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夏時期說唱摩公式羅(共3張圖片)
  • 16年5月4日 07:2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莊浪縣博物館藏“說唱人陶模”

  1992年,海原縣宋夏遺址臨羌寨出土了大量的陶人、陶模等,其精美的工藝、生動的孩童和人物形象吸引了我,等到禮拜天就騎上摩托車去鄉下,拍一些照片回來。那些時用的是膠卷機子,縣城都是小照相館,多都拿到外面去沖洗,很多膠卷都容易沖壞。那時候,還沒有網絡,信息閉塞,而且一個小縣城,文博專業的圖書資料奇缺,獲得和關注這方面的信息與知識的渠道主要來自於報紙。大約是在十多年之後的2004年8月份,我在圖書館翻閱報紙時,從中發現了在《甘肅日報》上有一篇報道,署名是《甘肅文物精華:北宋五神伏龍陶模》,作者劉繼濤,初步瞭解了莊浪縣出土陶人、陶模的情況。這與海原縣臨羌寨遺址出土的陶人、陶模非常類似,這促使我開始瞭解莊浪縣的文物。但真正瞭解莊浪縣博物館所藏宋代陶人、陶模(摩睺羅),還是在2019年5月卸任之後。為了便於尋找資料,我在孔夫子書網開了一個地攤,把地方書籍上到網上,與同行進行交流,這才認識了莊浪縣博物館的李曉斌研究人員,我們開始相互交流了文博資料。

圖2 西夏博物館藏“持鼓男童摩睺羅”

圖3 海原縣民間藏“持鼓女摩睺羅”

  莊浪縣位於六盤山的西麓,而海原縣則處在六盤山的西北麓,都在六盤山山脈的邊緣上,莊浪縣也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縣。值得一提的是,在莊浪縣博物館藏有一塊音樂題材的摩睺羅,被他們命名為“說唱人陶模”。這件陶模(圖1),高5.8、寬5、厚1.6厘米;泥質紅陶,平面呈橢圓形,背面略呈平面狀;頭上梳角髻,身穿壽紋馬甲,腰繫錢袋,雙手持竹板,邊走邊唱之態,形象生動,神態自如。 

  這不由使我想起了流行於唐宋時期的道情來。當時流行的道情多以唱為主,以說為輔。有坐唱、站唱、單口、對口等表演形式,以漁鼓、筒板伴奏,故又稱“道情漁鼓”。那麼莊浪博物館藏的“說唱人陶模”,應該反映的是道情漁鼓中的“筒板伴奏”之類型,沒發現以“漁鼓”伴奏之類型。在海原縣的宋夏遺址中,卻出土了不少持鼓說唱摩睺羅,現展陳在西夏博物館的“持鼓男童摩睺羅”(圖2)就為一例。男童頭戴荷葉式氈帽,帽子用紅帶繫於下巴下,條形圍巾搭在肩上,一頭滑落在右手臂上;左手曲懸抬起,緊握拳頭,右手曲放在漁鼓上,並作拍擊之狀態;陶人屈膝盤坐,足蹬氈靴。用黑彩描繪陶人的眼睛、額頭上的頭髮和衣服;用紅彩描繪陶人的眉心、嘴唇和結綬,用黃彩描繪陶人的臉部和身體上裸露的部分;用褐彩描繪鼓身上的花紋。人物體現很富態,雍容華貴,整件作品很真實、很生動、很逼真。作品用高度的寫實與彩繪傳統相結合的手法,雕塑出了一個有動態感的道情漁鼓孩童的形象。在這類摩睺羅中,也有持鼓女摩睺羅(圖3),在海原縣民間就有收藏。持鼓女摩睺羅高約20厘米,彩繪,高髮髻,雙辮挽於耳後,身著衽領衣服,兩腿屈膝並足而坐,腿上置鼓,雙手作擊鼓狀。 

  需要說明的是,南北道情伴奏用的器具有所不同,差異也比較大。南方多用的是竹筒式的鼓類,受條件之限制,一般都比較細,有長短之分,聲音比較細小;而北方多用的是木頭製作的“漁鼓”,比較粗,鼓聲渾厚、粗獷。說唱摩睺羅,衣著、髮式、形態及所使用的說唱工具等各異,體現了宋夏時期市井民眾的娛樂生活之百態,絢麗多彩,是我們研究當時社會生活背景的一個重要資料。如能收藏到一套,可稱彌足珍貴。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