封為北方幽州的鎮山。周時,閭山封為五嶽五鎮之一。自隋開始,此山成為“北鎮”的“五大鎮山”。元、明、清帝王登基時,都照例到山下北鎮廟遙祭此山,從此其聲名日隆,一躍成為東北名山之首。閭山以悠久、博深的歷史文化和秀麗、奇特的自然風光而享譽國內外,成為我國北方著名的旅遊勝地。而對於收藏愛好者而言,更有意思的是,剛奪取東北軍政大權的張作霖,還在其主政早期將閭山圖景帶上了當時發行的紙鈔之上。
圖3 奉小洋票一角背面
圖2 奉小洋票二角正面
圖4 奉小洋票二角背面
圖5 大洋票壹圓
圖6 大洋票伍圓
圖7 大洋票拾圓
張作霖早年家境貧寒,沒有讀書。他賣包子、做貨郎、養豬,後來又學做獸醫。甲午戰爭期間,他浪跡於閭山地區,常為宋慶的毅軍部隊醫馬,以此投入軍旅,在馬玉崑門下當了一名騎兵,並娶了北鎮高山子鄉紳趙占元的女兒。但他這一段行伍生涯很短,不久毅軍回防直隸,他留在了遼西。後來在岳父趙占元的資助下,他拉了20多人武裝在閭山腳下發跡。所以當時東三省官銀號總辦劉尚清、財政廳廳長王樹翰,帶著準備好的紙鈔圖案請示張作霖時,他說:“想辦法把閭山整上(方言:安排進去),我就得益於閭山。”就由於這句方言,閭山圖景上了貨幣。
這種閭山圖景紙鈔,有奉大洋票、奉小洋票之別。其中奉小洋票是在民國四年(1915),東三省官銀號印製發行、以“角”為本位的一種小銀圓票,有一角和貳角。其票面正面(圖1、2)呈藍色,票身鋪有彩色底紋,上面印有“東三省官銀號券”“中華民國四年”“永遠通用小洋”字樣,票面中央居左為大寫的壹角、貳角,右側即為閭山白雲關圖景。白雲關是指一座突起的山峰和其上修築的瞭望台,建於遼代,是遼兵的哨所,今遺址尚存。明長城在此設一座關隘,名“白雲關”。明長城從西北部山巒修築到此,再向東北山嶺延伸。白雲關依山壘石,工程十分艱巨,居高臨下,四面絕壁,地勢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其北面是一懸空巨石,上刻“壁立萬仞”“閭山第一石”,系時嘉靖戊戌年鎮守遼東總兵官右都督馬永所題,書法渾然有力。
而壹角、貳角奉小洋票的背面圖案(圖3、4),是醫巫閭山東麓的北鎮鼓樓。其中壹角票背面在鼓樓周圍有環繞放射狀圖紋,圖紋當中有橢圓形印有“壹角”字樣的圖案。貳角票背面有所變化,居中的鼓樓面積擴大並用花帶環繞,下面增加了“東三省官銀號”的英譯文符號。北鎮鼓樓位於北鎮市城內中心地帶的鐘樓前,原為遼代顯州城南門,是明萬曆八年(1580)明神宗朱翊鈞為表彰遼東大將李成梁的功績,命遼東巡撫周詠等人修建的。該建築原做過點將台,清代改為鼓樓,為二層單簷歇山式,佔地625平方米,大木架結構,重簷建於樓座之上。清末民初曾屢加修葺。民國十八年(1929),鼓樓在南北兩面新添“幽州重鎮”“冀北嚴疆”八個大字。其對研究明代鐘鼓樓的建築結構、形式,有重要價值。
1917年5月,張作霖下令廢除“奉小洋票”本位,改為“奉大洋票”本位,“奉大洋票”與全國通用的銀元貨幣單位統一,從而防止了錢商從兌換差價中牟利。奉大洋票雖稱“大”,但從尺寸上比奉小洋票大得並不多,長度只長出1—3厘米;除拾圓券寬出1厘米左右外,其他兩種紙幣與小洋券寬度大體相當。對比清末到“九一八”事變前東北地方銀行發行的各種紙幣,奉小洋票與奉大洋票是尺寸最小的系列紙幣,並且奉大洋票的壹圓(圖5)、伍圓(圖6)、拾圓(圖7)三種紙鈔,除顏色有所區別外,正、背面的圖案基本相同。
其中奉大洋票正面為醫巫閭山圖景,佔了票面70%以上的面積,從中可見閭山的標誌性風景建築白雲關、觀音閣和山石叢林。其中閭山觀音閣位於北鎮市廣寧城西6公里的醫巫閭山大觀音閣景區,為四合院式的建築群。觀音閣始建於遼代,明嘉靖年間曾重修。其建築時代較早,且其建築規模宏大而精美,是保留下來的較為完整的清代建築群體之一。清乾隆皇帝曾三次東巡到此遊覽,留下了許多詩文對其讚頌,對研究和考證觀音閣的建築發展歷史和清帝活動情況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而奉大洋票背面為漢字大寫面額,以及“東三省官銀號”“奉天”和發行時間的英譯文。民國十年(1921),奉大洋票停止發行並逐步回收,之後在1922年、1925年和1926年分三次銷毀。
帶閭山圖景的民國紙鈔,儘管流通使用時間只有短短數年,卻是非常時期所產生的一種特殊貨幣,並見證了當時的歷史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