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款琺琅彩花卉紋碗(共2張圖片)
  • 24年3月26日 17:4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琺琅器最早為一種金屬器,按裝飾工藝的不同,可分為掐絲琺琅、鏨胎琺琅、透明琺琅等。琺琅以長石、石英為主要原料,加入純鹼、硼砂為熔劑,氧化鈦、氧化銻、氟化物為乳濁劑,金屬氧化物為著色劑,經過粉碎、混合、 燒、熔融後,傾入水中急冷成琺琅熔塊,再經細磨而午到琺琅粉,經過粉碎研磨的琺琅粉調和後,塗施於金、銀、銅等金屬器上,便成為金屬胎琺琅;而以瓷器為胎,則稱為瓷胎琺琅。本文要介紹的這件乾隆款琺琅彩花卉紋碗,就是瓷胎琺琅中的經典佳作。

圖2

  這件乾隆款琺琅彩花卉紋碗(圖1),為鎮江博物館藏品,高4.5、口徑11.7、底徑5.8厘米;敞口,淺腹,圈足。外腹部繪牡丹花卉紋;色彩嬌艷,層次分明,具有與其他彩不同的特殊效果;圈足內有“大清乾隆年制”篆書款(圖2)。 

  瓷胎琺琅創燒於康熙年間,這與康熙皇帝的喜好有關。琺琅彩瓷製作方法是先由景德鎮官窯選用最好的原料製成素胎,燒好後,送到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彩繪燒成。康熙時期的琺琅彩瓷器處於初級階段,從施彩、紋飾到款識,多摹仿當時銅胎畫琺琅的郊果,造型有盤、碗、瓶等。雍正時期琺琅彩瓷取得較大的成就,成為著名的彩瓷品種。紋飾早期沿襲康熙琺琅彩的特點,如色地上繪花卉的技法。後期形成自己的風格,即在白色釉地上,以山石、花鳥作裝飾題材。 

  到了乾隆時期,乾隆皇帝儒雅好古,承前制繼續在宮中燒製琺琅彩瓷。乾隆時期琺琅彩瓷在數量上超過了康雍兩朝,造型多樣,僅瓶類就有蒜頭瓶、雙聯瓶、葫蘆瓶、雙耳瓶等。碗、碟類器物數量也明顯增多。琺琅彩瓷器的裝飾題材較雍正時更加豐富,除山水、花卉、花鳥外,還有西洋人物等。新增的各種色地開光、色地軋道開光琺琅彩瓷器,圖案繁複,獨具時代特色。通過欣賞鎮江博物館收藏的這件乾隆款琺琅彩花卉紋碗,我們可以領略到當時精湛的製作工藝和藝術特色。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