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紋瓷器是怎麼來的(共10張圖片)
  • 24年4月2日 01:28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在瓷器紋飾中有很多種類,比如人物、花鳥,龍鳳、蝙蝠、葡萄、石榴等等,這些題材不僅寓意好,且美觀度比較高,因此在瓷器紋飾中比較常見。不過,除了這些紋飾題材之外,還有一些獨特的存在,比如饕餮紋瓷器。那麼,饕餮紋瓷器是怎麼來的呢?它有什麼特點呢?

饕餮紋瓷器是怎麼來的?

據專業藏家介紹,最早的饕餮紋出現於距今五千年前的長江下游地區,即良渚文化玉器上,據《呂氏春秋·先識》中記載,「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其及身。」早在二里頭、華夏青銅器中,饕餮紋已經存在,以鼻樑作為中線,左右對稱,饕餮紋在商周兩代時期最為多見,其造型也與現在的大為不同。

早期的饕餮紋看起來像龍、像虎,也有點像牛、像羊、鹿之類的動物,不僅如此,從當前瞭解到的饕餮紋可以看出,還有一些饕餮紋看起來像鳳、鳥以及人,這些不同的造型都代表了不同時期不同地區對饕餮的理解。

饕餮並不是古時候就有的,是隨著金石學興起由宋代人命名的。據瞭解,現在最完美的饕餮紋面具高21公分,在美國西雅圖圖書館中收藏。西周時期,饕餮紋的神秘色彩慢慢消失。後來隨著瓷器的誕生,饕餮紋又應用到瓷器上,成為瓷器紋飾題材的一種。不過,早期的時候,有饕餮紋的瓷器一般用於祭祀,後期才慢慢擴大使用範圍。

饕餮紋瓷器有什麼特點?

饕餮紋瓷器最大的特點就是圖案莊嚴,凝重而又神秘,帶有很強的藝術色彩。一般情況下,饕餮紋都是以動物形象存在的,它可能擁有鳥類動物的特徵,也可能擁有魚類動物的特徵,亦或者是蟲類動物的特徵等,所以它的組成是多個部分,包括目紋、鼻紋、眉紋、口紋、角紋等,面部 結構比較簡單,但非常鮮明。

正是因為饕餮紋有如此特點,才給饕餮紋瓷器帶來神秘,讓越來越多的人研究饕餮紋瓷器,尤其是對商代時期的饕餮紋,更是非常關注。可以說,兇猛威嚴的饕餮紋是青銅器裝飾圖案的優秀題材之一,而在瓷器中也是不可多得的題材,深受世人的喜愛。

饕餮紋瓷器是否值錢呢?由於饕餮紋瓷器的特殊性,一般的饕餮紋瓷器都是皇親貴族或者是富貴人員用來祭祀使用的瓷器,這種瓷器無論是加工工藝、藝術美感等都是上乘的,因此市場價格比較高。不過,相應的這樣的瓷器在市場中也比較少見,收藏難度也比較大一些。

饕餮紋瓷器是精品價格:

1:清乾隆粉定白釉刻饕餮紋洗口瓶,尺寸:高20.4厘米,估價:HKD 1,200,000 ~ 1,800,000,成交價: HKD 4,840,000 ,成交時間:2013.11.27,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3年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六字篆書刻款。

瓶洗口,長頸,折肩,外撇圈足。通體施白釉刻花紋飾。腹部飾垂葉紋一周,上托回紋。肩上飾饕餮紋,頸部正中二圈聯珠紋,口下飾葉紋。近底處凸印蓮瓣紋。底刻「大清乾隆年制」篆書款。

2:清康熙粉青釉饕餮紋貫耳瓶,尺寸:高22.5厘米,估價:HKD 3,500,000 ~ 4,500,000,成交價: HKD 4,248,000 ,成交時間:2015.04.06,拍賣公司:保利香港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保利香港2015年春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款識:「大清康熙年制」青花六字三行楷書款。

此瓶釉下模印、淺浮雕工藝清宮舊稱「拱花」,為粉青、冬青釉等摹仿龍泉瓷器唯一使用的裝飾手法。拱花原是晚明以來一種不著墨的印刷方法,以凸出或凹下的線條來表現花紋,根據畫面物像的輪廓在平面木板上陰刻成凹形線條,用宣紙覆蓋於版上,再加上毛氈,以木棍用力壓印或用木槌在毛氈上輕輕敲打,刻版上的花紋就能清晰地凸現在紙面上,因此工藝達到的效果與之類近,故名。此瓶以粉青淡恬之柔美配飾古雅雄渾之造型,實收剛柔相濟之妙,可見設計者獨具匠心。
本品之造型與此等釉水相配有如天作之合,兩者相得益彰,既襯托出造型古樸端莊,又彰顯出釉色柔潤典雅。其成型工藝之繁複,釉色配置之微妙,恐非庸匠可詳。其底款中央青花書寫「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此款識仍受明代書法影響,用筆剛勁,類似此書寫款識可見清康熙豇豆紅釉瓷器以及其他顏色釉作品之上。
由於此式雋品製作複雜,工序繁多,檢閱當今公私典藏狀況,未見與本品相同者。僅見北京故宮博物院舊藏清康熙天藍釉獸面紋螭耳尊,雖釉色不同,但造型及紋飾部分可作參考。本拍品與此尊所飾紋飾類同,皆為饕餮紋,不同之處是本拍品為減地陽花技法,而故宮之品為暗刻,相較之下本品更勝一籌。與此拍品粉青釉色相同者,不見同類裝飾,而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清康熙粉青釉凸花海水雲龍紋萊菔尊與清康熙粉青釉凸花海水雲龍紋馬蹄尊所飾減地起陽花剔刻技法如出一轍,可作參考。

