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2017年5月14日一帶一路經濟高峰論壇在北京開幕,習近平主席講到陝西博物館的出土的絲綢之路的文物鎏金蠶,讓西漢的文物鎏金蠶火了。
鎏金銅蠶,1984年出土於陝西石泉縣,銅鎏金,漢代。全身首尾共計九個腹節,胸腳、腹腳、尾腳均完整,體態為仰頭或吐絲狀,這件古代文物藝術品製作精緻,造型逼真。
1984年,陝西石泉縣譚家灣農民譚福全,在河水中淘金時,淘到一條金光燦燦的蠶,周圍伴有五銖錢若干。這只蠶通長5.6厘米,胸圍1.9厘米,胸高1.8厘米,首尾9個腹節,昂首吐絲或眠狀,體態逼真。經專家鑒定為漢代鎏金銅蠶,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
在中國歷史典籍中,很早就有關於金蠶的記載,比如晉代陸翽的《鄴中記》就曾提到,永嘉末年,在春秋霸主齊桓公墓中所發現「金蠶數十箔,珠襦、玉匣……不可勝數」,南朝梁任昉的《述異記》中也記載吳王闔閭夫人墓中發現「金蠶玉燕千餘雙」;北宋李昉編纂的《太平御覽》中也提到秦始皇陵裡「以明珠為日月,魚膏為脂燭,金銀為鳧雁,金蠶三十箱」……而這些史傳筆記中所提到的「金蠶」究竟長什麼樣子,一直到這只漢代鎏金銅蠶的出土,才算有了實物佐證。
鎏金銅蠶的出土,將陝西石泉縣這一養蠶聖地的歷史推前到漢代。據《石泉縣志》記載,此地古代養蠶業就很興盛,漢代的養蠶繅絲業達到高峰。大的作坊,均為官府經營,織工多達數千人,絲織品顏色鮮艷,花紋多樣,做工極為精緻。西漢絲織品不僅暢銷國內,還途經西亞行銷中亞和歐洲。
以蠶入葬的傳統,最早於甲骨文中就有記載,「蠶示三牛」、「蠶示三宰」的占卜記錄,以及商周遺址屢屢發現的精工細琢的玉蠶,證明了商周時期對蠶神祭祀禮儀已經是相當隆重了。漢代開始出現金蠶是以一種新出現的金屬材料延續著古老的信仰罷了。孟子曾言:「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荀子專門著有《蠶賦》,盛讚其「屢化如神,功被天下,為萬世文。禮樂以成,貴賤以分,養老長幼,待之而後存」。不難看出,蠶在中國的傳統中被賦予了孕育、財富等美好意蘊。無論是石蠶、玉蠶、陶蠶、金蠶,都是蠶神不同的物化形態,萬變不離其宗的是中國人對蠶之神力生生不息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