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真正的竹雕藝術在宋代已初露頭角。明清時期,竹雕藝術達到鼎盛。明清兩代,文人士大夫寫竹、畫竹、種竹、刻竹蔚然成風,竹雕的文化含量也迅速攀升。當時大部分竹刻高士都集中在江蘇嘉定和金陵一帶,於是根據其雕刻技法和風格特徵就產生了兩個竹雕流派,一派始於嘉定朱鶴,一派始於金陵仲謙。今天小編主要為大家整理一下明清竹雕的鑒別方法。
清代竹雕山石松樹筆筒
據史料記載,明代嘉定派竹雕能在方寸之間山水、人物、樓閣、鳥獸、淺雕並舉,刀法精巧,藝術造詣頗深。嘉定竹雕藝術流派的繁盛一直延續到清中期,後繼者以朱鶴、朱纓、朱稚征祖孫三代最為著名,被譽為「嘉定三朱」。
此後,以清初「留青聖手」張希黃為首開創了浙派竹雕藝術,改進了唐代以來的傳統「留青」竹雕技法,他的傳世之作不少,皆細緻工巧,精美絕倫,其中以「山水樓閣」最為典型。
早期的竹刻製品遺存很少,今日所見多為明清傳世品,一般渾厚古樸,構圖飽滿,常做深浮雕或透雕,線條剛勁有力,轉角出稜。鑒別竹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看質地
明清時期的竹雕所用竹材都取自生長2~4年的竹子,紋理結構細密,嫩老適中。所以雕刻成器之後,經打磨,其光潤平整不亞於平整的木紋。早期的竹刻作品往往表現出竹的肌理,後期作品則精工細作,很少見到竹的肌理紋路。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