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鑒定專家是否權威?有合法許可證嗎?(共11張圖片)
  • 17年10月20日 03:43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各位收藏者們眾所周知,我國目前的古玩市場亂象叢生,贗品醜聞的現象更是層出不窮,讓人應接不暇。我國自古以來都是一個古玩收藏品的大國,又在一些鑒寶類節目的推廣之下,更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收藏藝術品這一行列中,有相關數據表明:現如今我國有超過七千萬的古玩藝術品收藏者。

收藏者雖多,但是他們所收藏的藏品卻是有真有假,尤其是我們通過觀看鑒寶類的節目時會發現,古玩收藏者們興致勃勃的將自己的藏品送來鑒定,但是最終所鑒定出來結果95%以上的藏品都是贗品。而更加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所謂的「真品」古玩大都是有相關鑒定機構和專家所開出為真品的證明。

對於以上事件的出現,讓我們先瞭解一下什麼是文物鑒定專家?在我國來說所謂的文物鑒定專家一般是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指在1995年之前的文物鑒定專家,這些專家們被分為實戰派、學院派、考古派山派系。在1955年之前的文物鑒定專家主要負責收集、保管、解讀文物,而且在那時候的解讀也只是僅限於製作展覽卡片和文物的說明書,不能鑒定文物,所以基本上不會出現失誤。

這第二個階段就是在1993年以後了,我國的文物市場開放化,各種拍賣公司、古玩市場風生水起,也因為文物的賺錢效益促使了贗品的飛速發展,這是上文中所提到的文物鑒定專家成為了古玩市場的「搶手貨」,雖然說一部分贗品專家們是可以鑒定出來的,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造假的水平越來越高,我們的專家們也開始越來越力不從心,逐漸的鑒別不出來真偽。

還有一些專家在利益的驅使下,可以開假的鑒定證明,讓贗品變真品。曾經有記者走訪某古玩市場高仿古玩店,向商家提出想要鑒定證明時,有不少的商家店舖明確表明:「這類證書非常工藝弄到,證書都是我們內部自己人做的,都是由一些知名度高的專家所出具的證明,保證不會出錯」。

也正是因為有以上種種事件出現,從而導致了古玩市場的紊亂,對於這些文物鑒定專家們,他們是否有合法許可證?在我國目前所出台的所有法律法規中,並沒有明確的表明文物鑒定師的鑒定結果是否合法,這是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也正是因為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才讓一些不具有法律效益的民間機構有機可乘。

而在些機構中往往還有這樣一條細則:出具的所有鑒定證書僅為學術觀點,不負任何法律責任。這條細則更是將自己的責任撇的一乾二淨,這讓買到贗品的收藏者們也只能自認倒霉。對於這種混亂的局面,業內人士呼籲文物鑒定實行終身問責制,對鑒定失誤鑒定者也要做出相應的賠償,但是也遲遲沒有得到相關部門的回應。

古玩文物精品賞析:

1:清雍正御制金胎畫琺琅淺綠地「丹鳳呈祥」圖蓋壺,尺寸:19.5厘米,估價:HKD 20,000,000 ~ 30,000,000,成交價: HKD 40,980,000 ,成交時間:2010.10.07,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0秋季拍賣會。

《雍正年制》款,此蓋壺工藝精湛,必屬宮廷琺琅作御制。清宮內廷琺琅作,廣聘技藝高超的工匠,專研掐絲琺琅、內填琺琅、金屬玻璃或瓷胎畫琺琅,即為內宮提供日常用器,也替皇帝創作別緻的賞玩珍品。金屬胎畫琺琅自1684年前後由廣州之西洋傳教士引入。其時廣州作為港口城市,與歐洲接觸頻密,得傳教士教授,當地藝匠很快掌握了畫琺琅的要門,部分藝匠後奉召上京侍奉內廷,為日後清宮琺琅的成功奠定了基礎。至雍正年間,琺琅工藝發展多樣化,製作精美華貴,作賞玩器物多於實用。其中一例子為畫琺琅雲紋多層穿帶盒,東洋氣息滿溢,現藏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載於《明清琺琅器展覽圖錄》(台北1999年、圖版106);另一例子可見同院藏畫琺琅包袱紋蓋罐(出處同上,圖版108)。蓋壺金胎,流、柄與燭桿用純金度甚高,有別於一般銅胎畫琺琅器,可見此物應是清宮為特定節慶而制。

2:唐夾紵乾漆佛頭像,尺寸:49.5厘米,估價:HKD 20,000,000 ~ 30,000,000,成交價: HKD 40,440,000 ,成交時間:2013.10.08,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3年秋季拍賣會。

3:明成化鎏金銅「獸面游龍」圖交龍鈕編鐘,尺寸:48.5厘米,估價:HKD 15,000,000 ~ 20,000,000,成交價: HKD 39,860,000 ,成交時間:2011.10.05,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1年秋季拍賣會。

