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僧空海經疏墨跡(共13張圖片)
  • 15年8月2日 17:4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日本高僧空海經疏墨跡

日本高僧空海經疏墨跡|書畫印

日本高僧空海經疏墨跡|書畫印

日本高僧空海經疏墨跡|書畫印

日本高僧空海經疏墨跡|書畫印

日本高僧空海經疏墨跡|書畫印

日本高僧空海經疏墨跡|書畫印

日本高僧空海經疏墨跡|書畫印

日本高僧空海經疏墨跡|書畫印

空海經疏墨跡

空海(774-835),又稱弘法大師。日本高僧,日本真言宗創始人。空海出身貴族,青年時期就攻讀中國儒家經典。唐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隨日本遣唐使到中國求法。805年到長安(今西安)隨惠果大師學法,成為惠果大師的得意門生。空海和尚是日本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被譽為「具有超人知性和行動力的密宗第一人」。

空海曾遍游中國,先後到過揚州大明寺、鎮江金山寺等13所著名寺廟遊學。後回到日本,創立了日本密宗真言宗,弘傳新教義,於816年在高野山建寺。他是日本密宗開祖,史稱「東密」。他還是一位詩人、藝術家和書法家。他精通漢學,深究中國文化,利用中國漢字草書偏旁創造了日本文字中的平假名,對日本文字的創立、中日文化的交流具有深遠的影響。

日本高僧空海經疏墨跡|書畫印

空海畫像

日本高僧空海經疏墨跡|書畫印

《聾瞽指歸》(局部),紙本墨書,延歷十六年(797) ,28.3 x 1011.0cm。金剛峰寺藏。

這是空海二十四歲時書寫名著《三教指歸》的書稿,字裡行間流露出空海藝術上的天賦和才華,從中可以窺出入唐前堅實的晉唐書風基礎及以後書風的變遷。

日本高僧空海經疏墨跡|書畫印

《三十帖冊子》,紙本墨書 ,14.O x 14.0cm。京都仁和寺藏

《三十帖冊子》是空海對從唐請來的金剛、胎藏兩部經論所作的研究筆記,全部三十帖裝幀成一冊,故而得名。據說其中也有三筆之一,與空海一起入唐的留學生橘逸勢的親筆書作。此帖被推斷為空海在唐期間的作品,是繼《聾瞽指歸》之後的早期力作,創作時大約三十二歲。此時的中國正是書法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大家輩出的時代,顏真卿去世不過百年,柳公權還是一個二十七歲的青年。在這樣的大文化背景下,空海深受影響並努力把唐風融入到自己的書創作實踐之中,個人的風格已初見端倪。根據舟橋秀賢所作的《弘法大師書流系圖》,可知空海的脈系為:「蔡邕一蔡琰一衛夫人一王曠一王羲之一王獻之……智永一虞世南……徐浩-徐(王壽)-韓方明一空海一嵯峨天皇。」此圖寫明韓方明是空海的書法老師。韓方明曾著有《授筆要說》一篇,收錄在宋陳思編纂的《書苑菁華》一書中。在《遍照發揮性靈集》卷三”敕賜屏風書了即獻表並詩”一文中,空海寫道:「空海,嘗遇解書先生,略聞口訣。」這裡的解書先生即指韓方明,口訣或是指他的《授筆要說》。總之,入唐留學求法對空海而言,可以說是他人生的一大轉機。

日本高僧空海經疏墨跡|書畫印

(局部)

日本高僧空海經疏墨跡|書畫印

《風信帖》,紙本墨書,0.8×157.90m 。京都救王護國寺藏。

如前所述,空海在入唐前所受的奈良時代晉唐書風的熏陶和入唐後唐代書風的影響,對他書風的形成,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風信帖》是空海致最澄三通信札並為一卷的總稱,是空海歸回日本後最重要的書法代表作。據說原有書札五通,每一通各自獨立,除現存三通以外,另外兩通一通獻給關白豐臣,一通失竊佚失。

《風信帖》由於卷首有:「風信雲書」四字而得名。第一通是寄給最澄的覆信,商量佛法大事,共建法鍾等。結尾有:「東嶺金蘭」四字。「東嶺」,是指位居京都東方高聳的比睿山,即最澄創立天台宗道場的所在地。「金蘭」語出自《易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同言,其臭如蘭。」表述了空海對最澄的敬意和彼此之間的友誼如金蘭之契。第一通書札,揮灑率意的行書線條,自然且富於變化;第二通用筆雄健莊重、格調清新高雅;第三通以瀟灑的草書為之,顯得飄逸清澄,有白雲飄浮秋空之感。三通信札充分地顯示出王羲之尺牘式的嫻熟純正的筆法和晉唐風韻。此件作品被推定為空海四十歲左右時的筆跡,堪稱大師遺墨中之白眉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