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窯彩陶瓷器的藝術價值及特徵(共1張圖片)
  • 24年11月11日 09:25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古瓷專家:馬家窯彩陶瓷器的藝術價值及特徵

馬家窯

我國的制陶歷史十分悠久。據考古發現,大約10000—13000年前,河北、江西等地的先民們已經燒出了紅陶。自有文字以來,古典文獻上便有了諸多關於「陶」的記載,如「神農耕而作陶」、「舜陶於河濱」、祭祀天地神靈「器用陶匏」等等,充分證明我們的祖先早已認識和熟練運用大自然賦予的金、木、水、火、土,有意識地進行制陶的手工勞動,並不斷增加其文化內涵和藝術情趣。目前,國內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存數以千計,正式命名有典型意義的文化遺址也有數百之多,馬家窯文化便是其中著名的文化遺址。

馬家窯文化彩陶器創燒於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已有5000年之遙。5000年前,正是華夏5000年文明的肇始時期。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以隴西平原為中心形成的馬家窯文化,反映了當時的人們已經大量使用精美的陶器。當然,這些絕大多數是紅陶、泥質陶和夾砂陶,這與其他許多地方的陶器並無太大區別,而最能代表馬家窯文化特色的是它的彩陶器。考古發掘統計,在馬家窯陶器中約有百分之五十是彩陶,而作為陪葬品的陶器中,彩陶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這在其他文化遺址中是罕見的。

黃河上游的馬家窯文化雖然前承中原的仰韶文化,燒造工藝上並沒有多少區別,但在彩繪和紋飾上二者卻有明顯不同。所以,有的學者將馬家窯文化稱作「甘肅的仰韶文化」。從製作工藝上看,馬家窯文化彩陶較之其他地區同時代的彩陶修胎和表面打磨更精細,焙燒出的成品質量似乎更勝一籌。固然,這反映了在當時的氏族經濟中,制陶手工業已經相當發達,而我以為,馬家窯彩陶最突出的價值和貢獻,還在於它的藝術性。

首先,馬家窯彩陶的藝術性表現在器型的多樣性和造型藝術的美感上。器物有碗、缽、盆、盤、瓶、壺、罐、缸、甕等食具和儲器,還有甑、鍋等炊具。許多器型線條圓潤而飽滿,特別是壺、罐、瓶,小口細頸,雙耳在腹,秀美端莊,美不勝收。這些器型為後代的陶瓷器乃至青銅器的製作所吸取。

其次,馬家窯彩陶的藝術性表現在胎與彩繪的色彩的搭配上。在燒成的器物上,不論陶胎是橘紅色還是磚紅色,上面彩繪的紋飾多為黑色。「紅與黑」色彩的搭配,對比強烈,色調明快,色彩鮮艷,給人以視覺的衝擊力。這種「紅與黑」的對比色,為秦漢時代的漆器的色彩調配所借鑒,說明了人們的審美觀有著許多共同之處。

第三,馬家窯彩陶的藝術性主要表現在繪畫藝術上。馬家窯彩陶上的紋飾圖案可謂紛繁複雜,多姿多彩。各種動物紋、植物紋、幾何紋,均在描繪之中。寫實、抽像、變形,多種表現形式和繪畫語言綜合運用,這說明了古人在繪製陶器的過程中,對大自然觀察的深刻與細緻。他們通過陶器這個載體,真實反映了自己氏族部落的勞動和生活。

彩繪中應用最多的是同心圓圈、水波紋、漩渦紋圖案。那些彩陶器上富有動態的紋飾,流暢自然的線條,彷彿是正在流動的節奏和妙不可言的韻律,讓人感受到風平浪靜的春水的漣漪,東風吹拂著的一池碧波,那風浪激盪著的漩渦,在眼前週而復始地旋轉。這些不正是先民們對自己生活地域的黃河、洮河、大夏河等河流水文長期觀察,提煉概括出來的生動線條嗎?

在彩陶上,網格紋也比較多。因為,編織也是當時人們的一項重要勞動。網紋有的細密,有的疏朗。網紋細密者,用於撒網捕魚蝦;網紋粗闊者,則用來張網捕鳥獸。故在馬家窯彩陶上以魚蛙、鳥雀、走獸等為題材的繪畫也就比較多。這些繪畫內容恰恰反映了當時的人們依然將漁獵作為一項主要的生產勞動,獲取生存生活資料的重要來源。

第四,馬家窯彩陶的藝術性還表現在通過繪畫所展現的音樂舞蹈藝術上。藝術來源於生活,又是現實生活的生動反映。如果說前三者與新石器時代其他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還有某些共性的話,那麼,在彩陶紋飾中描繪氏族社會人們的音樂舞蹈,則是馬家窯文化獨一無二的成就。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裡,收藏有一件著名的馬家窯文化的淺腹彩陶盆。這只器物內外皆有紋飾,內壁的一周用黑彩繪了十五個跳舞的小人兒,舞者五人一組,雙手相拉,排列齊整,十分精彩生動。以人物造型、舞蹈動作入畫,這在新石器時期的彩陶中,是絕無僅有的。因此,其藝術價值之高,也是無與倫比的。它向我們提供了5000年前的這樣一個可靠的信息,那就是遠古的人類,在勞動之餘有著豐富的藝術活動。它再現了中國古代西北地區氏族社會真實的藝術生活場景。

看著這只彩陶盆,傷佛使我們看到這樣一幅活生生的場面:夕陽西下,漁獵的男人們扛著魚網,提著魚簍或抬著獵物從水邊或山林中歸來了;婦女們背著採集的農作物從田野裡回來了;小孩子們趕著放牧的牛羊從山坡上下來了,制陶的工匠們也收工了。人們從四面八方返回住地。大家動手在空曠的場地上燃起篝火,架好了獵物,頓時空氣中迷漫起淡淡的松枝的芳香,氤氳著濃郁的燒烤的肉香。這時,老人們嗚嗚地吹起始於半坡文化的陶塤,小伙子們有節奏地敲擊著被後世稱為「缶」的瓦罐樂器,姑娘們則手拉手,肩並肩,圍著篝火歡快地唱起歌,翩翩地跳起舞來,她們的髮辮和衣襟被晚風吹擺著,顯得瀟灑而狂放。當然,她們當時唱的是什麼歌?我們今天是聽不到了,但她們的舞姿的剪影卻生動地拷貝在了歷史博物館的這只彩陶盆上。 5000年後,我們有幸看到了這一藝術的畫圖,真是一幅震人心扉的場面,感人至深的風景。這隻馬家窯彩陶盆經歷數千年歷史,流傳至今,其上的繪畫藝術超越時空,感動著後人。我們真得感謝這位沒有留下姓氏的制陶人,用生動的筆觸為我們記錄下了這一場歡樂的篝火晚會。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