《大明成化年制》款。

4:清乾隆御制鎏金銅胎掐絲琺琅「春壽」寶盒(一對),尺寸:直徑36厘米×2,估價:HKD 15,000,000 ~ 20,000,000,成交價: HKD 51,060,000 ,成交時間:2011.06.01,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1年春季拍賣會。

5:宋剔彩龍紋折沿盤,尺寸:直徑17.9厘米,估價:HKD 1,500,000 ~ 2,000,000,成交價: HKD 8,180,000 ,成交時間:2012.11.28,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2秋季拍賣會(二)。

盤坦底,折沿,矮圈足。通體剔彩,備紅、黑、綠、黃四色。盤心黑面雕回首龍紋,雙眼圓瞪,毛髮飛揚,肢體捲曲,手握靈芝騰躍於雲海之中。盤外壁雕菊花、茶花、荷花、牡丹等四季花卉。底髹黑漆,有牛毛斷。明黃成《髹飾錄》曰:「剔紅,即雕紅漆也。宋元之制,藏鋒清楚,隱起圓滑,纖細精緻。」此盤漆層肥厚,由黃、紅、黑、綠等色更迭髹成,刀口圓熟。傳世宋代雕漆器如鳳毛麟角,只見剔紅、剔黑,剔彩者更為難見,實為稀世珍品。雕漆始於唐代,興於宋、元。宋朝雕漆工藝在唐代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發展,其刀法嫻熟,藏鋒不露、磨工圓滑,在此盤上表露無遺。

6:明宣德金質龍紋高足杯,尺寸:高11.8厘米;口徑11厘米;重470g,估價:RMB 1,800,000 ~ 3,000,000,成交價: RMB 25,875,000 ,成交時間:2017.06.20,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中國嘉德2017春季拍賣會。

金質,樽大侈口,光素卷唇,鼓腹,外壁高浮雕騰於雲間雙龍,龍首微昴、怒目圓睜、闊鼻大口、牙尖齒利、口吐火珠、鬚髯盡風搖曳、龍身蜿蜒盤曲,龍鱗片片分明;樽下高圈足上鏨出高浮雕海水紋,海水澎湃翻滾,激起千層浪,遠視金樽似雙龍騰於海面翻飛於雲間;樽內壁光素、杯內底細鏨騰龍;樽底光素,鏨出圈字「宣德六年九月內造 九成色金重十二兩六錢銀作局」,樽上紋飾大氣磅礡,雕工精湛,小巧精緻,可執於掌間把玩。

宣德高足金盃,造型承襲元代特點。碗飾雙龍戲珠,一張口昂首向前,一閉口顧首向後,中隔火珠,焰氣高聳,雙龍週身火焰、雲氣滿佈,五爪尖利。碗內底部中心鏨刻與外部風格一致的團身單龍紋。此三處為明永宣時期典型官造龍紋,氣勢磅礡,不怒自威,與同時期瓷器中高足杯上的龍紋互為印證。
紋飾立體高聳,以模具為基礎,錘鍱成形,毛雕修細紋,外部紋飾與杯體內壁中空,使碗部器形渾圓飽滿。高足環飾海水江崖。足底有封,與佛像製作方式相似。鏨刻「宣德六年九月內造 九成色金重十二兩一錢銀作局」。
「內造」即內府製作,內府諸司即內宮十二監四司八局,總謂之二十四衙門,是明代宦官體制,為宦官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機構,位於在皇城之中。其中「銀作局」專司宮廷所需金銀器的製作,如金銀錢、金銀豆葉、金銀錠等,僅供欽賞之用。明代金銀器雍容華貴,與宋元較簡樸的風格不同,充滿宮廷的富麗風範,龍鳳形象或圖案佔有極為重要的位置。

7:清乾隆團壽紋「乾隆御用」金碗,尺寸:高9厘米;口徑16.8厘米;重1035g,估價:RMB 2,300,000 ~ 5,000,000,成交價: RMB 15,870,000 ,成交時間:2017.06.20,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中國嘉德2017春季拍賣會。

金質,碗內光素平潔,卷沿大敞口、微束頸、鼓腹、收底、高圈足;外壁滿鋪炸珠飾,頸上金絲勾出回形紋,大腹上繞枝紋環抱四大團「壽」,碗底依然炸珠飾鋪地,中央轉太極蓮花圖,外圈花瓣中圈出「乾隆御用」四字。整器精緻不失大氣,現皇家之派,亦顯精巧匠心,不可多得之藏品。

這件炸珠團壽紋「乾隆御用」金碗,碗身密佈難以計數的金珠,結合掐絲工藝,在碗身上組成壽字紋樣。碗底用同樣手法組成「乾隆御用」四字和太極圖。由於金珠的反光,整器顯得寶光四溢、雍容奢華、細膩精工,是一件難得的宮廷道教藝術品。
清朝統治者的原始信仰是薩滿教。入主中原後又接受了佛教,重視利用儒學治國,對道教的信仰遠不及明朝那樣隆重,但對道教在漢民之間的影響力卻能積極地加以利用,不惜花費大量銀兩屢次對皇家所屬的道教宮觀進行修繕,修理添加各種法器。

