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官窯指的是哪裡的瓷器窯場(共6張圖片)
  • 25年3月23日 10:08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南宋官窯瓷器主要指的是青瓷,真正的官窯瓷器由北宋開始,南宋官窯開始於宋室南遷,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南宋官窯瓷器有澄泥為范,極其精緻。釉色瑩澈,為世所珍」的修內司窯,以及「比舊窯大不侔矣」的郊壇下窯,這兩個窯口就是南宋官窯瓷器的代表。
南宋官窯遺址包括郊壇下窯和老虎洞窯兩處,是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宋官窯

南宋官窯

南宋官窯

    郊壇下窯南宋官窯瓷器發現於20世紀20年代,是我國最早被發現的南宋官窯古窖址之一。1956年,浙江省文管會在窯址南部進行過局部發掘。1985—1986年,南宋臨安城考古隊對窖址進行了全面考古發掘,發掘出了作坊遺跡和一座龍窯,以及大量的瓷片、窯具等實物標本。
龍窯又稱為「長窯」,是我國南方比較常見的窯爐形式,最早出現於商代。龍窯一般依山而建,利用山的自然坡度砌築,形體狹長。它按結構分為窯頭、窯室和窯尾三段,由於頭低尾高,當窯火點燃時,似一條俯衝的火龍,故稱為「龍窯」。

    這個龍窯斜長40.8米,寬約1.8米,頭尾高差7.2米,窯體高度不超過兩米,全部用磚坯砌築。窯頭為火膛,用來點火;窯室放置待燒的器物;窯尾為出煙口。窯的兩側築有窯牆,牆中開了8個窯門,用於裝窯、出窯。窯體兩側各開有一排投柴孔,有來分段添加燃料。

    青瓷燒窯時,先在窯頭點火燒窯,待第一段投柴孔下的坯體接近燒熟時,窯頭停止燒火,改到投柴孔投柴燒窯。由此逐段往上燒,燒到窯尾結束。據說龍窯裝燒量大,升溫降溫迅速,適宜燒製青瓷。

青瓷

南宋官窯瓷器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