3:清雍正粉青釉仿古饕餮紋觚,尺寸:寬14.9厘米,估價:RMB 1,500,000 ~ 2,000,000,成交價: RMB 2,587,500 ,成交時間:2017.12.08,拍賣公司:保利華誼(上海)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保利華誼2017上海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本品撇口,長頸,鼓腹,足脛外撇。頸部與足部飾蕉葉紋,腹部飾饕餮紋。通體施粉青釉,底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系清代雍正御窯仿商周時期青銅觚而燒製的一件單色釉精品。
青銅觚是商周時期一種飲酒器。《集釋》引馬融注云:「觚,禮器也。」據上海博物館原館長馬承源先生研究,青銅觚根據器形可分為十餘式,其中以上海博物館藏商晚期臣父乙觚為代表的低體鼓腹式觚與本品在器形上最為接近。目前所見最早生產瓷質觚的窯口為南宋官窯,考古人員於修內司及郊壇下兩處均找到大量標本。可知早在南宋時期,瓷質觚即已得到帝王的青睞。

4:清乾隆黃釉饕餮紋簋(一對),尺寸:高23.7厘米;寬28厘米,估價:HKD 700,000 ~ 1,000,000,成交價: HKD 1,298,000 ,成交時間:2016.10.04,拍賣公司:保利香港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保利香港2016年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款識:蓋底及簋底「大清乾隆年制」陰刻六字三行篆書款。

器仿青銅簋式樣,銅簋為商周盛食器,一說為禮器,是祭祀用具,饕餮為傳說中的猛獸,其性貪殘,食人未半而死,是古代的恐怖符號,稱辟邪,饕餮紋表達了古人的禁慾思想,西周開始出現青瓷簋,此器侈口,高圈足,脛部收束,除口沿,圈足處露胎外,通施黃釉,口沿外側至下腹飾兩個對稱半環形獸面耳,向下伸出垂珥,正面和背現對稱飾饕餮紋,以雲雷紋填地器身與缽相似,蓋與器身上下各為一半,口沿飾寬回形紋,蓋上附四個三角形耳,耳外側刻有鳳鳥紋,蓋頂淺浮雕飾鳳鳥祥雲紋,蓋倒置時即為支撐的足,整個器型由弧線組成,做工精湛,顯得莊重、古樸。

5:清雍正甜白釉模印饕餮夔鳳弦紋尊,尺寸:寬14.3厘米,估價:RMB 800,000 ~ 1,200,000,成交價: RMB 1,207,500 ,成交時間:2016.12.05,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北京保利2016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清雍正年制]款。

尊取周代銅器造型,體態高古且氣質卓然,莊重肅穆得吉金真貌。直口斜肩,鼓腹撇足。從上及下四組紋飾受青銅文化熏染,口部「蕉葉紋」排列疏密得當,肩上「變體鳳紋」飄逸神秘,腹部「饕餮紋」已無獰厲之氣,足部「蟠虺紋」意趣抽像。其釉質勻淨瑩潤,猶如凝脂,紋飾清晰流暢,工藝較為複雜。檔案記載:「雍正四年五月十三日,據圓明園來貼內稱太監雅圖交白瓷把杯一件,交年希
堯照樣燒造。欽此。」此時年希堯已出任內務府造辦處總管,兼理景德鎮窯務。秉承雍正皇帝的旨意,對前朝名品摹制竭力鑽研,對於永宣成三窯佳器更為推崇,豈止青花、彩釉諸項,白釉燒造亦斐然成趣,世稱此時為「年窯」。雍正時期御窯廠集歷代名品之大成,因其胤禎對宋器的鍾情,又以傳統文人對宋人審美的追求,一時間超塵絕俗之作曠古之未有。晚清時期藍浦撰寫的《景德鎮陶錄》評曰:「(年窯)選料奉造,極其清雅……琢器多卵色;圓器瑩素如銀,皆兼青彩或描錐暗花玲瓏諸巧樣」。

6:清康熙青花仿青銅器饕餮紋「一粒珠」蓋罐,尺寸:高12.8厘米,估價:RMB 1,000,000 ~ 1,200,000,成交價: RMB 1,120,000 ,成交時間:2007.12.04,拍賣公司: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07年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款識:「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青花楷書款。

罐小口,短頸,溜肩,圓鼓腹,圈足,造型新穎別緻;此類造型俗稱「一粒珠」,為傳統器型,後多借用於紫砂壺的創作中。此器紋飾分為三層,分別在肩部、腹部及脛部,中以白釉隔開,均為仿青銅器的饕餮紋飾,工整秀麗。此罐尺寸不大,但製作精細,形體渾圓、飽滿,青花髮色淡雅,圖案佈局合理得體。款識清晰標準,為康熙晚期官窯精品。故宮博物院圖錄稱此器新穎別緻,傳世品若鳳毛麟角。誠為世家收藏之珍品。

7:清康熙青花饕餮紋鋪首耳大尊,尺寸:高57厘米,估價:RMB 550,000 ~ 750,000,成交價: RMB 605,000 ,成交時間:2005.05.15,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中國嘉德2005春季拍賣會。

束頸敞口,鼓腹圈足。尊形壯碩。口沿、圈足飾蕉葉紋,肩部堆塑雙鋪首耳,腹部主題紋飾滿繪饕餮紋,構圖嚴謹,畫工濃淡搭配相宜,深淺變化自如。瓷器仿銅器如此大件者,較為少見。畫工如此古樸典雅者則更為少見。

8:清雍正粉青釉饕餮紋觚,尺寸:20.8厘米,估價:GBP 200,000 ~ 300,000,成交價: GBP 589,250 ,成交時間:2012.05.16,拍賣公司:倫敦蘇富比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2年春季拍賣會。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