8:明永樂御制鎏金寶瓶瑞象尊,尺寸:長19厘米;寬12.2厘米;高25.4厘米,估價:RMB 5,000,000 ~ 8,000,000,成交價: RMB 15,525,000 ,成交時間:2012.05.12,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中國嘉德2012春季拍賣會。

鎏金銅像,立於基座上。胸前配掛有三付鈴鐺,背上鋪有象鞍,鞍繩與繫帶上配掛著寶石、瓔珞與流蘇等吊飾,由頭、頸、背延伸至臀部。像尾右擺,收至右後足。像鞍雕飾有蓮花圖紋以及如意雲紋,其上托有蓮花座與寶瓶,後方有一蓮花寶飾。像首昂仰,象鼻上卷,鼻端纏繞一法螺或號角之物。此鎏金瑞象尊無論就其質量、工藝而言都顯得極為優異。藝匠雕鑄技術精湛,像的表情動作優雅自然,神態栩栩如生,細節如鞍墊、寶瓶與吊飾等處,作工亦一絲不苟,力求細緻精美。
象寶(或稱白象寶)是藏傳佛教的七政寶之一,佛經《俱捨論》言,轉輪王出現於世,便有七寶出現世間;此七寶為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主藏臣寶與主兵臣寶。輪寶象徵佛法旋轉不息、無堅不催;象寶力大無窮,是力量的象徵。馬寶疾走如風;珠寶(如意珠)能聚四方財貨;女寶(玉女)喻貞靜賢德、輔佐帝王之後;主藏臣寶(財臣)是掌管國家財務政事之文臣;主兵臣寶(武將)是捍衛疆土的武將。七者為轉輪王治國之寶,故稱七政寶,或稱為七珍。歷代崇佛帝王常以護法者轉輪王自居,因此七政寶不僅是佛堂供佛物,也是帝王祈求國泰民安、四海昇平的吉祥物。(註釋1)
象背上所托寶瓶,為藏傳佛教八吉祥物之一:寶瓶充滿甘露,代表佛口中不斷的說法能利益眾生;因此,寶瓶也被視為教法、教理的象徵,獻上寶瓶供養,即祝禱眾生獲得圓滿無上的教義。寶瓶上端又有疊成品字形,七政寶之一的寶珠。像的鼻端纏繞著一形似法螺或號角之物,在佛教法會儀式中有揚聲以驅邪之用,象徵佛法的靈音。像的雙耳內刻作葉脈紋,形如蓮葉之葉脈。蓮花代表純潔,人之純真本性如蓮花一樣,可以出污泥而不染,因而眾生皆可成佛。

9:明金質浮雕飛廉蓋罐,尺寸:高12厘米;口徑9.3厘米;總重616g,估價:RMB 800,000 ~ 1,600,000,成交價: RMB 9,315,000 ,成交時間:2017.06.20,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中國嘉德2017春季拍賣會。

金質,蓋罐金胎錘擊成型,然後模沖紋印,鏨刻細部。整個工藝中運用了澆鑄、錘揲、焊接、切割、拋光等工藝。整體工藝繁瑣、製圖新穎、刀工簡潔有力、拋光打磨精細入微。整體金罐的金色赤紅,光色照人。蓋罐造型端莊,短頸,形狀低矮、重心很低,給人以瓷實、穩重的厚重感。罐身上錘鐵出花卉紋和飛廉猛獸,展翅欲飛的飛廉猛獸與造型生動的花卉搭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人以耳目一新又莊嚴華貴之感,並配有與罐體相同工藝嵌寶技法的花卉托寶珠鈕蓋,蓋罐相合,富麗華美之氣迎面而來。
飛廉,亦作蜚廉,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獸,文獻稱飛廉是鳥身鹿頭或者鳥頭鹿身,秦人的先祖之一為飛廉。商紂王時期,飛廉是商朝重臣,飛廉惡來父子倆都是後來秦國國君的先祖。《水經注》稱飛廉以善於行走而為紂王效力,周武王擊敗了紂王,飛廉殉國自殺,天帝為他的忠誠感動,用石棺掩埋他,並使他成為風神。

此金罐鏨刻的雙翼神獸形象,與文獻記載的飛廉具體形象差異較大,但其在本質上符合飛廉之「生雙翼的鳥獸合體形象」的基本特徵。而且,也符合考古資料中常見的飛廉基本形象,即獸首鳥身,頭部形式多樣。兩雙翼神獸均為鳳尾鳥身,頭部馬首形象,一為不知名獸首獨角形象,其整體形象與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鎏金線刻飛廉紋銀盒」和「鎏金飛廉紋六曲銀盤」上的飛廉形象的風格相似,符合唐代飛廉的獸頭、鳥身、大尾、大多有角的基本形象。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