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片上的詩(共10張圖片)
  • 24年4月1日 03:42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宋代邵雍《山村詠懷》

  古瓷器是中國歷史文化集大成者,是書法、篆刻、詩詞、美術的完美結合。歷史的內涵與深意,並不完全都在博物館中,歲月變遷,流傳至今的古瓷器很大一部分零落成片。古瓷片雖然殘缺,但並不失其美。散落民間的老瓷片雖小而不起眼,在時間的磨洗中,這些碎瓷片依舊具有豐富的藝術文化價值。古瓷片所蘊含的豐富內涵,更有溫度和親和力,對著喜愛它的人,訴說著自己當年的往事。

圖2 明朝詩人半峰斌公《王十岳金平淵山寮避暑》

圖3 寫月佳句

圖4 樵牧山人詩句

圖5 宋代汪洙《神童詩》

圖6 唐代太上隱者詩句

圖7 《笠翁對韻》詩句

圖8 “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皆秋”詩句

圖9 “讀書做官”詩句

圖10 唐代王維《竹裡館》詩句

  晉以後的瓷器上出現了一些文字,有的是吉祥語,有的是社會上流傳的詩詞、曲、賦、格言警句等,起到了傳播文化的作用。 

  圖1這件殘片為晚明時期的哥釉青花,寫著宋代邵雍的《山村詠懷》展現清新淡雅的田園風光:“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圖2為明代萬歷時期的瓷片,寫著明朝詩人半峰斌公的《王十岳金平淵山寮避暑》:“小隱空山絕四鄰,野雲孤鶴自相親,誰知一徑深如許,猶有敲門看竹人。”抗戰時期大畫家黃賓虹為養家餬口曾畫有《小隱空山絕四鄰》以此詩題畫,後人誤以為是黃賓虹之作。 

  圖3為清初順治至康熙早期的殘片:“露華香滿廣寒宮,萬里無雲一揮空。”落款是:玉如。古人多有寫月的佳句,這句落款“玉如”,玉如不知何許人也。 

  圖4為清初順治年間的瓷片,寫著樵牧山人的詩句:“縱牧空林喜氣多,跨牛敲板踏平沙。康衢自詠耕田樂,車下無勞扣角歌。” 

  圖5為清光緒年間的瓷片,寫著宋代汪洙的《神童詩》:“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全詩比較戲劇化,是用來激勵人們好好讀書的。古代讀書人真要實現逆襲,需要幾代人持續不斷的努力,遠非小說詩歌中那樣“戲劇化”。縱然如此,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依然大氣豪邁,至今讀起來,依然讓人熱血沸騰。此詩成為科舉年代膾炙人口的勵志詩。 

  圖6為清初順治時代的瓷片,落款是“懷雲”,寫著唐代太上隱者的詩句,瀟灑愜意的生活躍然眼前: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 

  圖7是清初的殘杯,寫著《笠翁對韻》裡的兩句,帶著溫厚高古的立意,唐詩宋詞的韻味:“夜月琴三弄,春風酒一壺。” 

  圖8是順治年的瓷片,順治皇帝建立的大清朝推翻了漢人統治的大明江山,天下思漢,對清朝的滿人有極大的抵制情緒,匠人們就創立了一些時代感極強的秋葉盤,“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皆秋”,來表達對明朝的追思和對滿人的抵制。一件瓷器,尤其是時代感極其強的瓷器,往往承載著那個年代特殊的文化內涵。正所謂,大明江山移,臣民思故舊,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皆秋。 

  圖9是明代正德年的瓷片:“學子苦攻書,三更三點讀。四書五經通,皇家食天祿。”這首詩寫在瓷器上概括了“讀書做官”的人生追求。 

  圖10為順治年間的瓷片,“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兩句出自唐代王維的《竹裡館》,寫隱者的閒適生活情趣的詩,描繪了詩人月下獨坐、彈琴長嘯的悠閒生活。 

  冰冷的碎瓷片一旦賦予了有溫度的情感,頓時生機勃勃起來。因為有詩,我們才有能力拉升生活的平庸,即使千年以後,也會與這些瓷片有一場意境相通、風骨相同、氣息相融的真情邂逅。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